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在定性分析基础上,系统揭示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构建其作用模型并形成相应研究假设;建立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效率视角选择其测度方法并构建相应测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测度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的驱动强度及影响因素的影响水平,进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揭示我国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促进区域协同创新的策略建议.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协同创新主要受政府、市场和企业三方因素驱动;环境质量因素和创新主体能力因素对协同创新具有正向影响,而创新主体距离对区域协同创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区域协同创新效率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葛霆  周华东 《科学学研究》2008,26(2):391-394
 创新测度是创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国际创新研究的热点。而创新测度的基点是构建反映创新本质逻辑自恰的测度模型,这应该是创新测度或近年来新提出的创新计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和任务。本文在充分研究了国际创新内涵的突破性进展后,基于创新的多行为主体、多层次、多环节的多维度交互特征,以及创新关联的在创新活动中的核心作用,尝试构建反映企业层次创新实力,以创新关联为中心的企业创新的立体测度模型。同时,也为创新的测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是目前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关于二者耦合机制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高端装备制造业复杂耦合机制的研究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构建高端装备制造业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耦合系统,确定高端装备制造业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耦合度测度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耦合度测度模型,最后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耦合度测度模型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AHP-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国内外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从管理、激励、控制、结构及考核评价五个维度构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和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于实际,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为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测度提供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创新测度既是创新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创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正在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研究创新测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显得意义更加重大.简要回顾了创新理论的发展及其创新测度的进展情况;重点以我国第一次工业企业创新调查和欧共体创新调查(CIS)为背景,对中国和英国创新调查的调查问卷和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分析认为,我国的创新测度理论与实践,以及企业的创新活动都与英国存在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6.
专利数据在测度创新技术变化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及时准确地预测技术的发展和替代技术的出现一直是技术预测的难点。本文分别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专利数与创新技术变化进行了关联分析,提出了用专利数据测度创新技术变化的四个周期的方法及定量测度模型。并应用专利数据对数字电视、纺织材料等技术领域发展的创新活动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区域科技创新状态的测度主要是基于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测度的周期以年度数据为主,由此构建的科技创新指数缺乏动态性与时效性,而且指标之间缺乏时序性。基于创新周期理论,从景气状态的视角出发,以经过科技创新统计指标改革后的深圳市南山区的季度周期数据为基础,应用SW模型构建了一套反映区域科技创新状态的景气指数。研究表明,应用SW模型构造的区域科技创新景气指数具有动态、时效地反映不同区域科技创新景气状态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研究建立一套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模型的构建与结构分析方法.首先基于城市创新能力结构耦合视角,采用系统耦合模型描述创新要素的动态结构匹配作用关系,测度城市创新协同度,直接刻画创新协同启动方与创新协同匹配方的内在二元性关系结构,构建城市群创新协同网络模型(UA-SIN).UA-SIN为有向网络,包括拓扑与赋边权,内协与外协网络等模型形态.进一步基于UA-SIN的城市中心性、聚集性和相关性等复杂网络分析技术,分别研究城市创新协同能力(包括发起、匹配和中介能力)、城市创新协同集群和城市创新协同模式等网络结构特征.最后以中原城市群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UA-SIN能够在构筑区域经济循环体系、优化城市创新链分工、规划城市群创新平台布局、定位科技服务业重点推进领域与方向等方面,为城市群创新发展战略优化提供决策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9.
苏加福  杨涛  胡森森 《科研管理》2020,41(8):248-257
知识流动效率对创新绩效有着重要影响,在协同创新领域更是如此。为有效测度协同创新知识网络的知识流动效率,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无向加权网络(Undirected Weighted Network, UWN)的知识流动效率测度模型。首先,基于协同创新知识网络的节点特性、节点间关系特性,构建协同创新知识网络的UWN模型;综合考虑协同创新知识网络中知识流动效率的多重影响因素,提出一个新的知识流动效率测度模型,并进一步提出该模型在成员管理中的延伸应用;最后,通过某智能手机开发企业的应用案例验证本文所提模型与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推动新兴经济体的工业化进程,探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的各国工业化发展模式和路径,急需构建一套适合新形势的工业化水平测度体系。本文基于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理论、新增长经济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构建"新兴经济体工业化水平测度"的五维模型,即"发展阶段-工业竞争力-工业化效益-国际化程度-可持续发展制度"的测度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DEA分析等方法,测算以广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工业化水平。本文构建的新兴经济体工业化测度五维模型,理论上拓展了经典工业化测度理论和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理论;实践上也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和国际产能合作的策略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在系统梳理科技创新决策与咨询制度概念及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主要发达国家科技创新决策与咨询制度的基本现状和基础架构为主线,分析可资借鉴的经验。结合我国建立科技创新决策与咨询系统的需求,提出建立、完善国家科技创新决策与咨询制度的政策建议:建立国家宏观科技创新决策领导机构,减少政府创新管理职能重复;设立国家科技创新决策咨询机构,建立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加快推动决策咨询和智库体系建设法治化,建立多渠道、不同运行模式的科技创新顾问制度体系,不断探索并创新咨询模式和运行方式;加强科技创新决策与咨询能力建设,提高决策与咨询质量。  相似文献   

12.
文章评估了浙江省各县域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水平,分析了其空间聚集效应。在建立科技创新活动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浙江省90个县域2009~2012年的科技创新活动发展水平,并通过Moran’s I指数进一步分析了浙江全省以及各区县间的科技创新活动的空间聚集效应。结果表明:浙江省科技创新活动发展存在较明显的"东北崛起,西南塌陷"的空间格局,浙东北地区为科技创新活动发达聚集区,而浙西南为滞后聚集区。在时序上,区域创新活动水平总体呈稳定状态。创新活动发达区与滞后区的主要差距在于创新组织上。结论对于促进县域空间尺度的科技创新研究和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借鉴国内外创新型经济发展的经验及教训,总结创新型经济的内涵及特征,以摆脱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依赖为目标,从创新系统角度,提出产业、制度、文化、社会四个维度的系统路径理论,进而结合广东实际,提出广东省创新型经济的发展路径,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魏明坤 《现代情报》2021,41(1):152-157
[目的/意义] 学者是学术知识的创造者,也是学术创新的主要推动者。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对学者学术发展具有导向作用,也是每位学者关注的焦点。[方法/过程] 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变化的学者学术影响力测度方法,以中国引文数据库(CCD)为统计工具,利用SIF测度模型对2019年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的艺术和人文学科领域的中国高被引学者学术影响力演变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SIF测度模型弥补了h指数在评价学者影响力的不足,对学者学术影响力演变测度具有适用性,揭示学者学术生涯的学术影响力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5.
使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测度广东省2006—2019年的科技创新效率,并对其时空演化特征、阶段、发展类型及动力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9年广东省科技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化过程具有整体性向前、阶段性波折、峰谷值交替的特征,可分为粗放型发展、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3个阶段;科技创新效率的演变类型可划分为平稳型、上升型和波动型3种类型;根据演化的驱动因素,可分为资源驱动、技术驱动、政策和技术双轮驱动3种动力机制.根据分析结果,从布局城市群科技创新生态圈、科研资源投入的多元化、建构区域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创新模式有不同的特点及最优应用场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创新是一个系统,需要整合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和突破性创新等创新模式,使之契合于高端装备制造的层次与结构;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不同阶段,需要根据创新的层次-结构来集聚相关资源有效实施创新。基于此,以轨道交通制造业为例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从STI三维空间模型的视角研究了科技政策、技术创新和产业集群(STI)三维互动关系,指出三者之间存在动态性、相对均衡性等特质;认为STI研究视角具有实践价值,即利于推进我国区域经济政策和地区发展战略实现整体转变;利于解决目前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促进地区产业集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利于我国各地区通过特色产业区的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8.
《普罗米修斯》2012,30(1):37-58
Abstract

This paper begins with a brief look at the literature on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NIS). Building on the NIS approach, we present a simple conceptual framework. National innovative competence is dependent on the presence of dynamic STI actors, operating within the confines of compatible institutions. We distinguish the roles played by different STI actors and argue that heterogeneous actors engage in innovation for different reason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not always a natural consequence of engagement in innovation but is characterised by a distinct set of considerations. The latter part of the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conceptual framework to the case of Ireland. We identify the institutions pertaining to Ireland’s current innovative performance. An outline of STI actors according to their role in the system is then presented. In turn we outline the various contributions of Irish STI actors and explore their motives for engaging in innovation an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相似文献   

19.
建立绿色低碳发展模式驱动下的煤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概念模型和测度模型,用云模型实现定性评价与定量分析之间的转换,以逆向云模型绘制5级测度标尺云图,按网络层次分析法分配指标权重,根据虚拟综合云模型精确测算出研究对象的能力等级。最后应用该模型对两个企业进行模拟,并解析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级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