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在当今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在以一个“敢叫日月换青天”的势头,在全国掀起前所未有的热潮,国家相关部门近期也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不仅补贴力度颇大,也首次明确了补贴对象、相关标准和试点城市,足见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在这种情形下,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如何迎接自己的春天?  相似文献   

2.
《青海科技》2014,(1):42-42
<正>频频落地的新能源汽车政策将再次给产业打入一剂"强心针"。新政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力,一方面是新能源第二批免车船税名单的公布,另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免购置税的政策即将破茧,这两举令一直被行业看成在云端的"新能源政策"开始贴近市场、步步落地。新能源汽车纳入政府采购未来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国家的政策也渐渐明晰。按最新的规划显示,2011-2020年,凡购买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纵横》2011,(23):52-52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越来越清晰起来,随着国家、地方的补贴政策到位,车辆使用的方便之门被一一打开,中国新能源汽车终于开始走上普及化的道路。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与其相关的车险也广受关注。  相似文献   

4.
在近日公布的车船税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上,对新能源汽车作出了减免税收的规定。这显示政策优惠继续加码支持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同时,北京酝酿消费者在购买纯电动车时不限购措施,深圳借助“大运会”力推电动车。  相似文献   

5.
低碳环保理念提出之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给予了大力支持,对新能源汽车领域投入大量科研资金,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投入了一系列补贴政策,新能源汽车行业因此而迅速发展起来。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对新能源汽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展开叙述,最后做出总结及展望,希望能为从事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良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试点     
《中国科技纵横》2011,(1):12-12
北京: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最高可获12万补贴 日前,《北京市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实施方案》已通过科技部论证,据此,北京市计划2012年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累计达3万辆。其中包括纯电动车23000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7000辆。在新能源汽车购买补贴方面,北京市将按照电池3000元/千瓦时给予补助,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4,(8):2-2
根据武汉市关于鼓励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的若干政策,单位或个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按国家补贴标准的1∶1给予地方配套补贴,国家和地方财政补助总额最高不超过车辆销售价格的60%。  相似文献   

8.
考虑节能指数、消费者节能偏好支付意愿、共性技术供给、政府补贴退坡和市场竞争,建立了政府与新能源汽车企业、燃油汽车企业之间的三阶段博弈模型,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补贴下限与准入标准对新能源汽车企业收益和政府收益作用方向相反,对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均衡价格和销量均无明显影响,政府补贴下限、准入标准及两者共同调整的结果使得汽车市场达到由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共存的均衡状态;随着消费者节能偏好支付意愿的增加,汽车市场呈现燃油汽车"消"而新能源汽车"长"的均衡状态,随着共性技术空缺度增加,出现燃油汽车"长"而新能源汽车"消"的均衡状态,消费者节能偏好支付意愿及共性技术研发和建设是补贴退坡背景下更具根本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驱动力量。  相似文献   

9.
在发展新能源车的道路上,发展纯电动车还是混合动力车一直就存在争议,尤其是去年,国家出台了对纯电动车的大幅补贴政策,但却把混合动力车排除在外,更是将这种争议自热化。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认为,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道路上,混合动力车作为最具产业化条件的新能源,是不应被排除在新能源产业规划之外的。  相似文献   

10.
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新政策“落地”。9月17日,工信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与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四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
  “对于企业而言,这肯定是好事情。”比亚迪汽车相关负责人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此次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由中央直接补贴到企业,可以使市场竞争更为透明化;其次,补贴政策从“大锅饭”式补贴转变为“择优”补贴,解决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优化和改善政府补贴效果,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的发展,本文针对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引入产品回收、节能减排、市场竞争等因素,建立了消费补贴与技术补贴模型,研究供应链最优定价策略与最优补贴水平,分析了成本、单位减排率、回收价格等因素对最优批发价、最优零售价和最优补贴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消费补贴与技术补贴水平有利于降低制造商生产和研发成本,扩大国内外市场规模,提高新能源汽车回收价格;当制造商生产成本大于某门槛值时,政府可以控制技术补贴水平来提高新能源汽车单位减排率。  相似文献   

12.
继国家“十城千辆”示范工程推广以来,奇瑞一次再次凭借新能源优势产品频频亮相。继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之后,“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行节能减排”成为中国政府当务之急。安徽奇瑞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布局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合肥不但跻身全国13个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城市之列,还人选国家首批5个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城市之一。这对新能源汽车领域寻求创新和突破的“皖家军”来说,是一个利好。  相似文献   

13.
任勇 《青海科技》2012,(Z1):35-36
目前中国政府将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新兴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实现目标的关键是如何在2015年实现量产化起步。面向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在25个城市开展十城千辆示范运行,面对私人用户,在6个城市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实施了针对发动机排量为1.6升及以下传统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补贴的惠明政策;推进"十城千辆"电动汽车示范运行,25个示范城市共有20多家公司投入新能源车超过1万辆。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新能源汽车持续高速增长,相关政策法规层出不穷。《关于"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进度,并对完成推广的地区给予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财政补贴,2016年最高补贴1.2亿。随着新能源车辆推广数量的增加,最高补贴金额今后每年增加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能源汽车研发补贴的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尝试建立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政府与企业就补贴问题而进行的博弈。研究结果显示:新能源汽车发展水平不同的企业在获取补贴过程中采取的策略不一样;在实际博弈过程中信息的不对称增加了企业策略性获取补贴的动机,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针对研究结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结合交换期权和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不同形式的政府补贴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初期,以开拓市场为目的的政府补贴能够促进企业进行研发投资。(2)在市场价值达到均衡市场价值后,政府直接研发补贴才能增加均衡状态时积极投资企业的比例。(3)新能源汽车研发信息揭示程度越高,应当采取直接研发补贴的方式;市场先行者优势越大,开拓市场价值的政府补贴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结合交换期权和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不同形式的政府补贴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初期,以开拓市场为目的的政府补贴能够促进企业进行研发投资。(2)在市场价值达到均衡市场价值后,政府直接研发补贴才能增加均衡状态时积极投资企业的比例。(3)新能源汽车研发信息揭示程度越高,应当采取直接研发补贴的方式;市场先行者优势越大,开拓市场价值的政府补贴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为考察政府补贴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以153家2015—2018年连续4年在财务报告中披露财政补贴与研发投入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为研究对象,搜集面板数据运用实证分析法加以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财政补贴促进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一定程度上也带动发明专利产出,且补贴政策的实际效果会受企业特征因素影响,在研发投入方面的效果未达到预期.为优化补贴政策、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出完善补贴审核机制、合理开展补贴退坡程序、推动补贴信息公开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熊勇清  刘徽 《科研管理》2022,43(9):83-90
    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型”政策逐步“退坡”的背景下,有效发挥“非补贴型”政策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选择中国目前实施的“路权优先”和“充电保障”两项主要“非补贴型”政策,以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为例,应用双重差分模型从时间和区域两个维度分析了两项“非补贴型”政策作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来看, 新能源汽车“非补贴型”政策作用虽然稍低于 “补贴型”政策,但是十分显著并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新能源汽车“非补贴型”政策可以成为“补贴退坡”后市场持续发展的重要政策支撑,其中,“路权优先”政策作用的增幅相对更大;从区域维度来看,“充电保障”政策作用的区域差异不明显,“路权优先”政策作用则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城市的交通承载压力越高,“路权优先”政策作用越强。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情形下,应在快速推进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布局的同时,加大新能源汽车“路权优先”政策实施的力度,同时,要根据交通承载压力的区域差异性,因地制宜地实施差异化的“非补贴型”政策。  相似文献   

20.
"政府采购"和"消费补贴"是新能源汽车公共需求激励和私人需求激励的两个着力点,实现政府补贴在公共需求激励和私人需求激励中的合理配置,这是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政策实施中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将"政府采购"和"消费补贴"纳入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生产函数,应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从微观层面分析了消费促进政策对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激励效果及差异性。结果表明,"政府采购"相较于"消费补贴"在激励制造商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更为有效,制造商能否获得政策扶持存在内生性并有可能被低估,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政策对于制造商生产经营的激励效应主要表现在"资金"和"人力资本"要素投入的增加。"政府采购"应作为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实施的重点,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应把握政策扶植所带来的发展契机,持续扩大资金和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