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开始介绍玻尔的科学贡献。1929年,周培源最早访问了玻尔的研究所。1937年抗日战争前夕,玻尔应中国两所最高级的研究院和四所最重要的大学邀请,访问了上海、杭州、南京、北平,受到了最高规格的接待,会见了许多中国最重要的学术领导人、物理学家和学者。中国学者称玻尔是“现代科学思想的领袖”,“原子物理学的开拓者”,“世界今日最大的物理学家之一”。1938至1939年,张宗燧曾到玻尔的研究所工作,与玻尔一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二次世界大战后,玻尔与中国学者断绝了来往。大战结束后,张宗燧恢复了与玻尔的通讯联系,胡宁访问了玻尔的研究所,哲学家罗忠恕在瑞典会见了玻尔。  相似文献   

2.
《科学中国人》2014,(9):14-36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2014年7月5日,科学中国人(2013)年度人物揭晓,再次引发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为使评审更加公平公正,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研究中心依据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两项评价指标,为本届年度人物评审建立了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玻尔和海森伯对量子力学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以他们为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力学做出的解释却引起了爱因斯坦等许多物理学家的长期争论。20世纪50至70年代,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开展过一系列批判哥本哈根学派量子力学诠释的活动,对玻尔的互补原理和海森伯的测不准原理进行了反复的批判。这种活动影响了人们对于这个学派量子力学思想的正确理解,不利于物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文章系统地考查了这种批判活动的历史过程,分析了进行这类活动的历史原因,讨论了批判的具体内容及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4.
“中国需要诺贝尔奖,更需要诺贝尔精神。”因此,自诺贝尔奖创办一个多世纪以来,尽管新中国的科学界一直缺席此项大奖,但在攀登这一科学圣殿的路途上,中国科学家仍没有气馁……  相似文献   

5.
哥本哈根学派及其对基础研究的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尼耳斯·玻尔  谈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肯定要谈量子力学;谈量子力学肯定要谈哥本哈根学派;而谈哥本哈根学派肯定要谈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尼耳斯·玻尔(Niels Bohr,1885-1962)及其由他领导的哥本哈根大学尼耳斯·玻尔研究所。尼耳斯·玻尔于1885年出生于丹麦的哥本哈根,其父亲是哥本哈根大学教授,曾被提名为诺贝尔奖获奖人。1903年尼耳斯·玻尔进入哥本哈根大学主修物理,1911年获得博士学位,随即赴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该实验室与德国的物理技术局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两大实验物理学研…  相似文献   

6.
今年2月,理论物理学家郝柏林院士“伪科学与赝科学”一文,因被新华社作为通稿而在社会媒体上广为盛传,但学术界、甚至科学界,对此文观点的反应却出奇地沉默。三个月后,在中国科学院科学史所的一次“天地生人”学术会议上,此文竞遭到了与会的十几个学者的一致批评,这些不同学者所工作的领域涉足极为宽泛,从科学史到混沌、复杂性,从哲学到心理学、建筑工程学、古生物学。此次会议的组织者之一宋正海先生说,他们事前曾试图让不同观点的人相聚一堂,但却没能如愿,因为他们没能找到支持郝柏林观点的学者。我们这一期的“科学与文化”栏目将把这些学者的观点文章刊登出来,一是让更多的人们知道这些不同的声音,二是表示我们对同一个观点可以有不同的声音,同时希望再听到另外的不同声音。 下文是今年3月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一篇介绍郝柏林 “赝科学”观点的文章。题为 “科学界要识别赝科学”(人民日报/周兆钧,2002年3月19日):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中美科技关系备受关注的情形下,寻求双方共同的基础,推进双方科技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美国科学界对中美科技关系的观点,反映美国客观、理性的认识,值得关注。文章考察了自2019年以来美国科学界认为有代表性的美国科学界和智库的主要科技政策报告,概括和分析了其主要思想和观点,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青年科技》2007,(1):F0003-F0003
尊敬的读者和同仁:随着我国创新、创业和企业成长管理学术研究水-平逐步提高,系统、深入的学术交流日益迫切。为满足广大读者和学术界同仁这一要求,《中国青年科技》自2007年第一期开始改版了。本杂志作为中国内地第一份专业的创新、创业学术研究期刊,将肩负发展和弘扬创新、创业和企业成长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重任,在中国产业界和学术界开创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有关苏联模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争论从未停止,如何评价苏联模式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如何正确的评价苏联模式、正确的认识我国建国初期所走的道路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将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而对苏联模式进行正确的评价,找到苏联最终走向解体的真实原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另一种角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强调确立统一的情报学哲学基础必要性的基础上,回顾了现有国内对于情报学哲学基础的主要观点,归纳为科学哲学观点、信息哲学观点、批判现实主义哲学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以及其他哲学观点。我们认为尽管每一种观点都能在某一方面解释情报学的本质,但建立统一的情报学哲学基础,非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莫属。  相似文献   

11.
本刊曾就宋健同志1991年7月9日关于印度、美国两位著名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假行为致张存浩主任等的一封信,于1991年第4期和1992年第1期先后发表了“诺贝尔桂冠下的科学赝品”和“美国科学界的阴影——盖洛事件”两篇文章,揭露了国际学术界的一些作假行为。随之,还发表了本刊编辑部撰写的评论文章“提倡科研道德,严肃科学学风,杜绝科学研究中的作假行为”,在我国新闻界和学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为此还进一步采取了一些防范措施。1992年11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接到了我国科学家就中国矿业大学讲师李富斌在外国学术刊物上严重抄袭作伪事件的揭发信。1993年1月宋健同志又为此事件专门来函,我国一大批知名科学家对此也高度重视。李富斌的卑鄙行径已在国际学术界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不仅损害了中国科学界的信誉,而且也是一种犯罪行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根据有关管理规定,决定撤消其基金项目,并无限期停止其申请基金的资格。此外,还与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李富斌事件进行了调查。我们发表这篇调查报告,旨在进一步引起我国广大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部门对剽窃作伪行为的警觉和重视。李富斌严重抄袭作伪事件,也暴露了我们基金委员会工作中的一些疏漏。今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应加紧制订有效措施,不断完善管理工作,防范作假行为的发生,以培养和规范科学界的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对人类的负责精神,在我国科学界建立起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2.
一位曾和尼尔斯·玻尔一起工作过、并一直在接近于玻尔感兴趣的领域内工作的丹麦物理学家,以亲切回忆的方式系统地叙述了玻尔开创性工作的进展。玻尔及其为数不多的学生与合作者,就是以这项工作奠定了现代量子物理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青年科技》2007,(2):F0002-F0002
尊敬的读者和同仁:随着我国创新、创业和企业成长管理学术研究水平逐步提高,系统、深入的学术交流日益迫切。为满足广大读者和学术界同仁这一要求,《中国青年科技》自2007年第一期开始改版了。本杂志作为中国内地第一份专业的创新、创业学术研究期刊,将肩负发展和弘扬创新、创业与企业成长管理实践及理论  相似文献   

14.
康德的批判哲学体系大厦的完成,以于1790年问世的《判断力批判》为标志,其时康德已66岁。在康德人生最后的阶段中,他的研究方向转到了“人”的问题本身,即人的历史、人的归宿,此即康德的历史哲学。在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所收录的八篇论文中,康德从阐明历史本身入手,逐渐过渡到建构理想的社会形态,最后以建立一个永久和平的人类社会为终结。这一论述体系较之之前已成文的三大批判而言略显粗糙,但仍可自圆其说。康德历史哲学中对历史的阐明,是带有鲜明目的论色彩的立论,是康德历史哲学的基础,集中论述在《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一文中。  相似文献   

15.
一位五十年代曾在哥本哈根逗留过一年,与尼尔斯·玻尔曾经接触和交谈过的苏联科学家说,“在我的内心里有件事使我永远不能忘怀,那就是对玻尔这个人完全彻底的钦佩。”热情而通情达理,对原子结构理论有深入的洞察力,玻尔在人们的记忆中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对人类了解物质的本质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他作为许多青年科学家的导师、帮助者、明友和批评者,起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彼得·卡皮查是苏联学术界的领袖人物之一。他早年在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从事强肱场和低温物理研究,卓有成就,1929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34年他被苏联政府强制留在国内,创建科学院“物理问题研究所”并担任所长,其间发现了液态氦在超低温下具有超流动性,为此获得198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卡皮查还是一位关心社会,尤其是科学界公共事务的科学家,他向斯大林以及其他苏联最高领导人写了大量书信,为身陷囹圄的科学家陈情,或者对苏联当局的文化和科学政策提出建言,为此本人一度遭到贬斥。  相似文献   

17.
康德的批判哲学体系大厦的完成,以于1790年问世的《判断力批判》为标志,其时康德已66岁。在康德人生最后的阶段中,他的研究方向转到了"人"的问题本身,即人的历史、人的归宿,此即康德的历史哲学。在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所收录的八篇论文中,康德从阐明历史本身入手,逐渐过渡到建构理想的社会形态,最后以建立一个永久和平的人类社会为终结。这一论述体系较之之前已成文的三大批判而言略显粗糙,但仍可自圆其说。康德历史哲学中对历史的阐明,是带有鲜明目的论色彩的立论,是康德历史哲学的基础,集中论述在《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一文中。  相似文献   

18.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 0世纪 2 0年代末产生的斯大林模式曾被奉为社会主义的经典样板 ,这一模式实行思想垄断 ,根据“左”的方针处理科学技术与政治、与意识形态、与哲学的关系 ,使苏联的自然辩证法研究走入歧途 ,哲学被扭曲为凌驾于科学之上的宗教信条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自然科学哲学历史上的这场噩梦是从反机械论和反德波林派开始的。半个世纪过去 ,这两桩公案已经被淡忘 ,而且由于历史的原因 ,至今仍然有许多隐晦不明之处。由于我国曾经走过类似的道路 ,研究自然辩证法史上的这两桩经典案例 ,澄清历史迷雾 ,汲取历史教训 ,对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发展仍有重大的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自艾滋病30多年前出现以来,开发有效的艾滋病疫苗便是科学界不懈追求的目标之一,但其进展一直比较缓慢。第19届世界艾滋病大会透露的信息表明,艾滋病疫苗的问世仍需时日。  相似文献   

20.
正《科学文化评论》第14卷第5期(2017年10月)刊载了厚宇德教授的文章"生命终点前的戈革教授"一文。文章的前面三节,写了作者在2007年戈革临终前不久与戈革的三次交往,生动感人。但在第四节中,作者对戈革做了"盖棺论定",认为"戈革研究玻尔,堪比牛刀杀鸡,实在令人惋惜""玻尔与量子力学的建立几乎没有关系"(~([1]),页89)。我想,戈革如还在世,看了厚宇德的文章,必然会勃然大怒,甚至同他绝交。对玻尔的评价,我比较赞同戈革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