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闫莹莹 《知识窗》2014,(5):19-19
一个经常酗酒的人,会有怎样的表现呢?他肯定会东倒西歪,或放声高歌,吓了路人,扰了居民的清静;他还会把酒瓶随手乱扔,或躺在马路上睡大觉,砸伤了路人,制造一些交通事故;他会随地呕吐,制造让人恶心的秽物;他游手好闲,还可能有暴力犯罪倾向,时刻对他人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2.
错过     
<正>在遥远而神秘的国度里,帝王会巡视他的江山,猎人会匿身于他的丛林,骑士会用鲜血染红他的战场,隐者会编织他的梦境,诗人会吟唱他的史诗……人们各司其职,各行其是却又各不相干。在这种种人生体验中,你只能身处一个位置感受一种风景,无法再领略他处的喜乐,聆听他处的悲欢。这便是错过。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无法避免错过。欲望是一场错过。欲望无法消灭,错  相似文献   

3.
在他的人生理想中,选择当一名医生,就意味着选择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尽管在通往名医这条路上遇到许多坎坷和荆棘,但是他无怨无悔。每当他用精湛的医术救治每一位患者的时候,他就会感觉很快乐;每当他目睹患者被病魔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时候,他就会感觉异常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我的爸爸又胖又高.身体像座宝塔.我长到现在.还跟他差半米.跟他说话.我要仰着头。交谈中间.他还会接电话.或者想起什么别的事.拨好手机哇啦哇啦地说一通。我跟他说话,脖子会酸,不知怎么表达。说不清楚的时候.他会烦躁.扇子一般的大手一挥:“去去去.看你的动画片去.我忙着呢!”  相似文献   

5.
费恩曼,被誉为继爱因斯坦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参加了原子弹研制计划,曾获得诺贝尔奖。他的一一生研究成就斐然,以在科学上的巨大贡献名留青史。同时他有着独特的个性,他是一个会撬保险柜、会敲邦戈鼓、开过个人画展的“科学顽童”。  相似文献   

6.
费恩曼,被誉为继爱因斯坦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参加了原子弹研制计划,曾获得诺贝尔奖.他的一生研究成就斐然,以在科学上的巨大贡献名留青史.同时他有着独特的个性,他是一个会撬保险柜、会敲邦戈鼓、开过个人画展的"科学顽童".  相似文献   

7.
如果你在理发时问理发师:你们会把剪下的头发卖掉吗?他多半会告诉你:卖。如果你接着问:卖去做什么?假发?他或许会说:你这么短的头发做不了假发,只能用来做酱油。见你很吃惊,他可能会急忙补充一句:这不是我们  相似文献   

8.
泰戈尔曾说,当上帝创造男人的时候,他只是一位教师,在他的提包里只有理论课本和讲义;当上帝在创造女人的时候,他却变成了一位艺术家,在他的包里装着画笔和调色盒,所以女人才会那么美丽,女人的生命才会那么缤纷。  相似文献   

9.
法则内容人们在共同工作或有人在旁边观察的时候,他就会感到一种刺激,这种刺激会影响他的活动效果,效率会比单独进行时升高或降低。  相似文献   

10.
赵尚泉 《知识窗》2011,(3):54-55
你生在春天,他生在冬天,你们都出生在同一个地方,你们俩的命运会因季节差异而有所不同吗?如果你和他都生在春天,但你生在西伯利亚,而他生在赤道几内亚,你们俩的命运会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吗?  相似文献   

11.
猫怕什么     
有机会一定要和孩子们玩玩这个游戏:让孩子把“老鼠”一词快速地重复读十次,当他一读完,立即问他:“猫怕什么?” 几乎所有孩子都会回答:“老鼠.” 有趣的是,你跟成年人做这个测试,结果也大同小异,绝大多数人会回答你:“猫怕老鼠.”为什么会这样呢? 心理学家分析:当一个人不断地重复做一件事,或叫喊同一个词时,他的智力很自然地在重复过程中持续下降.当他的智力下降至某一个临界点,他的判断力也会跌到低点,于是他的判断便会出错.  相似文献   

12.
有一个人去花鸟商店买鹦鹉,他看到店里的鹦鹉按会说"人话"的多少分为3种价格:会说三句话的卖200元,会说两句话的卖400元,会说一句话的卖800元.这让他非常不解,会说的话越多价格应该越高才对呀?  相似文献   

13.
一凡 《发明与创新》2009,(10):59-59
从小,他生有一双人见人爱似乎会说话的明亮大眼睛,可在他22岁那年,他双目完全失明,成了一个盲人。  相似文献   

14.
肖雪萍 《百科知识》2012,(14):40-41
正笔者的朋友在相亲网站上认识了一位男子,然而每当二人的关系有了那么一丝暧昧时,这个男子就会消失不见。等到她在各种通讯工具上删除他时,他又会锲而不舍地开始"追求"她。直到有一天,两个人相约出来吃饭,他向朋友表  相似文献   

15.
管文明 《世界发明》2009,(10):21-21
如果说一个人一辈子和文化打交道,而他只出过一本书,你会怎么看?哦,你也许会说,曹雪芹一辈子也只有一本书呢。如果这一本书还是别人给他整理出采的呢?也许你还会说,《论语》也不是孔子亲自动笔写的啊?  相似文献   

16.
陈永奋 《知识窗》2010,(2):11-11
我有一位老师,他长得不帅,口才也不是很好,但特别受人喜欢和尊重,跟他在一起总能获得强烈的愉悦感,我曾认真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发现每当有学生向他请教问题时,他就会放下手中所有的工作,全身心地聆听学生的问题,他的眼神无限专注,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学生身上,仿佛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这时,提问的学生就会因为受到了高度的关注而变得心情愉悦,思维也变得非常兴奋和活跃,那位老师告诉我,  相似文献   

17.
刘迎芳没想到自己也会上新闻联播,而且有那么多记者要采访他.他的出名因为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8.
流沙 《知识窗》2011,(2):5-5
参加大学自学考试时,我认识了一位同学。每次考试前,我都会在考场外见到他,他总是神情紧张。每过一小会儿,他就会跑进卫生间,我知道他的确非常紧张。  相似文献   

19.
倪西赘 《知识窗》2014,(15):26-26
他是90后,生活在一个优越的家庭里,父母都是有名的律师。富裕的生活养成了他放荡不羁的性格,有时他会去做志愿者,有时他像纨绔子弟一样,毫无节制地花钱,他的信用卡常常被刷爆。  相似文献   

20.
正富尔顿小时候特别淘气,经常被老师批评。有时,他会把毛毛虫偷偷放进女同学的衣领,吓得女同学哇哇大叫。有时,他会趁着同学站起来时,悄悄把凳子往后撤,看着毫无防备的同学狠狠地摔一跤……富尔顿在做这些事情时,感觉特别开心,尤其当引来众人的哈哈大笑时,更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成就感。可是渐渐地,富尔顿发现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有时看见他甚至会故意躲开。这是为什么?富尔顿想不明白。老师史密斯察觉到富尔顿的变化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