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微生物基因组研究中心等单位的专家 ,最近在国际上率先破译出痢疾杆菌基因组遗传密码。这是我国微生物基因组研究的一项重大突破 ,标志着我国在此领域已迈入国际先进行列。此项目主持人、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严重传染病防治基础”首席科学家金奇博士介绍说 ,课题组经过不到一年的努力 ,完成了 6 0 0 0万个碱基对的序列测定和分析拼接等工作 ,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福氏 2 A”痢疾杆菌完整基因组的序列测定和分析。“福氏 2 A”痢疾杆菌式因组计划 ,是我国第一个向国际上公布的微生物基因组研究项目。“福氏 2 A”痢疾杆菌基因组…  相似文献   

2.
图说科技     
《发明与革新》2014,(5):3-3
中国首艘商用海上飞船“翔州1”4月3日在海商三亚顺利完成海上实验,取得中国船级社检验证书,完成入级登记手续。该飞船填补了国内民用地效翼船的空白,在军用和民用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以下简称基因组所)于2003年12月正式成立。作为基因组所前身的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以出色的科技创新成就,为我国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参与1%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到独立完成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的全基因组框架图及精细图的绘制;在国际上,从与丹麦合作的家猪基因组研究,到参与国际鸡基因组计划;在国内,从与西南农业大学合作完成的家蚕基因组计划,到冲锋在抗击“非典”的前沿,无不说明基因组所不仅具有世界一流的科研实力,而且充满了为科学和国家兴旺发达的忘我奋斗精神。在研…  相似文献   

4.
《科学中国人》2003,(11):64-64,F003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3年10月15日9时许,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送上太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进行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主  相似文献   

5.
《内江科技》2003,24(2):1-1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生命科学、航空航天技术等领域成就突出。水稻基因组精细图完成、10兆瓦高温气冷核反应堆实验工程建成、超大规模并行处理计算机研制成功、“神舟”系列飞船试验成功等,标志着我国在相关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建成一批国家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首部植物基因组染色体图谱目前由中国科学家编撰完成,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国际空白。该书收录了自1978-2008年中国各地近4000种经济植物的基因组染色体资料,其中珍贵野生物种年龄超过5000岁。  相似文献   

7.
为我国实现在轨空间交会对接排障点睛 “天宫一号”作为我国空间站的雏形即空间实验室,其首要任务是完成与后续发射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等运输飞船的交会对接,交会对接也是我国航天二期工程将要完成的重大任务。交会对接的最后逼近段在对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探测设备——“天宫一号”的目标标志器和“神舟八号”的相机滤光片等是由哈工大图像信息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制的,李金宗教授为项目负责人,负责技术总体和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4):I0005-I0006
近日,中山大学联手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开展的“石斑鱼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宣布完成,这是我国完成的第三个鱼类基因组测序项目和全基因组序列图谱,也是世界上首个鲈形目(鱼旨)科石斑鱼类基因组序列图谱。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信息》2006,(9):323-324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顺利完成各项空间实验任务,并于2005年10月17日凯旋.这是继2003年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后,我国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完成的又一伟大壮举,再一次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新精神和卓越创造能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2001年伊始,我国以载人航天工程"神舟二号"飞船的发射成功,告别了20世纪,迎来了21世纪新的曙光。在"十五"期间,在党的"十六"大精神鼓舞下,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神舟三号"、"神舟四号",以及"神舟五号"、"神舟六号"飞船相继升空,实现了载人航天的壮举,成为我国在空间高技术领域的新的里程碑。人类基因组"中国卷"和水稻基因组"精细图"率先绘制完成,超级杂交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三峡水库蓄水成功,青藏铁路全线铺通,从万亿次到十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的推出,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制成功,还有抗击非典科研取得重大成果,都使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2月12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技部、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宣布“中国水稻(籼稻)基因组精细图完成”。此前,我国科学家于2001年10月完成了其工作框架图的绘制。水稻(籼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与精细图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所测定完成的最大的植物基因组,也是迄今为止惟一用“霰弹法”完成的最大基因组精细图。这表明中国在基因组科学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也标志着中国的高性能计算在生物信息领域的综合实力。文章概要地介绍了该项成果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主要内容、研制过程和方法、应用价值及国内外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神舟”号飞船成功发射和回收 我国科学家在载人航天技术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1999年11月20日首次成功发射“神舟”号飞船,2001年至2002年,又成功发射与回收了“神舟”二号、三号和四号飞船。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是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有了新的重大突破,技术日臻成熟,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表明我国利用飞船开展空间科学研究和空间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3.
2001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科技事业都在迅猛的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改变了我们人类的生活。爱立信杯200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发射成功1月10日1时零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  相似文献   

14.
“飞机事故逃逸救生系统”的研制开发,其本身就是国际航空界的一个难题,如果这套系统研发成功,必将使我国大飞机使用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航空航天领域主要的逃生手段并不多,诸如作战飞机的弹射座椅、直升机的抗坠毁吸能设计措施、飞船的“逃逸塔”等。对于大型飞机,还没有实用的逃生手段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发射的第一艘试验飞船在完成了空间飞行试验之后,于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有了新的重大突破。这艘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题名的“神舟”号飞船,是20日6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起飞约10分钟,飞船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的试验飞船和运载火箭,均为我国自行研制。试验飞船没有载人。据现场技术人员披露,这次发射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  相似文献   

16.
全球首张完整中国人基因组图谱(又称"炎黄一号")近日由中国科学家在深圳绘制完成,这也是第一个亚洲人全基因序列图谱。该项目是我国科学家继承担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任务,国际人类单体型图谱10%任务后,用新一代测序技术独立完成的100%中国人基  相似文献   

17.
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共有”三步走”,第一步是从”神舟一号”走到“神舟七号”;计划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我们正在进入二期计划。第三步就是建立中国自己的空间站.  相似文献   

18.
伊群 《今日科苑》2006,(6):29-30
前些时媒体报道,我国的探月航天工程进展顺利,“嫦娥一号”探月飞船的各项关键技术已获得突破性的进展,预计将在 2007年升空探月。报道说,“嫦娥一号”探测飞船将绕月飞行8-9天,完成几大科学任务: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 探测地月空间环境及月壤厚度; 还要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及分布特点等等。  相似文献   

19.
“超级杂交水稻”亩产缘何高达 110 0多公斤 ?为寻找确切答案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 ,由我国基因专家和水稻专家联合实施的“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目前进展迅速 ,科学家已发现一些与稻米品质、光合作用等超高因素相关的基因位点。于去年 5月启动的“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基因计划”,是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绘制成功后 ,我国科学家实施的“中国生物资源基因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破译“超级稻”遗传密码 ,旨在为提高水稻产量和改善品质、保持我国杂交水稻生产的国际领先地位打下永久性基础。为了这个共同目标 ,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的科学…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9月8日,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宣布:世界首个中国人群基因组数据库建设完成,填补了国际基因数据库中缺少中国人群特有基因组数据信息的空白。这是"神州基因组数据云"项目建设一年来所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该项目以建设海量的中国人群基因组数据为核心,通过计算、分析、挖掘,为精准解读中国人的遗传突变规律提供支撑,为重大疾病的预测、诊断和治疗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