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杨静  朱莉萨  朱镇远  黄微 《现代情报》2019,39(10):94-101
[目的]通过研究当下网络环境的具体情境,利用概率分析的方式判断具体舆情所属的案例类型,从而为网络舆情危机响应决策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贝叶斯网络模型作为分析方法,构建网络舆情案例匹配的指标体系和案例匹配模型。[结果]通过48个网络舆情危机中的随机43个事件作为训练数据,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使用剩余5个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作为测试组,经检验测试样本案例匹配结果与事实相符。[结论]本文通过构建网络舆情案例匹配的相关指标体系和贝叶斯网络模型,为对网络舆情进行分型,从而为舆情危机响应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建华  朱敏  郝婷婷  林超英 《情报杂志》2024,(1):152-159+207
[研究目的]随着网络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舆情危机不断显现,舆情预警机制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对突发台风事件网络舆情预警机制进行研究,可为政府争取防范时间,降低社会舆论危机。[研究方法]该文在理论分析、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舆情预警指标体系,并运用组合赋权法对指标进行定权后采用白化权函数和SAGAFCM算法来分级分类。[研究结论]Ⅰ~Ⅳ级风险指标实时值和Ⅰ’~Ⅳ’级风险指标实时值与舆情危机预警启动概率存在非线性关系,并且后者对其概率影响更大;同时Ⅰ’级、Ⅱ’级、Ⅲ’级风险指标实时值的交互关系产生了预警临界曲面,为政府部门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分析网络舆情事件的热度,研究网络舆情危机的形成机制,构建网络舆情危机预警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Vensim PLE软件对模型仿真,验证并分析模型的有效性和灵敏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网络舆情事件中热度的形成过程.分析事件作用、网民作用、媒体作用和政府作用等四方面对网络舆情热度的影响,给出了网络舆情危机预警策略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风险问责和注意力为关键解释变量建构理论模型,探讨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事件的回应,以人民网舆情频道83个案例事件为数据来源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网络舆情事件危害程度、媒体关注度、上级是否介入、行政层级、信息透明度、注意力分配显著影响地方政府网络舆情事件响应度,而舆情事件类型对其影响不显著。研究为地方政府舆情回应问题提供了理论解释,一定程度反映出现实地方政府回应行为的动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风险建模,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风险防范提供理论方法和实践指导。[方法/过程]基于舆情生命周期理论与舆情风险演化机理构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AHP层次分析法计算其权重系数并在多维风险场景中开展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动态风险评估。以“成都49中学”为案例,进行风险评估验证。[结果/结论]依据风险评估结果得出政府的处置行为、危机意识;事件的类型、影响范围、连锁反应;媒体的议程设置与网民的利益诉求是引发突发事件舆情风险的高概率因素,以此针对上述风险因素提供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探究企业网络舆情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提升企业决策层对网络舆情的治理成效,对留存用户群体、维护企业形象减少企业损失具有实践意义。[方法/过程]以企业舆情为研究对象,围绕舆情事件、企业、政府、媒体、网民群众五个舆情维度,结合近两年20起企业网络舆情事件案例,采用QCA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与组态分析。[结果/结论]媒体报道准确度是造成企业网络舆情热度高涨的关键性成因,企业形象的影响作用最小,企业负面事件引起的网络舆情是多种影响因素共同导致的。企业应对舆情时应端正态度,注意回应频次以及方式方法,避免不当言论倾向;在注重生产质量、营销宣传等基础企业活动之外,企业应尽可能避免卷入刑事、民事以及激发公众爱国情绪的事件当中。  相似文献   

7.
周昕  邱长波  李瑞 《现代情报》2018,38(11):59-65
[目的]研究大数据网络环境发展新形势下,通过概率分析判断导致危机爆发的关键环节,为网络舆情危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贝叶斯模型作为分析工具,探究网络舆情危机关键节点诊断的流程和机理。建立网络舆情危机分类匹配模型和关键节点诊断模型。[结果]建立60个网络舆情危机事件训练组得出模型条件概率表,3个测试组样本经实证诊断结果与事实相符。[局限]贝叶斯网络结构的构建需要进一步通过定量分析进行优化。[结论]对网络舆情危机进行分型,并精确地从复杂变量中诊断出对危机态势最具影响的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8.
王洪华  李锦兰 《现代情报》2014,34(9):153-157
网络舆情的力量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府决策和形象,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和正确应对。“广东茂名3·30事件”就是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一个典型案例。我们试着就事件本身进行分析与研究,从网络舆情的概念、事件产生的原因、事件经过以及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中存在的问题为着眼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通过对2011—2020年我国发生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以期为政府机构防范和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广泛查找文献,搜集2011—2020年我国发生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筛选出10年间我国发生的36起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为研究样本,分析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回应效果及事件属性、传播、舆情、应对基本状况,考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回应效果影响因素。[结果/结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分布、曝光速度、谣言传播、舆情性质、舆情解决情况、应对主体、应对速度、处置结果对政府回应效果具有显著影响,而最为显著影响政府回应效果的因素依次为事件谣言传播、舆情解决情况和曝光速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从缩减、预备、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对政府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的方法手段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概括。同时,分析了影响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手段有效性的情景要素,为政府处置网络舆情危机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过程]在梳理国内外政府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相关研究成果之上,基于4R理论设计了通用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场景下的应对手段。以丽江政府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为例,探讨危机应对手段的具体情景应用。[结果/结论]4R危机管理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理论工具,因其在价值取向、行动目标和周期划分上与政府处置政府网络舆情危机有高度契合,因此将其应用于政府网络舆情危机管理具有适用性。危机的概率、种类、强度是影响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手段有效性的要素,因此危机应对手段的选用要依据具体的危机情景而定。  相似文献   

11.
赖胜强  张旭辉 《现代情报》2019,39(9):115-122
[目的/意义]网民对突发事件的评论和传播会造成涉事组织的网络舆情危机,影响组织的声誉和形象。而网民的情绪化传播是引发网络舆情危机的重要因素,但目前缺乏对网民情绪化传播机理的研究。[方法/过程]使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D&G辱华事件为对象,以网民对事件的评论内容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结论]通过三级编码归纳出情绪化传播的形成要素,构建了网络舆情情绪化传播的机理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的蔓延很容易引发社会公共危机,给政府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如何积极引导和控制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成为评价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科学合理地评价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导控行为,建立系统的评价体系是发现问题、采取对策的重要手段。[过程/方法]运用危机管理和过程管理的思想,根据舆情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的网络舆情发展历程构建了政府网络舆情导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我国25个省级行政区域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根据各省份得分情况得出,各省份的网络舆情导控能力基本与本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从地域分布上看,沿海地区省份总体高于内陆地区省份,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府网络舆情导控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随着5G时代的到来,短视频的信息传播成为引导网民舆情的重要工具,如何运用政务短视频导控网络舆情成为政府面临的新挑战。[方法/过程]将政务短视频网络舆情分为舆情事件、网民和政务短视频三个子系统,借助Vensim PLE软件,构建政务短视频网络舆情多主体应对仿真模型,并结合具体案例"黑龙江疫情反弹"仿真分析子系统中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探究政务短视频网络舆情传播的动态机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政务短视频网络舆情受舆情事件、网民、政务短视频子系统及其相关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政务短视频可以通过控制三个子系统的相关因素,有效应对和导控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14.
李菲  柯平  高海涛  张琦  宋佳 《现代情报》2017,37(9):97-102
[目的/意义]研究在互联网环境下舆情信息传播路径及传播规律,使社会网络分析法在今后的舆情信息研究中能够更好地被应用,使其理论和方法更加完善,也能对移动环境下舆情传播监管对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方法/过程]在对研究对象界定的基础上,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Gephi软件)结合新浪微博"大学生理财"的话题所采集的基础数据,对移动网络环境下舆情传播特征、过程、规律进行实证研究,参考研究结论提出具体监管对策。[结果/结论]验证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于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研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说明了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大致特点,并且为今后进行此项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实践层面监管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提供了借鉴模式。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网络舆情中信息间的竞争传播更符合社交网络的真实情境,研究舆情事件中多元信息竞争传播的演化机制有助于政府和媒体有效监控舆情、引导舆论。[研究方法]结合舆情事件多信息传播特点,加入信息犹豫者和信息接触率,构建二元信息竞争的SH2IR模型,仿真同步和异步情景下二元信息的竞争演化过程。[研究结论]研究表明,在同步传播模式下,单独增强信息接触率、传播转化率、犹豫转化率以及置换率,都可以扩大信息的传播;在异步传播模式下,信息发布的越早,传播范围越广,但单独增强传播参数对传播效果影响较弱,同时提高信息的传播参数时传播行为明显加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基于网络大数据,分析多种主客观因素在网络事件不同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探究其影响规律和最优控制手段,对引导社会舆论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选取网民、政府媒体、网络大V、企业和其他新闻媒体、持续时间作为控制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选取网络热点事件作为样本,利用理想解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从数据层面探索信息公开与舆情演化之间的关系,为完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政务微博为研究平台,选取新冠肺炎疫情事件为典型案例,聚焦病例信息公开及评论数据。使用内容分析法提取信息公开特征,基于SnowNLP模型计算社会情绪,结合焦点诉求分析舆情演化趋势。引入政府危机管理系列理论,探讨信息公开与舆情演化的双向作用机制。[结果/结论]信息公开不足会导致消极的社会情绪。随着信息公开工作的改进,公众诉求的态度和内容从一开始的强硬、笼统变得温和、具体。信息公开与舆情演化在周期上具有同步性,二者相互影响,这对于政府把握舆情规律,推进应急管理工作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结合微博舆情社会属性与外化表现模型,对微博网络舆情进行研究。[方法/过程]基于心理学、传播学理论从人、事、情三个维度对突发事件微博舆情进行分析,以“武汉封城”事件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并建立网站进行相关可视化展示。[结果/结论]深入剖析舆情背后公众的关注重点,为舆情趋势的研判,政府对舆情的治理提供可靠的依据。从情报学、心理学、传播学多角度出发,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充分解读舆情,为以后的舆情研究提供新角度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 探索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传播规律、识别与评判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网络中重要节点,有助于从源头上控制舆情,增强公众、政府和媒体引导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能力。[方法/过程] 以“魏则西事件”为实证研究对象、采集并整理数据,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理论,运用Ucinet软件构建互动关系矩阵模型和Netdraw软件绘制该事件舆情传播网络社群图,从整体、局部和个体3个视角进行了该舆情传播网络结构测度分析。[结果/结论] 拓展了SNA的应用,从本质上揭示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结构特征与演变规律,总结并提出针对其本身拓扑结构的控制建议,最后,为从源头上弱化其不可控性,分别提出了公众、政府和媒体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引导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