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意义]知识经济时代下,厘清企业知识社区的结构体系特征,实现企业知识存量的实时监测,对完善企业知识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方法/过程]分析企业知识社区知识存量的热力学特征,基于热力学视角分析知识存量的构成要素,并构建企业知识社区知识存量的实时测度模型,以“天”为时间切片,实现企业知识社区知识存量的实时监测。[结果/结论]提出一种以企业知识社区为主体的知识存量测度模型,实现密闭环境下的知识存量测度,防止知识鸿沟的形成,为后续企业知识孪生研究和知识风险评估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研究新技术环境下知识工程中台架构与知识服务能力组件化设计策略,探索嵌入航空装备研发场景的知识工程实施模式。[方法/过程]在回顾航空装备研发领域知识工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知识中台架构为驱动的、以知识服务组件融入个性化研发活动场景为目标的新型知识工程推进思路,并面向实际研发环境进行业务向导、辅助设计、故障知识问答3个知识服务组件的嵌入式知识服务能力验证。[结果/结论]嵌入研发场景的知识工程中台架构体系设计,破解了当前知识工程难以切实融入研发环境的发展困境,可有效提升航空装备研发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3.
杨瑞仙  张广轶 《现代情报》2021,40(10):52-61
[目的/意义] 本文对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的过程和机理进行深入探讨,为该主题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方法/过程] 利用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对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的内涵与特征、过程、机理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推断知识交流效率的表现形式,引入经济学中的效率测度方法识别知识交流效率评价指标。[结果/结论] 构建以知识交流组成要素、交流动因、交流机制、交流效果为核心的内部机理模型,社区成员在知识交流过程中产生的发帖、评论、浏览以及再评论等数量是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量化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综合考虑专利转化过程的影响要素、依据多源异构的相关资源进行专利推荐,能帮助高校和企业快速找到供需双方,促进高校专利转化。[方法/过程]基于四螺旋理论,设计综合考虑“高校-政府-企业-科技中介”影响作用的高校专利转化本体模型,从而构建高校专利推荐知识图谱。以新能源汽车电池领域为例,通过展示和查询知识图谱,得到推荐结果。[结果/结论]构建的知识图谱较好地实现了专利相关多源数据的融合,通过节点关联能对高校或企业提供团队和需求发现、政策感知和机构匹配等提供参考,并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基于知识元理论对水书习俗非遗资源知识元进行知识抽取与组织,助力水书习俗非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法/过程]构建水书习俗非遗资源知识元语义描述模型,基于知识元语义模型与深度学习技术对水书习俗非遗资源进行知识元抽取,并对水书习俗非遗资源进行细粒度知识组织与可视化研究。[结果/结论]实现水书习俗非遗资源多维知识关联关系的揭示,促进了水书习俗非遗资源的传承、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6.
于旭  项亚男 《情报杂志》2021,(1):132-138,98
[目的/意义]以社会智库为研究主体,构建社会智库知识服务能力体系,以拓展社会智库相关研究,为社会智库提升知识服务能力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方法/过程]基于社会智库知识服务能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结合社会智库“资源要素-业务流程-智库功能-服务对象”的运营流程构建社会智库知识服务能力体系,并基于此提出社会智库知识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结果/结论]构建了以知识发现和获取能力、知识整合和利用能力、知识开发和创造能力、成果应用和传播能力为核心的社会智库知识服务能力体系,并从外部主体协同、数字技术应用、知识服务联盟和媒体传播渠道四方面提出社会智库知识服务能力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7.
孙二林  张为斌  宋巍 《情报杂志》2021,(4):74-81,108
[目的/意义]针对情报分析领域中的情报转化理论不够完善、不能有效指导实际项目中信息与情报、人工与机器之间融合和转化的问题,对情报转化理论做了创新发展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方法/过程]该研究基于情报转化理论、知识资本构成理论、知识价值转化理论提出了情报融合分析方法,把情报分析项目中的小组、人员、工时、操作步骤投射为三维空间中的数据视图、信息视图、情报视图,这样可以可视化地描述情报分析过程,实现信息与情报、人工与机器的有机融合和相互转化。[结果/结论]最后以各国安全指数为例演示了这种方法,说明它可以解决复杂情报分析项目的问题,减少工时、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8.
以249家具有合作研发项目的企业为调查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合作研发中的控制机制、技术知识转化与合作研发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契约控制对技术知识显性转化具有正向作用,但对技术知识个体隐性转化和协同隐性转化没有显著作用;信任控制对技术知识显性转化、个体隐性转化和协同隐性转化都具有正向作用;技术知识转化对合作研发创新绩效和能力获取绩效均具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岩  蔡虹  裴云龙 《科学学研究》2019,37(8):1471-1480
关键研发者是组织内核心技术的创造者,从知识角度研究影响企业成为关键研发者的因素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基于我国80家电子信息行业企业自2009年至2015年申请的发明专利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了企业技术知识基础相关与非相关多元度、知识整合能力对其成为关键研发者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技术知识基础相关多元度对其成为关键研发者具有正向作用;技术知识基础非相关多元度存在倒U型的影响。同时,知识整合能力在企业技术知识基础多元度与其成为关键研发者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闻波 《现代情报》2017,37(9):68-74
[目的/意义]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知识成为开放性资源,如何利用社会化网络进行创新知识获取是企业进行开放式创新的关键。[方法/过程]本文从厘清社会化网络、知识协同、开放式创新三者概念和关系出发,提出三者作用的理论知识链,并据此构建了社会化网络影响量表与知识协同量表,运用问卷调查和人员访谈得到的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探究了三者之间的路径关系。[结果/结论]实证结果发现社会化网络对于知识协同和开放式创新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知识协同对于开放式创新有着显著性影响,其中知识协同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实现企业的知识共享与转化,建构开放、交互性的社会化网络系统是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大数据驱动背景下,技术标准化知识管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公共、经济和社会等多元化领域,借助大数据技术手段,发挥政府、企业与公众等主体联盟在技术标准化知识管理中的作用,对于促进知识资源合理配置、推动技术标准化演化进程和提升知识管理能力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结合生命周期和协同学理论,分析大数据驱动对技术标准化和知识管理产生的影响;建立技术标准化知识管理关系模型,从基础层、流动层和驱动层探讨了大数据驱动下技术标准化与知识管理的协同作用机制。[结果/结论]由政府、企业和公众层面建立知识管理主体联盟,为大数据驱动下的技术标准化知识管理提出保障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朱哲慧  袁勤俭 《现代情报》2018,38(11):154-160
[目的/意义]本文对交互记忆系统理论在管理信息系统领域的相关重要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为研究者提供思路和方向。[方法/过程]本文将研究问题归纳为交互记忆系统对团队绩效和知识整合的影响。交互记忆系统对团队绩效的影响可以分为对软件开发团队绩效、虚拟团队工作绩效、团队创新绩效、社交媒体中团队绩效的影响。交互记忆系统对知识整合的影响可以分为对知识共享、知识搜索、知识协作、知识网络、知识转化和知识管理的影响。[结果/结论]针对目前的研究的局限性,未来的研究可以在理论模型、任务类型、时间维度、研究对象、数据获取、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数字化数据激增要求建立新的以复杂性数据和方法为基础的研究范式,构建可计算的研究范式是适应数智化时代知识管理研究的新路径,通过系统性地数字表示和执行可计算知识对象,对于促进知识向实践的应用模式探索意义非凡。[方法/过程]借鉴计算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和研究成果,提出构建计算知识管理科学的概念和核心内容。对比计算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三大研究方法,提出计算知识管理科学可发展的三大研究方法。[结果/结论]计算知识管理科学是数智化时代知识管理发展的新路径,核心是融合计算机科学技术嫁接“数据—知识—实践—数据”间的桥梁。计算知识管理科学发展依赖数据、算法与算力三位一体驱动,构建可计算的知识管理体系和解释能力是适应未来复杂知识环境的必经之路。计算知识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融合性、自适性和时效性,动态演变和多维验证是可计算知识管理体系的核心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准确发现技术机会,对于企业抢占市场先机、降低研发投资风险、获取竞争优势具有积极的意义。[方法/过程]首先,从多源Web产品评论数据入手,在功能、情感分类的基础上,抽取产品功能关键词并创建需求度指标,融合专利数据构建产品功能—技术主题映射关系,确定技术创新领域;其次,将IPC大组作为基础知识单元,构建技术创新领域的知识网络,并引入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挖掘潜在知识组合,创建集成多维指标的技术机会指数评价知识组合的可行性,进而发现技术机会;最后,以智能手机领域为例进行实证。[结果/结论]融合市场需求和知识组合可行性的技术机会发现方法能够在保障技术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同时提高准确性,为企业技术研发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明晰网络嵌入性对知识管理过程的影响,对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型构建展开研究。[方法/过程]以区域创新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和网络嵌入性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节点位置特征、节点联结特征、网络结构特征对企业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型,并且提出了企业层面和区域层面的风险治理措施。[结果/结论]不同层次的网络嵌入性对企业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均具有重要影响,有针对性地优化网络嵌入特征能够提升知识管理绩效。企业通过知识吸收和扩散与区域创新网络形成了双向循环促进机制。研究可为有效制定知识管理和风险治理方案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知识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从技术知识基础视角出发,探究知识整合能力在技术知识基础广度、深度和企业成为关键研发者之间的中介机制。实证结果显示,知识整合能力在技术知识基础广度、深度与企业成为关键研发者之间起中介作用,企业基础研究水平在技术知识基础广度、深度与企业成为关键研发者关系发挥有中介的调节作用,这一调节作用通过知识整合能力的中介部分实现。研究结论对企业调整技术知识基础结构,实现研发角色转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琳 《现代情报》2018,38(10):65
[目的/意义]产品情报的有效获取能够帮助企业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及竞争态势,并有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对产品情报及其知识需求呈现跨领域、跨行业、多主体的综合性及深度挖掘商业价值的迫切性。[方法/过程]构建细粒度的产品情报知识元模型,通过基于证据理论的多属性融合过程,实现产品情报知识元属性集与关系集描述空间的扩展以及知识元属性关系网络的生成。[结果/结论]实例研究从业务和竞争力两个视角,实现产品情报知识元属性集的融合与深加工,为产品情报的隐性关联知识发现提供相对完备的知识基础。证明了基于证据理论的多属性融合方法对产品情报知识元融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张瑞  胡丽娜  黄炜 《现代情报》2023,(10):16-26
[目的/意义]探究虚拟学术社区内用户知识交流过程与关键影响因素,对推动科研合作和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方法/过程]以后悔理论和演化博弈论为理论基础,将社区环境和个性特征相关参数作为研究指标,利用Anylogic开发多主体仿真系统,描述不同情景下虚拟学术社区知识交流的演化过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个人性格特征比例、知识交流成本和利益损失能显著改善社区知识交流参与人数,知识收益对促进社区知识交流稳定性具有积极作用,并针对仿真结果提出建议。后续研究可增加模型变量,优化量化方式,进一步提高模型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为满足用户多层次、多粒度的知识获取需求,图书馆文献资源组织的对象由文献单元逐步向知识单元转变。[方法/过程]文章在研究单元信息概念和表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本体和关联数据的单元信息知识组织框架,并深入探讨了实现单元信息语义组织的核心步骤。以中医养生领域为例,阐述单元信息知识组织语义模型的应用过程。[结果/结论]本文构建的单元信息知识组织模式,是实现单元信息细粒度组织、语义化揭示以及多维度关联的有效途径。该研究可为特定领域单元信息的语义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知识转化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企业的知识存量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是不断将个人知识转化为不依赖于具体个人的组织知识。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转化的一般过程,进一步研究了知识转化中粘滞知识的成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实现知识转化的机理并构建了一种知识转化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