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学生缺乏体育活动兴趣的原因从学生自身和教学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正确对待学生的表现欲;利用竞赛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成功教学法进行教学;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师德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使教学手段多样化;广泛开展思想教育,让学生了解到学好体育活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趣是人认识、探索某种事物或者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具有强烈的积极情绪色彩,是从事活动的重要动力。因此,学生对体育课程感兴趣与否直接关系到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自身的发展。而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就必须要考虑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主要原因,据此来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以此为着手点,分析了中学体育教学中影响体育兴趣培养的因素并提出了引导、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以期为中学体育教学的兴趣乃至爱好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罗剑光 《知识窗》2011,(9X):67-67
<正>引发学生体育兴趣是促进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主要手段。体育后进生在体育课堂中是弱势群体,但又是不容忽视的群体。因此,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中必须加强对"后进生"的教学研究。一、对体育"后进生"的再认识体育"后进生"是指体质差、缺乏体育热情和兴趣、意志薄  相似文献   

4.
王铣 《知识窗》2012,(9X):49-49
<正>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形式,高中体育教师应该正确地指导学生进行身体训练,调动学生课堂学习和训练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努力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同时,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的教育,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与责任感。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本文笔者简要地探讨了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如何,直接关系体育课的教学效果。通过平时的教学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奠定学生终身参加体育活动的前提。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从创设问题情境,合理组织安排,改进教学方法,沟通师生情感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和挖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和谐的发展,学生身心愉快地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为学生终身体育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查辅法 《科教文汇》2013,(6):106-107
在我国,幼儿师范学校一直是培养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群体的主要基地。作为幼师学校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重要组成部分的幼师体育教学应该受到重视。为此,教师应通过提高学生对体育课价值的认识、选择符合学生兴趣与需要的体育内容与项目、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组织能力与方法、建立和维持融洽的师生关系等途径,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内江科技》2016,(10):92-93
现代体育教学论提出,要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对体育教学进行评价。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兴趣是学习的初始动机,也是学习的有效保证。本文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从教师自身,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心理等诸方面进行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8.
李绍杰 《科教文汇》2009,(18):198-198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就不可能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故而学校体育改革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而且应把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强调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这已成为学校体育的重要工作环节。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校女生体育锻炼兴趣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小红 《内江科技》2008,29(6):27-28
体育兴趣是学生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学习或身体锻炼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基本动力之一。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它是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自觉性、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我校女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抓住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教学内容会产生兴趣的诸多因素,了解女生运动兴趣,注重激发她们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对如何提高女生体育兴趣和积极性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就不可能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故而学校体育改革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而且应把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强调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这已成为学校体育的重要工作环节。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高校体育教学对不同民族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73名被试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高校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比较积极,且不同民族学生之间对高校体育教学认知不存在显著性差异;②学生参加体育课的目的主要体现在完成学校要求的学习任务和塑造健美形体;③体育课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习惯具有引导作用,体育课习得的运动技能与方法能指导他们进行体育锻炼;④高校体育教学在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参与程度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依据体育游戏自身的特点,凸显出体育游戏在航空体育教学中的功能,可见体育游戏在调动飞行学生学习兴趣,发展飞行学生素质、提高学生体育能力等方面起到有效的作用。鉴于此,对体育游戏在航空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体育教学中发现,影响学生体育成绩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不高造成的。本文结合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探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性及途径,为实现"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和终身体育的目的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影响邵阳市高校女生体育兴趣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校女生自身对体育缺乏兴趣,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场地器材的设施服务对引导学生的运动实践和运动体验有重要意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改进高校学校体育工作、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建立运动情感的主要手段;教学中技巧运用、模式改革及教师的谈吐外表都会影响到高校女生参与体育的兴趣。社会因素也对高校女生参加体育锻炼有重要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试图从理论上分析其原因,以帮助她们提高体育学习兴趣并在实际教学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窦卫中 《中国科技信息》2011,(9):221+227-221,227
体育游戏是进行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是体育教学辅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体育游戏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对体育的兴趣,是高校体育向健康体育、快乐体育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重点阐述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体育游戏,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育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即上课课堂宽广;课中的教与学、学与练既是以自身个体练习为主,又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有着频繁的交流与接触;体育课的组织既有分散的个体或小组进行练习与活动,又有全班统一在教师带领指导下进行活动或练习。为使体育教学过程行动活泼、紧张有趣,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培养学生坚毅、勇敢、不畏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教师应因势利导运用教材、教法去引导和发展学生个性。文章将具体分析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陈珊 《科技风》2013,(23):223-224
兴趣是培养和激发人们形成各种语言和行为活动的内部动力,同时也是关系到学生学习积极自主性的基本要素。在教育教学方面,充分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运动习惯是体育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和基本要求之一,那么,如何切实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将激趣艺术有效应用于体育教育教学中,将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性任务常抓不懈。本文以中职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为立足点,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策略,以最大化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及终身体育运动意识,进行了详要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是培养中职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最后阶段,培养终身体育思想是中职学生保持和发展自身健康的需要。在教学中应突出教学内容的健身、娱乐、终身实用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加强体育理论知识传授,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并坚持不懈的进行体育锻炼,使其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19.
吴者健 《内江科技》2012,(7):176+192
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首先应该提起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影响体育兴趣的因素有许多种,本文根据兴趣的特征、兴趣的产生来探讨影响体育兴趣的各种因素,探讨学生讨厌体育的根本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影响大学乒乓球选项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行分析,从优化教学过程上探讨如何对学习兴趣加以正确诱导。转变教育观念,缩小师生思想观念上的差距;合理控制课堂教学过程;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指导,促进课内外教学一体化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利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