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关于开放存取出版模式的问卷调查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分析了110位作者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作者对开放存取(Open Access,OA)出版模式还不是很了解,很有必要进一步将OA这种出版模式介绍给广大作者;大部分作者对问卷中OA的定义表示认同,有47.3%作者回答在投稿时会选择OA。结果提示:OA出版模式将是未来期刊出版业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开放存取(Open Access):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1,自引:30,他引:51  
介绍了开放存取(Open Access,OA)出版模式的由来及其产生背景;综述了现代信息交流与管理的新特点、国际上期刊印刷出版的发展,以及国际上开放存取的现状与趋势;认为国内的科技期刊应抓住机遇,尽快融合OA出版模式,以扩大期刊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术期刊出版发展路径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洁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1):1127-1133
[目的]促进高校学术期刊出版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给出高校学术期刊出版发展路径。[方法]从高校学术期刊应进行合理定位、改变出版模式、开展联盟合作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根据自身条件,积极创办英文期刊,鼓励综合性学报向专业期刊转型,通过学者化办刊,依托数字化出版平台,采用OA出版的模式,形成高校学术期刊出版群,逐渐树立起高校学术期刊出版的品牌形象。[结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充分发挥高校办刊的资源优势,积极配合国内学术期刊生态布局的调整,通过提升高校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声誉,吸引优质稿源回流,为做大做强国内学术期刊品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开放存取出版模式与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论述了开放存取(Open Access, OA)的内涵和特征以及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作者、期刊和读者三个方面出发,指出OA出版模式能够使作者的学术影响最大化,缩短出版周期和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因此应该充分利用OA出版模式,加速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化进程。结合《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的OA出版实践,指出虽然目前还不能准确评价OA对期刊引证指数的影响,但OA对刊物在国内外的显示度和学术影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樊雅梦 《科技通报》2021,37(10):128-132
基于CWTS 2020年发布的生物医学类高校出版情况,以及国内期刊论文出版数据,分析我国高校的学术出版特点.采用网络调研的方法收集10所高校的国际、国内学术出版数据,分析该领域科研人员的出版特点.通过国内数据库、DOAJ收集国内医学期刊的OA现况.10所高校的国际出版中60%以上选择OA出版;国内OA出版占10%左右.国家科技期刊开放平台中的医学OAJ占本学科期刊总量约15%,DOAJ收载的国内医学期刊占本学科OAJ的1.09%.创办医学综合型OA期刊,实现集团化OA出版,是满足国内出版市场需求,缩小与国际OA出版差距,增强期刊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全球OA期刊出版大数据监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虹  陈雪飞  王昉  黄金霞 《现代情报》2019,39(2):145-151
是否拥抱OA、确定OA发展路径,可能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开放科学传播、未来数字出版格局,然而当前还缺乏对OA研究的有效方法。本文针对当前OA出版中出现的学术质量良莠不齐、APC模式混乱等无监管问题,研究全球OA出版大数据的监测方法,设计全球OA期刊出版监测体系,包括监测指标、监测模型,用来监测OA出版现状、问题并设置监测预警点,为我国OA选择、科技期刊转型、开放科学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报网络化及其编辑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数字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使出版物形态实现了多样化和立体化,同时也使传统的期刊出版流程和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它使高校学报突破了传统的、单一的纸型载体的狭小空间,其效益必将在多种媒体形式上得以倍增,在网络自由的空间上互动发展,从而大大地加速了学报网络出版的步伐。文章阐述了网络环境下出版业发生的巨大变化,我国高校学报面临的问题,并相应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传统学术出版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的学术出版模式,以更好地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与传播,为我国探索新兴的学术期刊出版模式提供借鉴。【方法】以ScienceOpen为例,对其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学术出版模式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结果】ScienceOpen将预出版和OA出版相结合,采用非匿名的公开评审模式,使传统学术期刊出版流程得到优化,并通过合集、群组的方式,更好地促进了互联网时代学术交流与合作。【结论】基于互联网的学术出版平台必须具有平等、开放、协作、分享的基本特征,使科研人员可以参与学术论文出版、传播的全过程,并可基于社交网络进行分享和评价,提高科研成果发布和传播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杨秀梅  叶协杰 《现代情报》2004,24(4):140-141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学报应适应社会的发展,利用现代化的出版手段,加快传递信息,重视强势知识,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充分发挥高校学报的传播信息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我国入世后高校学报将面临办刊模式、资源外流及市场竞争激烈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认为我们必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寻求新的办刊模式;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途径;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加快出版频率,提高传播速度;并要树立精品意识,争创精品期刊,为我国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