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蒋骁飞 《知识窗》2013,(5):30-30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常务委员杨振声举荐小学毕业的沈从文到联大任教.杨的目的是为了扩大新文学的影响。当时的西南联大.大师、海归云集.可谓群星璀璨。所以,“小学生”沈从文进入联大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和讥笑。  相似文献   

2.
打开收音机,下列的广告词让我心动、让人振奋:"生命就是一个个赛程,每人每天都在跨越障碍.相信我,专心去做,每个人都能成为刘翔.谁都有机会,拿自己的冠军.我是刘翔,每个人都是刘翔!"……  相似文献   

3.
一个周末,吃过午饭后,时为西南联大教授的金岳霖突然想起一件事:过两天他要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主办方允许他带一名助手前往。有这样的学习锻炼机会,他自然首先想到了自己的得意门生王浩。金岳霖教授一向雷厉风行,想到的事情就得马上去做。再说,后天就要去参加研讨会,他得在今天就通知王浩,让他做好充足的准备。当他急匆匆地赶到王浩的宿舍时,  相似文献   

4.
在苏州,有一个小姑娘跟自己的母亲吵架,妈妈对她说:"孩子,你都上高中了,妈妈做清洁工,一个月才800块钱,你考试成绩这么差,妈妈多难过啊."女儿说:"妈妈,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马虎了!"孩子,如果妈妈马虎了,就会丢了工作呀!"女儿听了把门一摔,就离家出走了.十几年的养育之恩就这样轻轻一摔地被放弃了.  相似文献   

5.
<正>田雨侬,也就是阿田,是我的铁哥们儿。不过,在我看来,他实实在在是一个"怪人"。阿田之第一"怪"——贫穷。像我们这些中学生,身上几乎都有几十或者几百块钱,无论是零花钱还是压岁钱都塞满  相似文献   

6.
有道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开学不到一月,亲戚的小孩就从学校打来电话,告诉我他进学生会了.我当然为他高兴.便鼓励他说:"这是好事.剐进大学就能进学生会,不简单."他在电话里得意地回答:"我是找学生会的老乡兼师兄帮的忙.听他们说,当了学生干部,以后入党、找工作都方便……"一阵抑制不住的兴奋后.他或许是自己感觉有哪儿不对,便小心地问:"你说,我这样做,好不好啊?"  相似文献   

7.
1944年国民政府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西南联大有三百多名学生报名参军。但是军中的经历让他们感到失望,抗战胜利后,大多数同学都回校复学。本文通过采访叶铭汉院士和查阅相关的档案,从个人的角度还原了这段历史。着重对当时西南联大校园里从军的氛围,联大学生从军后的编制、训练、活动、行程和返校,以及他们此后的遭遇等作了细致的叙述。  相似文献   

8.
"老师,我是xx超。"哈,是超哥。已毕业整整两年,他从已经冷却的班级群里找到我,主动来加我QQ好友,定有许多话想对我说吧?我的眼前闪现出一个黑乎乎的男孩子形象来——那是一年前的一天,超哥特意来学校看望我,这已是他毕业离开学校后第三次跑回母校看我。他递给我一杯奶茶,眨巴着大眼睛,告诉我这是他利用假期打工赚的钱买的。我欣然接受,并简单询问了他的近况。当年超哥的班主任对我开玩笑地说:"超哥最喜欢韩老师你了,是你让他拥有了成就感。"的确,提起超哥,凡是教过他的老师都记忆犹新:这个学生做出过许多令人头疼的事情,学习成绩也"一路红灯"。  相似文献   

9.
每次吃饭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爸爸总叫我帮他拿把汤勺,他要喝汤,我不想拿,但又无法拒绝爸爸的要求,只好走进厨房拿勺子。忽然我冒出一个想法:能否做一双中西餐两用的筷子呢?晚饭后,我们就开始实践,终于做好了,并且很好用。  相似文献   

10.
1939年,汪曾祺19岁.这一年,他考上了西南联合大学. 正当最好年龄的汪曾祺,与彼时中国最好的大学相遇,是多么的美好.恰恰这位来自高邮世家的才子,念的又是顶顶有名的中文系.在这个当时中国顶尖的中文系里,有着众多的大牌作家:朱自清、闻一多、杨振声、陈梦家,当然不能不说的,还有他的恩师沈从文.当时的中国战乱频发,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被迫南迁,西南联大还能拥有这么空前绝后、高水平的师资力量,这机遇简直就是可遇而不可求啊.  相似文献   

11.
郑健超     
院士自述:我的父亲、恩师和老伴 光阴易逝,不觉已近花甲之年.追忆过去,往事如云烟.在我上中学的时候,一天回到家里,看见父亲正呕吐不止,我急忙趋前问个究竟,他摆摆手示意不要紧.后来我才明白,为了弄清他自己研制的一种新药对肠胃是否有刺激作用,他正拿自己做试验.  相似文献   

12.
<正>一旧中国好梦难圆随着原子弹出世和日本帝国主义投降,那时,中国科学界、教育界以至于政界,有许多人开始做原子弹强国梦,一度出现了跃跃欲试的局面,但都好梦难圆。1.南京当局最先做起原子梦1945年冬,国民政府为了做原子梦,由国防部次长兼兵工署署长俞大维出面邀约西南联大化学教授曾昭抡、物理学教授吴大猷、数学教授华罗庚到重庆,商议如何发展原子能,认为,要启动此项计划,最关键的是要有人和设备。  相似文献   

13.
剑桥校规     
在一次考试过程中,有个勇敢而极富创意的考生突然提出,要监考的学监为他提供点心和啤酒.接下来是这样一段对话: 学监:"对不起,您在说什么?" 考生:"我要求您现在给我拿点心和啤酒,先生."  相似文献   

14.
郑健超     
院士自述:我的父亲、恩师和老伴   光阴易逝,不觉已近花甲之年.追忆过去,往事如云烟.在我上中学的时候,一天回到家里,看见父亲正呕吐不止,我急忙趋前问个究竟,他摆摆手示意不要紧.后来我才明白,为了弄清他自己研制的一种新药对肠胃是否有刺激作用,他正拿自己做试验.……  相似文献   

15.
"如果让我总结一生做规划项目的经验,我认为是有两条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不墨守陈规。"邹德慈如是总结。正如他所说:"规划设计,手上攥着的是国家、人民的钱,事关国家安康,百姓乐业。"因而每走一步,他都小心谨慎,如履薄冰;每做一个决定,都力争思虑周全,结合实际。让我们走近"科学中国人"——邹德慈。  相似文献   

16.
"这些都是我的战利品."走进动物系教授尼尔森先生的家,屋子里墙上挂着好多只鹿头,最初我还以为是装饰的赝品.他的儿子们也都是狩猎迷,12岁的小儿子已上山开枪打过鹿了.  相似文献   

17.
杨义 《今日科苑》2008,(3):22-25
"早年虽然酷爱文学。但是因为读了那篇著名的报告文学《歌德巴赫猜想》,而考进了四川大学数学系。后来又是在几乎无意中考取了中国政府公派留日学生并得到日本政府奖学金。在东京电气通信大学拿了一个硕士学位。他又去了美国,在卡耐基·梅隆大学花了几年时间拿到博士学位。为了远离学术界。他进了波士顿顾问(香港)公司。没想到,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居然又回到了学术的象牙塔。当年博士毕业时并不知道物流为何物,今天竟成了物流管理学的教授。科研、教学、企业咨询之余。也格外关注社会,因此有时又会因与凤凰台沾了些边而窃喜。真有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时耶?命耶?又何妨随遇而安,顺势而为。"这是在真理越辩越晕《北方文艺出版社》里的一段自白,乍一看,我有些疑惑,这样的幽默与调侃,真的是来自一位教授吗?对于他,我真的是充满了崇敬与好奇。他就是香港理工大学物流系教授——阎洪。  相似文献   

18.
我曾经不受欢迎,备受同事的冷落,在人际关系中沉痛苦恼,难以自拔.回首那段岁月,至今让我感慨万分. 在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期间,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书痴"--既不会在网吧流连,也不会在足球场上狂奔;既不会参与那排列组合式的大学恋情,也不会加入那名目繁多的社团组织……我就是我,图书馆、自习室才是我的圣地.我不怎么和其他同学交往.大学4年,我几乎每学期都拿了奖学金,但直到毕业时,班上有些同学的名字,我还是叫不上来,因为我几乎没和他们讲过一句话……  相似文献   

19.
刘洋 《今日科苑》2007,(19):34-35
"老牛明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在赶去采访的路上,我心里浮现出这样的诗句。在北京康博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位于花园商务会馆的办公室里,马福康教授于百忙之中接受了我的采访。乍见之下,他平易和煦的笑容实实在在地感染了我,而谈到他的事业时马教授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坦然与执著更是让我们如沐春风。记者:马教授请介绍一下您的个人经历好吗?您又是如何走上稀有金属研究的道路呢?马福康:我祖籍浙江绍兴,1936年出生于天津,也算是书香门第吧。我父亲毕业于北洋大学,是海河工程局的水利工程师,对于我们的教育是很重视的。印象里,父亲一向是严谨恭肃的,不过大约是因我排行最小的缘故吧,对于我却是宽容宠爱。我做学生的时候成绩一直是很好的,1954年,我以高中毕业班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选入留苏预备班。  相似文献   

20.
《学会》2010,(10)
<正>一、小巷里充满了令人悲痛的声音"我高中毕业8年了,人生充满了失败。总之,都是我的错!""我无论怎么做都被人说是‘不够努力’。那样的话,还不如什么都不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