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解决大型横卧吊挂伴飞光电吊舱近距离跟踪机动飞机、导弹目标角速度转动惯量过大及超音速跟踪气动不平衡问题,设计多框架光电吊舱跟踪回路,对系统控制信息流程和校正算法进行了详细论述,构建了高精度三轴四框架光电跟踪系统,实现对高速机动目标的自动跟踪,对系统跟踪精度进行了仿真计算并经过飞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2.
一种提高伺服系统跟踪性能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海鹰  赖彪 《今日科苑》2009,(18):277-277
工程实践中经常要求测控设备的伺服系统同时具有良好的快速响应和稳态精度,但两者是矛盾的。本文以某测控设备伺服系统为例,提出了一种附加前馈复合控制辅助通道来组成复合控制系统的方法化解这一矛盾,从而实现提高伺服系统跟踪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光电转台伺服系统的跟踪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观测器的滑模控制方法。使用设计的非线性观测器对干扰因素进行观测,并通过设计滑模控制器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本文所设计非线性观测器的滑模控制器能有效抑制扰动因素对系统的影响,设计的滑模控制器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提高伺服系统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高性能的永磁同步伺服系统,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的初始定位十分重要,转子初始定位直接关系到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和性能。介绍了一种利用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实现高精度转子初始定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出于深空探测和射电天文观测的需要,天线口径不断增大,观测频段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高精度指向的目标,也对天线伺服系统的低速性能提出高的要求。天线的低速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非线性摩擦的影响,在天线低速运行中表现为速度不均匀,出现爬行现象。因此,从工程实际而言,减小摩擦环节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提高天线伺服系统跟踪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工程中使用最广泛的是PID控制方法,当天线以很小的转动角度跟踪目标时,存在做位置闭环会出现"平顶",速度闭环出现"死区"的问题。针对工程实际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天线伺服前馈补偿PID控制器,克服了摩擦的影响,实现了较高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6,(18)
变倍机构广泛应用在光电探测设备中,作用是在伺服系统的控制下,实现宽窄视场的切换。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变倍机构的结构组成和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7.
永磁同步电机是一个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时变系统,在位置控制过程中易受外部负载扰动影响,为了提高伺服系统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位置滑模变结构反步控制方法。在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将反步控制与滑模变结构结合在一起的控制方法,提高了系统快速响应性以及对外界扰动的抑制能力;设计了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对外部负载扰动进行实时观测,及时对控制量进行调整,有效地减小滑模变结构中的趋近律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控制器能够实现高精度的给定位置跟踪控制,对于负载扰动具有强的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8.
“大型薄壁高精度搅拌摩擦焊设备技术研究”(2010ZX04007-011)系“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牵头承担。课题研发的大型薄壁高精度搅拌摩擦焊设备,通过机器人辅助机构及相关技术的开发,突破了大型薄壁高精度搅拌摩擦焊多项关键技术,提高了搅拌头焊接结构适应性、跟踪精度,保证了搅拌摩擦焊的接头质量。课题于2016年5月24日通过了正式验收。  相似文献   

9.
常玲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6):59+43-59,43
基于太阳能跟踪系统,对太阳光跟踪问题以及电机控制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太阳方位角的分析计算和电池板方位角的检测,设计了以太阳方位角为输入量、电池板方位角为反馈量的模糊PID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依据角度的偏差大小来自动控制电动机的转动速度,较好的解决了系统快速性和跟踪精度的问题。并且通过MATLAB仿真对该控制器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降低了调节时间,而且使控制跟踪精度大大提高,有效的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为同类跟踪系统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0.
舰载光电设备越来越得到各国海军的高度重视,但舰载光电设备所处的电磁环境复杂,为提高舰载光电设备作战效能,必须采取正确的方法对舰载光电设备的磁兼容进行控制,本文分析了舰载光电设备电磁干扰途径,并从结构设计、接地设计、布线设计与电路设计等方面详细说明了电磁兼容性设计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电子轴凹版印刷在当今印刷行业应用非常广泛,套色精度是衡量印刷产品质量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随着社会的需求越来越丰富,带动了高速、高精度印刷机的发展,但是套色精度也越难以保证。本文实例中伺服系统采用速度模式下的位置控制,伺服电机的速度具有波动性,无法达到一个绝对的稳态,故横向误差是一个必然的动态参数。本文提出基于STM32控制系统,电子轴凹版印花机横向套色误差自动修正的方法。根据主轴皮带两侧对射传感器信号的有无来判断横向误差,具体修正方法是通过控制器编程的算法实现。  相似文献   

12.
指向镜控制系统的建模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光电探测系统中常用的指向镜伺服系统,对其控制方法进行设计和仿真,构建了永磁同步电机的动力学模型. 确立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算法,并给出仿真模型和结果. 基于此系统进行了电流环、速度环、位置环的设计,采用位置前馈和重复控制器,最终得到一种易于实现、定位精度高的控制器. 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该控制器能够较好地改善伺服系统的动态特性,具有调节时间短、无超调和动态响应准确快速等优点,并能有效提高系统位置控制精度,所得结论对此类伺服系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智能跟踪式太阳能发电双轴系统的控制器根据地平坐标、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光电跟踪原理设计。本系统采用双轴跟踪,需要调节太阳电池方阵的高度角和方位角,控制器以单片机和光电传感器为核心,控制高度角和方位角电机。当光电传感器检测到成束光时,单片机根据传感器信号,驱动高度角和方位角电机使太阳能组件跟踪太阳光,最终使组件保持与太阳光垂直。当没有成束光时,系统则按照控制器当前时间及地理位置计算太阳的理论方位角和高度角来驱动系统运行,实现实时跟踪太阳运行轨迹,达到提高发电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高速机动目标相对位置拓扑关系基础得到图像识别先验知识,通过大型面目标图像分割算法,实现了光电跟踪测量吊舱对近距离大型面目标及武器分离过程突然出现快速机动目标区域图像特征匹配跟踪。对系统跟踪精度进行了仿真计算并经过飞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电机机构职能控制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其非线性以及参数时变等特征,提出了一种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的触头速度跟踪系统。对真空断路器触头运动曲线进行了数学建模,重点构建了模糊自适应PID方法的触头速度跟踪系统。最后对该系统进行了实验分析,其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系统响应速度以及跟踪精度,克服了传统PID跟踪精度以及振荡较大的缺点,相对很好的实现了曲线跟踪。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两轴伺服系统的研究轮廓误差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串级型迭代学习交叉耦合轮廓误差控制方法,设计了控制器结构并且给出了两轴迭代学习交叉耦合控制算法的收敛条件.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实现跟踪误差和轮廓误差的有效补偿.  相似文献   

17.
行程开关是位置开关(又称限位开关)的一种。原理利用生产机械运动部件的碰撞使其触头动作来实现接通或分断控制电路。行程开关的行程精度是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尤其是一些高精度的使用场合,或是多个行程开关叠加使用时。行程开关的行程精度需要有专业的行程精度检测设备对行程精度进行检测控制,以保证行程开关的行程精度。目前市面上相关的行程精度检测设备很少,多为通用型的检测设备,价格昂贵,且无法实现自动化检测,无法实现自动筛选出不合格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位置伺服系统一般是以足够的位置控制精度,位置跟踪精度和足够快的跟踪速度以及抗干扰能力强,作为它的主要控制目标。但齿轮、丝杠等传动系统不可避免地存在有间隙,间隙的存在使系统产生振荡、定位不准、控制性能难以保证。因此,有必要研究数字随动系统中的齿隙非线性环节对系统的影响及消除齿隙非线性因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欠驱动式水下剖面监测机器人要实现对预定剖面轨迹航路点的跟踪观测,其航路点的轨迹跟踪控制技术是实现高精度剖面观测的关键。研究思路为:首先采用物理建模和实验验证方式对水下机器人进行动力学建模;其次通过设计分布式控制器A和控制器B以及两者之间的通信协议,实现对通信时延的实时计算;然后通过扰动前馈和逐次逼近转换方法,设计能有效抑制脐带缆等外扰动并解决通信网络时延的网络化前馈-反馈最优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其中为实现平滑控制通过设置跟踪误差阈值和控制切换面,设计一种能实现无抖振航路点轨迹跟踪的分段复合有限时间跟踪控制方法。研究步骤为机器人动力学建模、前馈-反馈最优跟踪控制和分段复合有限时间跟踪控制算法设计以及控制方法的仿真和实验验证,分步进行并验证设计方法的有效性,为欠驱动式水下剖面监测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制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如何在OpenCV下按视频帧率(FPS)播放视频。程序使用了Windows系统下的高精度计时器控制视频播放的帧间隔时间。本文给出了高精度计时器的使用方法、实现时间控制功能的主要程序片段,并在文章的最后比较了高精度计时器与一般计时函数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