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采用2009-2018年海南省数据构建科技创新环境和经济子系统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评测海南省创新环境和区域经济的综合水平,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进一步测算二者的宏观耦合关系,并应用灰色关联度法考察经济系统各指标对创新环境的影响,借以揭示指标层面的微观耦合机制.研究发现:海南省整体创新环境和区域经济水平均在不断提升,两系统经历了由劣质高耦合、中等高耦合到优质高耦合三阶段,从极度不协调发展到高度协调;经济因素中,地区生产总值等一般经济环境因素对创新环境影响最强,高技术产业对创新环境的影响最弱.提出海南省值得引起海内外创新人才的关注,要进一步提升创新环境水平,应首先致力于发展区域经济,给高技术产业以更多支持、促使其发挥更大的创新影响,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科技服务业与科技创新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对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2015—2019年中国内地31个省级区域科技服务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相关时序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QAP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与区域科技创新耦合协调水平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各省份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均在稳步提升,但是存在明显的地区分化趋势;各省份科技服务业发展系统与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耦合关系已经达到高水平耦合层次,两大系统的关联性较强;目前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与区域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关系仍处于低耦合协调的状况,尚未达到高水平耦合协调的层次;科技服务业发展与区域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明显,整体上呈现出东高西低、南北中趋向均衡,由东部沿海向内陆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度差距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科技服务业系统的劳动力、资产和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上游环节。基于此,提出增强科技服务业对区域科技创新的支撑能力,建立健全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机制,把人才和资金作为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核心资源,重视上游环节在科技...  相似文献   

3.
科技领军企业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的中坚力量,在科技创新体系中起关键的主导作用。以华为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证了科技领军企业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的理论逻辑,从“顶层设计、策略响应、基础要素”三个层面提出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的六大实现路径,即确立伟大创新使命;构筑“探索+开发”的双元驱动创新战略;通过压强投入抢占技术制高点;构建世界一流组织架构;建设世界级人才团队;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  相似文献   

4.
探讨创新要素投入对湖南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采用2001-2019年湖南省制造业相关数据,以研发经费投入、资本投入及科技人力投入作为解释变量对湖南省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与协整检验.结果表明,研发经费投入和科技人力投入能够促进湖南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出加大科技人力与研发经费投入,并注重科学合理的制造业创新要素的投入,以促进湖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28个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测度了高校创新产出优势度对新能源企业创新产出优势度的影响,并研究了高校与新能源企业创新产出的匹配度。结果显示:高校的创新产出优势度对企业的创新产出优势度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基础投资对企业创新产出优势度的影响显著为负;企业规模和R&D经费投入显著为正,但R&D人力投入不显著;河北等地高校与企业的匹配度较低,辽宁等地的匹配度较高,天津、浙江实现均衡匹配。  相似文献   

6.
我国科研经费投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我国科研投入的资金规模、结构,以及科研项目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科研经费投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政府在直接提高科研投入中基础研究经费比重的同时,应合理配置R&D活动中三类研究经费的比例;采取政府和企业共同投资的办法,对于开展基础研究的企业,给予研究成本适当比例的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补偿;应加强计划项目的统筹规划、协调衔接,建立科技协调合作机制和科技计划管理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从管理体制上解决多头配置、重复立项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9-2017年中国东部沿海三大城市群34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 厘清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障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指数保持平稳增长状态,指数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城市群内各城市发展存在显著不均衡;三大城市群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关系不断改善,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处于磨合阶段,京津冀城市群尚处于拮抗耦合阶段,三大城市群整体表现为失调型,协调关系仍需进一步改善;三大城市群各参数对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协调发展的影响呈趋同性,创新投入、产出、储备及绿色生活建设是制约三大城市群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8.
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能力与绩效提升依赖于各子系统的有机协同。本研究基于三螺旋理论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TOPSIS-耦合协调度综合评价模型对区域科技创新主体及创新要素的交互作用与耦合效应进行分析。运用2010—2017年相关数据对甘肃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该混合评价模型在揭示区域创新系统运行规律的同时,对各相关子系统耦合情况及各内部要素的影响做出判断,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9.
黄苹 《科研管理》2015,36(11):64-70
为获取各创新要素投入对技术创新效率的贡献,本文区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分别估算我国各地区不同活动类型技术创新要素投入的单效率,结果显示:基础研究的各创新要素投入单效率高于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要素投入单效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RD经费效率高于RD科技人员效率,试验发展的RD科技人员单效率高于经费单效率,科技论文和专利作为要素投入的单效率很低,新产品开发经费效率较低,各创新要素投入单效率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我国创新要素单效率区域差异较大,各省份具有不同创新要素效率优势,各地区在加大创新要素投入的同时,更应提高RD经费和科技人力产出效率,扭转科技论文"数量论"和专利"供给导向"。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五螺旋理论,评价2008—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时空分布规律。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影响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各省份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度呈逐年上升态势,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度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特征;在直接效应层面,市场化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城镇化水平能有效促进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上升,产业结构高级化则抑制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水平提升,财政自主度未对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产生影响。基于此,提出提升中国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标度无关性指标的我国科学创新绩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霞  官建成 《科研管理》2011,32(6):18-25
如何合理有效地评价国家科学创新绩效一直是政府部门、科研管理机构以及学术界倍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标度无关性指标,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规模效应对科学创新绩效影响的国际比较研究,揭示出我国GDP、科技经费投入等系统规模要素的增长对科学创新绩效的非线性作用,进而对我国科学创新的相对绩效进行了评价,并得到相关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推动国家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力量。以上海2017年在库的高新技术企业全样本数据为研究对象,围绕其创新绩效和运营绩效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开展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总体看,上海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和运营绩效与科技活动人力规模、科技活动经费投入、资本规模均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则负相关;从创新绩效产出类别看,科技活动投入促进了专利产出,对软件著作权却影响不大;进一步从经费投入结构看,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与创新绩效正相关,但与运营绩效负相关;从产业类别看,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企业绩效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丰富了现有研究,对政府如何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选取2006-2014年科技活动相关数据,构建国家科技创新系统动力学模型,绘制影响科技创新能力要素的因果关系图,仿真模拟分析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进程中,企业R D经费投入和R D人员投入起决定性作用,政府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由此应制定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增加企业R D投入,加大财政科技经费支持力度等针对性措施,以加快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微观层面的数据(67所高校)和多个角度(科研规模、质量)分析不同类型高校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情况。研究结果发现:(1)研究1型大学的研发人员和科研经费投入规模较大,人均专利和论文产出也很多,但是其经费使用效率越来越低;(2)研究2型大学虽然人均科研经费数接近于研究1型大学,但其人均专利产出和人均国外学术刊物论文发表数均要远小于研究1型大学,即其研发人员产出效率较低;(3)非研究型大学科技投入的各个指标均小于研究型大学,产出规模、效率和质量也较低。进一步提出建议:研究1型大学应将重心放在争取和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同时适度扩张研发人员规模;研究2型大学应控制人员规模,提高研发人员质量;非研究型大学应寻求特色化、差异化的科技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选取2006-2014年中国科技活动相关数据,构建国家科技创新系统动力学模型,绘制影响科技创新能力要素的因果关系图,仿真模拟分析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进程中,企业R&D经费投入和R&D人员投入起决定性作用,政府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由此应制定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增加企业R&D投入、加大财政科技经费支持力度等针对性措施,以加快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探究我国中部地区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从经济运行、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民生福祉及对外开放5个维度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对2010-2019年中部地区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耦合协调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逐年提升,发展态势良好,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存在较大差距,呈现“北低、中高、南平”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中湖北的耦合协调水平较高且成为唯一良好协调型地区,山西的耦合协调水平最低,一直处于过渡阶段,河南、安徽、江西和湖南的耦合协调类型逐渐演变为中级协调。根据研究发现,提出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增加科技创新要素投入、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融合等促进中部地区提升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3—2016年河北省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实施的112项科技金融政策的量化分析,利用灰色关联度耦合计量模型对科技金融政策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耦合协调程度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得出河北省科技金融政策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尚处于轻度协调耦合阶段,两者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政策影响效率整体偏低,各类政策尚未形成协调合力,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扶持力度不足,并提出从科技金融政策的均衡协调和协同创新两方面提升科技金融政策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政府经费投入、企业经费投入、银行科技贷款、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作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投入变量,新产品销售额作为产出变量,首先采用面板数据研究投入要素贡献的弹性系数,然后采用SBM超效率模型测度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最后运用系统广义矩(SYS-GMM)分析投入要素节约对效率提高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经费贡献的弹性系数和资源利用率最高,拥有最高的绩效;政府经费投入与银行科技贷款的绩效较低,要素贡献的弹性系数和资源利用率较低。提高企业经费投入的利用率对效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政府科技投入,提高银行科技贷款的利用率对效率提高的影响较小。我国科技绩效总体处于缓慢升高的状态,发展态势良好。  相似文献   

19.
吴佳 《今日科苑》2018,(7):80-84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将围绕解决创新供需匹配问题为核心,对标国际建设经验,增强创新要素流动性,提高创新要素效率。在我国当前的户籍制度下,区域创新要素的流动性受到了抑制。房地产市场,作为企业微观层面、产业中观层面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宏观层面的承载物,对于创新要素资源的配置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房地产调控为切入点,探究房地产调控对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积极意义,为科创中心的建设提供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20.
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系统介绍了国家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改革的最新进展,分析了相关改革举措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的影响,并以烽火集团为实例对实施效果进行了概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