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以我国入选2014—2019年高被引科学家名单科技人才为研究对象,通过个人履历信息、科学文献表征信息、公开网络信息等多源信息挖掘构建高被引科学家人才群体特征信息数据库,从学科分类、年龄、学历分布、人才荣誉、教育经历等方面对高被引科学家群体特征进行分析,并与美国等世界主要科技强国进行比较,其分析结果对于了解科学家成长规律、完善人才制度、合理配置科研资源、吸引全球科技精英人才以及集聚全球创新要素等提供决策支持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向名校集聚一直被认为是全球科技精英人才机构迁移的主要特征。通过对2430名高被引科学家的简历进行分析,以及对其中308名高被引科学家迁移原因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科技精英人才向名校集聚实质上是指向ARWU排名1~100名的大学集聚。且在其职业发展过程中,科技精英人才总会向一流大学迁移与集聚,即使这一过程有反复,但最终还是会在一流大学形成集聚,世界一流大学是集聚科技精英人才的主要平台。而要想吸引人才,就需要进一步加快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增加中国以及中国大学的吸引力,使之成为顶尖人才的向往之地。  相似文献   

3.
基于文献信息计量所获得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和高强度专利发明人信息,运用复杂网络大数据分析方法,构建全球科技领军人才流动网络模型,测度并分析全球主要国家(地区)及全球整体的科技领军人才流动特性。通过该模型的分析,可以发现美国等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吸引了大量科技领军人才的流入,而发展中国家科技领军人才的流失较为严重,并且发达国家之间的领军人才流动非常频繁。从全球整体上看,人才流动网络并存在"中心节点",即整个人才流动网络抗干扰性较强。  相似文献   

4.
以科睿唯安公司2014—2020年发布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为基础,分析、比较不同国家入选者的结构特征和趋势变化,对其中入选者工作地在中国境内的"高被引科学家"基本情况和成长规律进行分析。总结中国内地"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学科分布及成长规律特点包括中国"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数量和占比具有显著增长性;三分之一学科领域具有全球引领性;地域分布具有高度集中性;海外经历具有阶段普遍性;职称破格具有一致认可性。据此提出中国实现战略科技领域精准引才用才育才的政策建议,包括制定精准引才专项计划,绘制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地图;制定精准用才专项方案,提升高层次人才使用效能;避免ESI学科领域"木桶效应"现象,实现战略科技人才前瞻培养等。  相似文献   

5.
以科睿唯安公司2014-2020年发布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为基础,分析、比较其人员的结构特征和趋势变化,对其中入选的工作地在中国内地的“高被引科学家”基本情况和成长规律进行分析。本文总结中国内地“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学科分布及成长规律特点包括中国“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数量和占比具有显著增长性;1/3学科领域具有全球引领性;地域分布具有高度集中性;海外经历具有阶段普遍性;职称破格具有一致认可性。提出中国实现战略科技领域精准引才用才育才的政策建议,包括制定精准引才专项计划,绘制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地图;制定精准用才专项方案,提升高层次人才使用效能;避免ESI学科领域“木桶效应”现象,实现战略科技人才前瞻培养等。  相似文献   

6.
以2014—2019年我国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具有跨省流动的科学家为高层次科技人才研究对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其跨省流动网络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被引科学家省际迁移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川等省区;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和四川等省级行政区具有较强的人才吸引力;通过入度盈余值来看,广东、江苏、四川、上海和山东等省份人才为净流入状态,吉林、安徽、辽宁、湖南等地为人才净流出状态;根据核心-边缘结构分析,北京、上海和江苏处于网络核心位置.  相似文献   

7.
刘俊婉  金碧辉 《科研管理》2009,30(3):96-103
摘要:采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分别对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和物理学两个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发表论文的生理年龄进行了分析,考虑科学家发表论文的合作者因素,分别采用平均计数法和调节计数法计算其发表的论文数量,揭示出两个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发表论文的年龄分布是三次多项式模型,高峰期集中在40-55岁(即中年时期);本文还进一步对老年高被引科学家群体以及科学家个体发表论文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高被引科学家人才流动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俊婉 《科学学研究》2011,29(2):192-197
 对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物理学、化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五个领域高被引科学家的人才流动现象进行了定量研究和分析。分别从机构层面和国家层面对不同领域高被引科学家的职业流动频次和流动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出,大部分高被引科学家的机构流动频次在2-5之间,半数以上的高被引科学家有过国外工作经历。每经过6-7年高被引科学家更换一个工作单位;此外还进一步对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的国际人才流动去向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对21个领域高被引科学家的论文产出力进行了定量研究和分析。分别对高被引科学家论文数量的排序-频度分布和规模-频度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揭示了高被引科学家排序位次与论文数之间的负指数函数关系,三分之二高被引科学家的论文数量在100-400篇之间。对高被引科学家年均论文产出力的研究发现,高被引科学家的年均SCI论文数量约为7篇,不同国家和不同学科高被引科学家的年均论文产出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科学家们对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这一群体逐渐在社交媒体网络中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本文从科学家层面出发,对高被引科学家在社交媒体网络中的影响力开展研究。基于科睿唯安2019年发布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对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的美国高被引科学家在推特中粉丝量进行统计分析,分别比较了他们在发文量、高被引论文量和被引频次三种指标下粉丝量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高被引论文量较高的科学家更有可能在社交媒体网络中拥有较高的影响力;学术成就可能是影响科学家在社交媒体网络中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但科学家在社交媒体网络中的影响力仍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李范  马驰  黄德生 《现代情报》2012,32(9):9-15,19
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各类极端天气频繁发生,所造成的灾害损失和影响也不断加重,因此,对极端天气的研究成为世界各国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检索了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极端天气研究的文献,统计和分析了这些文献的年发表量、文献类型、国家、发文机构、著者、来源、学科类别分布,并确定了高被引作者、高被引出版物和高被引文献,同时对高被引文献进行了共引聚类分析获得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从而了解极端天气研究的发展历程,客观反映当前该领域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现状,并为今后更好的开展极端天气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Research Policy》2022,51(4):104484
Although citations are widely used to measure the influence of scientific works, research shows that many citations serve rhetorical functions and reflect little-to-no influence on the citing authors. If highly cited papers disproportionately attract rhetorical citations then their citation counts may reflect rhetorical usefulness more than influence. Alternatively, researchers may perceive highly cited papers to be of higher quality and invest more effort into reading them, leading to disproportionately substantive citations. We test these arguments using data on 17,154 randomly sampled citations collected via surveys from 9,380 corresponding authors in 15 fields. We find that most citations (54%) had little-to-no influence on the citing authors. However, citations to the most highly cited papers were 2–3 times more likely to denote substantial influence. Experimental and correlational data show a key mechanism: displaying low citation counts lowers perceptions of a paper's quality, and papers with poor perceived quality are read more superficially.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higher citation counts lead to more meaningful engagement from readers and, consequently, the most highly cited papers influence the research frontier much more than their raw citation counts imply.  相似文献   

13.
以燃料电池这一新兴产业为例,通过对高被引专利技术形成特征的考察,提炼后发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新兴产业高被引专利是发明者之间相互合作的产物,知识来源更依赖于科学文献,而专利授权数量占优的在位企业并未拥有高被引专利所有权。进一步指出,后发国家新兴产业发展虽有"机会窗口"但无"先天优势",本土企业必须主动嵌入全球研发网络,高度重视与新兴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研究,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全球布局和标准制定。  相似文献   

14.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我国科学论文产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统计美国科学信息所(ISI)提供的数据,对我国的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定量分析和国际比较,从而来评价我国当前的科学研究现状.结果表明,我国的SCI、SSCI论文呈指数增长,高引文数量虽有增长,但增长速度远远不及论文数量增长的速度,而且中国内地高校院所入围Highlycited.CON高引研究人员名单的数目仅为3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科学研究机制在经费投入、政策导向、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不足.  相似文献   

15.
科学精英跨国流动已成为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聚焦科学研究领域,从SCI论文产出的角度出发,以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沿科学家为研究对象,基于高被引科学家数据库、Web of Science科学引文数据库和Scopus数据库,统计分析这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的地理分布和跨国流动情况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这些科学精英大量集中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在全球科学精英正以不同形式向美国集聚或流动的同时,有相当数量的高被引科学家开始流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但基本上是短期流入。最后基于有效地发挥政府和市场2种引进和配置全球科技人才资源的机制,提出从加强海外精英的供需对接、完善集聚海外精英的机制建设以及营造海外精英创新的环境氛围等方面入手,促使全球科学精英向我国集聚和流动。  相似文献   

16.
当代国际科学学主流学术群体及其代表人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信息可视化技术等新兴科学计量学方法,对1995年至2004年国际科学学领域论文高被引频次前50名作者进行分析,绘制出科学学主流学术群体及其代表人物的知识图谱。该图谱形象地显示出这些高影响力作者在当代国际科学学主流领域,形成了科技管理与政策、情报学与信息检索、科学知识图谱与信息可视化、网络计量学、科学社会学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计量学理论与科研评价等前沿分支学科的6个学术群体。成为这些前沿学科与主流群体的代表人物。他们为开创或发展当代科学学主流分支学科做出了突出贡献,产生了巨大影响,值得我国科学学界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7.
Martin Meyer   《Research Policy》2006,35(10):1646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tific publication and patenting activity. More specifically, it examines for the field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whether researchers who both publish and patent are more productive and more highly cited than their peers who concentrate on scholarly publication in communicating their research results. This study is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nano-science publications and nano-technology patents of a small set of European countries. While only a very few nano-scientists appear to hold patents in nano-technology, many nano-inventors seem to be actively publishing nano-science research. Overall, the patenting scientists appear to outperform their solely publishing (non-inventing) peers in terms of publication counts and citation frequency. However, a closer examination of the highly active and highly cited nano-authors points to a slightly different situation. While still over-represented among the highly cited authors, inventor-authors appear not to be among the most highly cited authors in that category, with a single notable exception. One policy implication is that, generally speaking, patenting activity does not appear to have an adverse impact on the publication and citation performance of researchers.  相似文献   

18.
Martin Meyer 《Research Policy》2006,35(10):1646-1662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tific publication and patenting activity. More specifically, it examines for the field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whether researchers who both publish and patent are more productive and more highly cited than their peers who concentrate on scholarly publication in communicating their research results. This study is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nano-science publications and nano-technology patents of a small set of European countries. While only a very few nano-scientists appear to hold patents in nano-technology, many nano-inventors seem to be actively publishing nano-science research. Overall, the patenting scientists appear to outperform their solely publishing (non-inventing) peers in terms of publication counts and citation frequency. However, a closer examination of the highly active and highly cited nano-authors points to a slightly different situation. While still over-represented among the highly cited authors, inventor-authors appear not to be among the most highly cited authors in that category, with a single notable exception. One policy implication is that, generally speaking, patenting activity does not appear to have an adverse impact on the publication and citation performance of researchers.  相似文献   

19.
以Scopus数据库引文数据,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构建科研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对高水平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进行综合分析,从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科研发展力四个维度评价高校科研竞争力的现状、水平及其发展趋势。研究发现,高水平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科研生产力水平已具有一定的优势、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科研影响力也不断扩大、有了显著的提升;但科研创新力、科研发展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高水平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应重视学术品质,关注国际科技前沿、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加强与国际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实质性合作,加大海外引智、引才力度,加快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改革、引导科研人员重视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