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大学城”图书馆资源共享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吕雪 《情报科学》2002,20(1):60-61,95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城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文章分析了大学城在我国产生的必然性,大学城资源共享的主要领域,提出了大学城图书馆之间可以在政策制定、协调采购、目录编制、馆际互借、对外交流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分析了在资源共享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晓艳 《科教文汇》2008,(29):25-25
本文着重从大学城的信息资源共享方面,通过对国内大学城信息资源共享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3.
广州大学城图书馆资源共享的设想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石继平 《现代情报》2006,26(7):125-127
文章分析了广州大学城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可行性,从广州大学城实际出发,探讨了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建设内容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广州大学城教学科研资源共享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资源共享是我国大学城建设的初衷之一,文章着重分析广州大学城内高校资源共享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初步提出实现教学科研资源共事的一些对策.为今后深入探讨建设集约开放式的大学城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不同层次大学间资源共享是整个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基础和重点。然而,在现实情况下,成本与收益关系失衡让不同层次大学校际资源共享难以维系。因而,在分析不同层次大学背景下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策略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改变其失衡现状,进而推动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纵深发展成为当前各方共同选择。  相似文献   

6.
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城知识共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将知识管理引入到大学城管理的必要性,结合大学城知识管理的现状,从加强学科交叉、建立优质资源共享体系、营造良好的大学城学术文化氛围三个方面,对大学城知识共享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广州大学城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发挥地方政府作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毓荣 《情报探索》2006,(11):47-48,87
实现大学城资源共享。必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调控作用。文章以文献信息资源为例,就实现广州大学城资源共享,发挥地方政府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翁丽芬 《科教文汇》2008,(27):29-29
目前,各地大学城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建立大学城的初衷是有利于高校间的资源共享,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而开放实验室是实现实验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本文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实验室的建设,开放实验室的管理模式,突出开放实验在培养创新性人材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对福州大学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目标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实现大学城图书馆校际互借的3种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福州大学城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问卷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福州大学城图书馆资源共享现状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分析、探讨了需要共享的文献信息资源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更好地促进资源共享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在对广东部分城镇探索建设创新型城镇实践基础上,对创新型城镇建设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推进创新型城镇建设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对村镇住宅建筑节能技术推广应用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采用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通过对村镇住宅建筑节能建设的全寿命周期及对应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进行阐述,界定村镇住宅建筑节能技术推广应用的全寿命周期概念,分析村镇住宅建筑节能技术基于政策导向下推广应用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组成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明确技术与制度协同创新对特色小镇发展的推动作用的前提下,解析特色小镇竞争力演化实质,探究特色小镇竞争力提升作用机理,据此提出特色小镇竞争力提升的相关对策。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特色小镇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力,它们通过协同作用,促使特色小镇产业、文化、生态三大竞争力发生演化并产生生命周期下的差异,在增强创新驱动的基础上推动三大竞争力各自提升并相互促进,最终实现特色小镇整体竞争力提升。  相似文献   

14.
随着小城镇的不断发展,小城镇的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小城镇的信息化建设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必须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培养各类信息人才,要因地制宜并突出小城镇的优势进行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夏宏嘉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4):347-347,193
以辽宁省抚顺、阜新两个资源枯竭型城镇为代表,借鉴西方国家针对此类城镇进行的理论研究及城镇建设经验,分析我国资源枯竭型城镇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之所在,以求找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富田  唐嵩 《软科学》2005,19(1):71-74
应用人口流动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分析了西部地区的多数小城镇由于存在机制缺陷———缺乏增长点,所以,与城市相比较并不具有聚集人口的拉力优势。因此,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17.
区县产业和城镇村布局是着眼于未来长远发展、集约发展、科学发展的基本策略,本文把区县产业布局和城镇村布局结合在一起,从多个层面对博山区的产业体系构建与布局、城镇村发展与布局、经济发展与城镇村的变动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实现区县产业和城镇村布局的均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崇明  丁烈云 《资源科学》2009,31(7):1181-1187
小城镇作为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复合生态系统,其协调发展是一个多复杂因素组成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子系统的发展状态及其相互关系是影响到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本文分析小城镇协调发展过程基础上,借助GM(1,N)模型和多元统计分析,以各子系统以及整个小城镇的发展是否趋于协调为标准,建立了小城镇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对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以及其他几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孟庄镇、毛集镇、清溪镇、邱隘镇)在1993年~2001年间的协调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城镇在1993年~2001年期间的发展协调性虽然具有一定的波动,但整体趋势是不断趋于协调的,这与国家成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后的各小城镇的实际发展状况是相一致的,结果也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熵值法,以生态福利视角,选择重庆8个各具特色的小镇,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作为投入指标,从收入、健康、教育三个维度对居民福利产出进行量化评价,并运用Super-SBM模型,对生态福利绩效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发现人均消耗标准煤和废气排放这两项指标对生态福利绩效影响最大;大部分特色小镇的REEI指数得分逐年降低,RHDI得分均逐年增加;在综合评价中,6个区县的生态福利绩效指数呈上升趋势,永川和涪陵呈下降状态;并对8个区县的绩效得分进行排序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