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黄伟 《内江科技》2007,28(3):41-41
知识产权权利的限制,是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考虑,对知识产权的权利内容及其权利行使所给予合理的适当的约束。这种约束是享有知识产权必须付出的代价,体现了对知识产品权益分配的公平正义观。本文拟从权利限制背后的法理基础来对此加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权利限制,论知识产权对图书馆权利的适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产权法是权利人私权与社会公众利益间的一种利益分配与法律选择.权利限制是知识产权法限制其权利垄断性, 保留公益性的法律手段,是知识产权公平正义目标的体现.研究了知识产权对图书馆权利的各种适应性安排.  相似文献   

3.
深入思考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对科技进步的基础性作用有着突出的学理和现实意义。我们必须在以权利平衡观念为底蕴的法律权利体系之上,在对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和法律文化深刻理解的共识上,在与国际标准合理结合的基础上,确立适应中国国情的知识产权基本国策,制定统一的知识产权法典,进一步完善科技法律制度。最后,学界需要采用“知识权”这一上位概念来引领未来的理论发展和法律实践,使知识权成为与社会权一样的普惠性权利。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不同于有体财产权,其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也关乎权利人和知识产品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平衡,限制知识产权"停止侵害"救济具有正当性和必要性。尽管我国各知识产权单行法对此尚未明确规定,但司法实践中已有所突破,司法政策层面也做出了初步尝试,但还不够成熟,难以适应现实需要。应当在法律中明确限制知识产权停止侵害的一般规则、考量的因素以及替代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网络信息资源知识产权管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刘红英 《现代情报》2003,23(5):113-114
本文认为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管理必须要处理好权利保护和权利限制“与国际接轨”和知识产权集体管理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私权性是知识产权的基本属性,是知识产权与所有权具有的共有属性,知识产权又与传统的财产权相区别而存在。作为知识财产私有的权利形态,不仅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也受到法律的必要限制,这是知识产权的立法宗旨所决定的,并通过法律平衡与调整的制度设计而完成。公权规制没有也不应该改变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  相似文献   

7.
知识产权对象与客体的界定长期无法达成一致,对知识产权法学的体系化具有不利影响。从传统民事权利对象的界定方法来看,知识产权的对象就是知识和信息,是有价值、可再现并与现有知识、信息相区别的知识和信息,具体包括作品、专利技术方案、商标以及其他未公开的信息。结合权利的本质可知,知识产权的客体就是利用这些知识信息所生之利益。权利客体的财产性和权利对象的独特性,是知识产权成为独立一类民事权利的二元依据。  相似文献   

8.
知识产权对象与客体的界定长期无法达成一致,对知识产权法学的体系化具有不利影响。从传统民事权利对象的界定方法来看,知识产权的对象就是知识和信息,是有价值、可再现并与现有知识、信息相区别的知识和信息,具体包括作品、专利技术方案、商标以及其他未公开的信息。结合权利的本质可知,知识产权的客体就是利用这些知识信息所生之利益,权利客体的财产性和权利对象的独特性是知识产权成为独立一类民事权利的二元依据。  相似文献   

9.
谢盛 《科技管理研究》2023,(21):178-185
中医药的保护是多方位、全方面的,而对其知识层面的保护是其进步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囿于其特性不能高度契合于我国中医药知识保护。对此,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以发挥其在保护中医药知识层面的最大效用,另一方面要善于发掘知识产权在中医药知识保护领域的上位权利及关联性权利的保护效用,借鉴他国传统医药知识保护的优良经验,方能为我国中医药知识的保护寻得更为广阔的法律制度空间。  相似文献   

10.
在知识产权领域。有一种权利限制即是“合理使用”。例如,《伯尔尼公约》乃至各国版权法对版权的另一种普遍限制,就是规定“合理使用”范围。一般而言,版权专有领域的东西,未经许可被使用应属侵权行为。但由于法律在使用条件及(或)方式上划出了一个“合理使用”的范围,从而排除了合理使用行为侵权的认定。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社会中,知识产权与其载体物的分离是普遍现象,知识产权客体与其载体物的非同一性导致了权利归属具有可分离性,而载体物的变动或知识产权的变动分属于不同的法律关系且两者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关联性,故在实践中知识产权与载体间发生的权利冲突现象属于正常现象。曾备受关注的大型壁画《赤壁之战》著作权与所有权发生冲突一案即具代表性,该案的判决虽饱受争议,但其实质反映了建筑物上著作权与物权之间可能存在冲突。德国的判例实践提供了解决冲突可借鉴方案即试图平衡建筑物上著作权人与物权所有人利益。制度协调与权利穷竭是解决知识产权与其载体物上其他权利间的冲突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知识产权的运用范围迅速扩大,其在国内外经济、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的同时,有关知识产权纠纷的案件也不断增加,其中权利冲突问题是我国相关权利人、司法实践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权利冲突指的是同一客体可以受到不同法律的保护、能够依法分别获得不同的权利,由于权利主体的不同而产生的冲突。我们比较熟悉的权利冲突有物权和债权的冲突、抵押权与留置权的冲突等等;而在新兴的知识产权领域这样的权利冲突表现就更为突出,更为复杂了。知识产权权利冲突,是指由同一知识产权客体依法衍生的两项或两项以…  相似文献   

13.
知识产权与信息共享的关系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余洪 《现代情报》2004,24(8):5-7
本文论述了知识产权与信息共享的对立统一、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指出在知识产权制度的建设上要协调好知识产权人的利益与国家、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寻求一种社会公益与智力成果创造人权利的平衡.这样,才能既保障了智力成果创造人的合法权利,又促进了知识信息的广泛传播和充分利用,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的权利分为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每一种权利都是由主体、内容和确认构成的;都是分别由权利人、社会和国家三个主体方,以及国家和社会(第一协议),权利人和社会(第二协议),国家和权利人(第三协议)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世界知识产品贸易中各国政策的冲突与知识产权立法的分歧,使权利穷竭这个陈旧的话题不断引起学界新的关注且众说纷纭。究其根源,在于权利穷竭的法理本质并未得到应有重视与必要统一。因此,有必要从回归知识产权的视角,在对权利穷竭的相关理论学说评析基础上,审视权利的初始分配正义,直面"权利穷竭"命题的局限,尝试提出"权利分离说",将知识产品上的知识产权、物权乃至于其他财产权同等重视,在客体、内容与效力等方面将其互相分离,以寻求同一财产对象上不同权利间和谐公平的共生共存之秩序,从而将"权利分离原则"上升为财产权法的共有原则。  相似文献   

16.
曹静仁 《现代情报》2010,30(6):33-36
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诸多环节无一不受到知识产权制度的制约,这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初衷相背离。应当以长远的目光、站在人类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回溯知识产权制度的真正目的,协调公平与效率、个人权利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适当、合理地限制知识产权保护的壁垒,做到保护产权人利益、激励创新的同时,兼顾社会公众享受公共信息资源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牟鹏 《科教文汇》2008,(20):192-192
“三面向”现象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不同学科的专家也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此事表达了多元化的看法。笔者仍然从法律的角度对“三面向”现象进行了深度剖析,认为三面向公司的行为属于一种权利滥用,并指出了相应的规制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三面向"现象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不同学科的专家也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此事表达了多元化的看法。笔者仍然从法律的角度对"三面向"现象进行了深度剖析,认为三面向公司的行为属于一种权利滥用,并指出了相应的规制建议。  相似文献   

19.
知识产权是具有排他性质的垄断权,因而在知识产权法中,存在着知识产权人对知识产品的专有权利与社会公众对知识产品的合法需求之间的矛盾。近年来,知识产权法的合理性不断受到理论质疑和抨击,在实践层面,以开源运动为代表的抵制知识产权的运动也为知识产权制度带来了反思,推动对具有公共商品和私人商品双重属性的知识产品的使用、分配和利益分享作出合理安排,以实现知识产权法的公平正义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20.
徐仕敏 《情报杂志》2001,20(9):9-10
知识产权制度因其对知识资源的配置和权利分配调整的重要作用,对知识流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从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利用三个方面讨论了知识流动的效率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