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梳理并分析期刊间知识扩散模式和研究应用,以促进期刊全方位发展,并为期刊定位及规划发展策略制定提供新的角度。【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和内容分析,对国内外期刊间知识扩散相关文献进行提炼总结,系统分析期刊间知识扩散路径模式以及相应的测度指标。【结果】在明确知识扩散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扩散路径、测度指标和相关应用等方面对期刊间知识扩散相关研究进行述评,归纳扩散过程中的内在演化路径及规律。【结论】未来可考虑在已有理论基础上借鉴多学科理论方法和构建多层网络的融合分析,进一步考虑多维影响机制来优化知识扩散模型,同时关注引文内容对扩散程度的影响,优化改进现有指标以全面衡量扩散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对知识创造活动中知识共享空 间的学科多样性研究,有助于提高共享空间的学科丰富度,促进知识创造提升绩效。【方法/过程】通过调研的方法 获得被访者知识创造活动的原始数据资料,构建以被访者为中心节点的个体中心网络,将学科属性映射到网络中, 分析知识共享空间的学科分布特征,并提出提升知识创造绩效的策略建议。【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青年科技 人才的知识创造活动存在一定的隔离性,共享空间的跨学科需求高于跨学科资源,互喻模式对共享空间的学科多 样性具有促进作用。【创新/局限】针对硕士研究生层面的知识创造过程中知识共享空间的学科多样性研究尚属首 例,可能存在的其他潜在因素并未穷尽考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扩散和消费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中,知识扩散是充分发挥知识价值的重要过程,从微观层面理解知识扩散的规律对促进知识利用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医学信息学领域的科学文献为例,文章基于知识模因的微观层面,采用知识模因识别方法从文献中提取出知识模因来表征知识单元,并基于文献引证网络构建各知识模因的扩散级联网络,计算分析扩散级联网络的基础特征及其特征分布情况,以考察不同知识模因在学科领域内的扩散模式。[结果/结论]医学信息学领域内发现了四种典型的知识模因扩散模式:单起源型、多起源-独立型、多起源-迭代型、多起源-融合型。此外,通过对级联网络的各项属性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网络呈现无标度性,医学信息学领域极少数的知识模因获得了大量的传播资源,领域内的研究集中于被少数知识模因所代表的研究方向上,而领域内各研究方向的生命周期长度则相对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评价科学是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方法体系的构建需要依赖现代技术的支 撑,科学的评价方法体系能够极大地提升评价活动的效率。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为评价科学方法体系的构建带来 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文献计量、文本分析等方法,运用ITGInsight科学计量工具,对深度学习 技术及其应用于图书情报学科和评价科学的发展现状进行整体的梳理,并对基于深度学习的评价科学方法研究进 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分析。【结果/结论】最终分析得出了深度学习及其应用于图情学科和评价科学的主要研究情况, 以及深度学习技术给构建评价科学方法体系带来的主要影响和潜在的发展机遇,并创造性地构建了一个基于深度 学习技术的评价科学方法体系框架。【创新/局限】本文对于基于深度学习的评价科学方法研究具有框架层面的指 导作用,但未曾就具体的方法过程进行讨论和实证研究,这将是相关研究接下来需要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宋凯  程结晶  朱彦君 《情报科学》2021,39(9):178-185
【目的/意义】区块链技术已成为当前工业界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通过对国际区块链研究进展的分析,为 区块链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指引。【方法/过程】从研究力量、研究学科、研究主题三个层面构建国际 区块链研究进展分析框架,以 Web of Science 为数据来源,通过构建国家合作网络、计算国家研究贡献度、绘制知识 吸收路径图谱、计算知识扩散强度、获取研究主题分布,揭示当前国际区块链研究进展态势。【结果/结论】结果表 明,在研究力量方面,美国、英国、中国、澳大利亚是国际合作网络中的核心研究团体,而中国在国际区块链研究中 的研究贡献度位居第一;在研究学科方面,计算机科学是国际区块链研究的主要知识吸收学科,也是其知识扩散的 主要学科之一;在研究主题方面,国际区块链研究主要涵盖六大主题。【创新/局限】本文全面探讨了国际区块链研 究中的核心研究力量、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情况、研究主题分布,为区块链的综述研究提供了有益补充,但研究内 容的覆盖度有待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6.
李亚婷 《情报科学》2017,35(11):156-160
【目的/意义】为了更清晰地展示国内外图书情报学的学科交叉研究的全貌,进而促进学科间的良好互动。 【方法/过程】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从学科交叉的影响分析、程度测度和内容挖掘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结论】学科交叉的影响不仅在于提升学科的研究质量,也对工作者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学科交叉的程度 测度研究最为丰富,基于多种多样的数据集、通过多样性和聚合性两方面的指标展开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可见图书 情报学的交叉性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学科交叉的内容挖掘从微观层面对学科间具体的联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图书 情报学与计算机的交叉最为紧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也逐渐加强。  相似文献   

7.
赵鸿玉  王旭 《情报科学》2022,40(4):107-117
【目的/意义】量化分析“五计学”的学科交叉研究,揭示“五计学”的学科来源与知识结构,掌握跨学科模式 及规律,有助于推动开放科学背景下“五计学”研究的创新和发展。【方法/过程】采用核心主题词检索策略,基于文 献计量的视角,研究“五计学”知识产出的跨学科广度、知识流动的跨学科广度和演化特征。【结果/结论】①“五计 学”知识产出呈现稳定增长,知识产出和知识流动多元学科特征明显;②“五计学”分学科知识产出对不同学科知识 的吸收能力有较大差距,不同学科“五计学”知识扩散效应不同。③“五计学”研究知识流入时滞多集中在2年,但不 同学科“五计学”知识流出时滞差距较大。④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是“五计学”的主研究学科,但核心地位正在弱 化,科学研究管理的“五计学”知识产出整体质量最高。【创新/局限】揭示了“五计学”研究的跨学科广度特征。未来 增加图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载体进行跨学科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胡玉宁  韩玺  朱学芳 《情报科学》2021,39(11):21-29
【 目的/意义】从文献实体的多特征数据融合的视角构建基于主题指纹-引文耦合的数据融合理论模型,并 对数据融合过程进行实证分析。【方法/过程】对融合主题指纹-引文的方法逻辑进行理论阐释和数学机理分析,以 乳腺小叶癌为案例呈现文献特征项的数据融合过程,通过主题指纹的类别归属与引文期刊所属JCR学科的对比发 现二者在揭示知识表征方面的功能特征。【结果/结论】融合主题指纹-引文的2-模知识网络能够发挥主题指纹和引 文共同揭示学科主题和知识结构的功能;引文信息表征了研究的学科基础、学科背景等稳定性知识结构信息,主题 指纹代表了学科研究前沿、突变主题、新兴趋势等动态性知识主题信息。【创新/局限】融合主题指纹-引文的理论模 型和分析方法是从数据融合层面将内容分析方法与引文分析方法进行结合的有效尝试,未来的研究将聚焦多模知 识网络构建、网络结构分析和量化测度研究,进一步提高该理论模型在知识服务领域应用的科学性、普适性。  相似文献   

9.
田亚丹 《情报科学》2021,39(6):123-133
【目的/意义】针对现有主题演化方法难以满足预测目的的需求,本文从知识动态发展的角度出发,构建知 识主题演化预测模型,为探究科学领域发展脉络与研究趋势提供方法。【方法/过程】通过Lda模型抽取知识主题,利 用马尔可夫和隐马尔可夫构建主题稳态与主题热度的演化预测模型。【结果/结论】以云计算领域的科学文献作为 实证分析对象,结果表明本模型可以根据历史数据来预测知识主题稳态分布情况与未来热度趋势,且在热度预测 精度上较灰色模型更高。【创新/局限】本文只考虑了横向主题内部的热度高低变化,没有进行纵向维度上各知识主 题间的对比。  相似文献   

10.
滕立  汪新华  郝韦霞 《情报科学》2022,40(10):20-25
【目的/意义】以波普尔和赵红洲的相关理论为出发点,构建了学科知识结构与知识交叉的理论基础,并在 此基础上提出利用作者间存在着的耦合关系来探测学科间潜在的知识联系,以弥补现有基于参考文献的学科知识 结构与知识交叉研究方法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方法/过程】构建了学科知识结构测度模型和实现路径,并通过验证 性分析表明本文的方法可以显著改善现有方法的不足。【结果/结论】本文方法既可以补充提供学科间潜在的知识 交流信息,也能更加精细地反映出学科间的知识联系。并指出本文的方法与现有基于参考文献的分析方法相结合 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创新/局限】本文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揭示出单纯利用参考文献学科属性所无法揭示出 的、学科间的、潜在的知识联系,从而有助于构建出信息更加完整的学科间知识交叉情况。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案 例分析相对比较粗糙,在细节上还有待完善,在数据分析结果可视化方面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利用网络分析方法对融入引文内容的引文网络中的知识流动规律与模式展开系统研究,以期 为引文网络中的知识扩散、转化与创新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方法/过程】选取描述性统计量和网络分析指标,对 知识节点的知识流动能力及角色、知识群落的知识流动类型及结构、整体网络的知识流动分布特征及结构特征进 行深度刻画和剖析。【结果/结论】依据CNKI数据库主题期刊论文为测度数据,分别构建“智库”“数字人文”“数据治 理”三个主题的引文网络,并依据文中方法比较分析其间知识流动特征的异同。文中方法能够深入挖掘学术文献 间的知识关联,弥补过去引文网络知识流动研究中因忽略深层次引用信息而产生的缺陷。【创新/局限】本文采用多 种指标与方法对引文内容视角下引文网络知识流动规律与模式展开系统研究,但是未从整体引文网络中抽取反映 某一或某些知识属性的个体引文网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张艳英  刘昆  朱婕 《情报科学》2018,36(9):62-67
【目的/意义】2015年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颁布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通过梳理《框 架》发展的脉络和现有研究成果,发现因地制宜地展开教学是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关注的焦点。【方法/过程】运用思 维导图对《框架》从宏观层面以 45组知识技能及 38项行为方式进行关联结构体系的构建,并对《框架》中涉及到的 核心概念进行解析。从微观层面就《框架》中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进行深度解读,并结合信息素养教育实践, 指明了创新实践的方向。【结果/结论】通过对《框架》各组成部分内容的解读,探讨了信息素养教学内容及模式的创 新,并将《框架》内容融入教学,转变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分析学科水平对用户知识交流行为和效果的影响,促进用户对学术虚拟社区的使用,提升用 户的知识交流效果,为学术虚拟社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建议。【方法/过程】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例,收集 ResearchGate平台的用户数据和学科数据,运用描述统计法分析不同学科水平下的知识交流特征,运用因子分析法 和多层线性模型探究学科水平对用户知识交流效果的影响。【结果/结论】组织层次和个人层次的知识交流在不同 学科水平下具有不同的表现,学科水平对用户的知识交流效果具有显著的直接作用和调节作用。【创新/局限】研究 结论可能受学科特征、平台活跃度和样本均衡问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对大数据知识领域的研究前沿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方法/过程】利用引文网络结构变 换模型方法,通过 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工具,对下载于 Web of Science检索平台的大数据研究领域文献进行分 析,绘制文献共被引和引文结构变换知识图谱,分别从共被引文献和施引文献的视角,对大数据领域的研究前沿和 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结论】预测出了对学科发展具有潜在影响力、交叉属性最强、对中心度影响最大的 文献以及相关研究主题。这种分析方法,避免了从施引文献或被引文献的单一角度分析知识领域研究前沿的不 足,对系统地分析知识领域的前沿,预测未来潜在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从引用与被引用两个角度全面分析学科的跨学科性。【方法/过程】以图书情报学18 种核心期 刊为例,从中国引文数据库检索下载该18 种期刊1996 年至2015 年载文的参考文献与施引文献期刊题录信息,以题 录信息中“刊名”字段与期刊-学科分类体系进行学科匹配,确定引文学科来源,从引用与被引用角度全面分析图书 情报学的跨学科性。【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基于引用与被引用文献信息,可以从知识输入和知识输出两个角度反 映图书情报学跨学科性特征。即:跨学科广度大、跨学科强度高、知识输入与输出表现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 和主要交流学科相对集中。  相似文献   

16.
杨婧  常春 《情报科学》2017,35(8):15-18
【目的/意义】针对叙词表概念遴选与词间关系构建的现状,以交叉学科方法研究概念在不同时间节点的变 化规律。【方法/过程】假设学科领域内概念的词频随时间变化规律遵循生态学中Logistic种群增长规律,对专业领域 文献中概念出现的频次进行统计,依据单个概念的成熟周期给出选词判断标准与词间关系的强弱判断依据。【结 果/结论】发现在跨学科视角下,可以通过词频关系为新文献环境词表词间关系的构建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于旭  项亚男 《情报科学》2022,40(4):64-70
【目的/意义】现有研究关注在稳定政策环境下,科技智库知识服务能力的核心要素和运行机制,而随着政 策环境和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科技智库需要提升动态知识服务能力以满足多样化和异质性的政策咨询需求。【方 法/过程】基于科技智库理论研究和运营实践,明晰科技智库内涵和特征,结合动态能力理论构建科技智库动态知 识服务能力体系。【结果/结论】基于科技智库运作流程将动态知识服务能力体系核心要素划分为环境扫描能力、机 会识别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成果传播能力,并围绕组织结构、人员技能和沟通机制三方面提出动态知识服务能力 体系微观基础。【创新/局限】本文创新性提出科技智库动态知识服务能力,并围绕构成要素和微观基础构建动态知 识服务能力体系,跨领域对比分析和大样本实证检验是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商宪丽 《情报科学》2018,36(3):130-137
【目的/意义】构建了交叉学科多模主题网络,剖析了交叉学科多模主题网络知识组合模式。【方法/过程】 本文识别了主题的学科属性和类型属性,采用主题中文献数量确定每个主题的学科,借助专家分析方法确定每个 主题的类型属性。在交叉学科主题共现关系基础上,引入主题属性和学科节点,从而构建学科-对象-方法主题网 络模型,识别交叉学科知识组合模式。【结果/结论】以数字图书馆为例,通过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组合模式,发 现了数字馆藏、病历、开放获取与开源软件等知识组合能力较强的主题;通过学科知识组合模式,发现图书馆学与 信息系统学科在数字图书馆学科研究中起到重要的知识输出作用。  相似文献   

19.
曲靖野 《情报科学》2017,35(10):120-124
【目的/意义】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学科分布、研究机构分布、核心作者、高频作者合著网络以及高频关键 词共现网络等多个维度对国内“主题模型”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方法/过程】以国内CNKI数据 库收录的从2000年到2017年7月间有关主题模型的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源,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使用SATI软件 — —科技文本题录信息统计工具来构建共词矩阵,利用Ucinet 工具实现知识图谱的绘制。【结果/结论】通过对国内 主题模型研究领域的合作网络和研究热点的揭示,促进相关领域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融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以考古学界大师宿白为例,试图在人文社科领域构建学术大师的学术生涯量化分析体系,进 而探讨该学科学者的学术生涯定量评价方法。【方法/过程】本文以超星学术发现和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这两 大数据库收录的宿白的学术成果以及施引文献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词频统计、共现分析和引文分析等科学计 量学的相关方法,并辅之以信息可视化技术,对先生多年来的学术成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说 明以定量评价方法为核心,辅以定性评价,并结合信息可视化技术,可以直观地再现人文社科学者的学术生涯 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