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科技风》2020,(22)
随着人们对教育教学的重视,校园环境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方面。因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学校的环境和生活条件也不断改善,因此也导致校园生活垃圾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校园环境。目前,绿色环保理念逐渐推广,资源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等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为此,社会提倡垃圾分类,通过对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能够减少垃圾对生活的污染,减少资源浪费。下面针对校园垃圾分类以及垃圾回收处理的相关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贾亚娟  赵敏娟 《资源科学》2020,42(12):2370-2381
农户是生活垃圾分类的源头主体,其分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成效,关系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成败。基于农户分类行为的微观数据,本文结合“个体层面”与“集体层面”因素,分析生活垃圾污染感知、社会资本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水平的影响机理,并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对陕西农村1374份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①“个体层面”的生活垃圾污染感知对农户分类水平具有明显提升作用,农户对生活垃圾在生态环境、社区环境以及身心健康方面产生的污染及影响感知越强,其生活垃圾分类水平越高;②“集体层面”社会资本中的社会网络、制度信任、社会参与及社会规范显著提升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水平,但人际信任对其分类水平并无显著影响,说明社会交往频率较高、制度信任度较高、积极参与农村垃圾治理公共事宜以及认为村庄垃圾治理较好的农户,其分类水平较高;③女性的生活垃圾分类水平相较于男性更高一些,低收入家庭相对于高收入家庭的分类水平更高。因此,要实现生活垃圾可持续分类治理,全面建设生态宜居新农村,不仅要强化农户污染感知,而且需要构建良好的社区环境,通过网络沟通以及信息共享加强农户交往频率、提高农户的制度信任度以及公共事务参与度、强化社区约束机制,提升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水平。  相似文献   

3.
孟小燕 《资源科学》2019,41(6):1111-1119
居民是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系统中的关键主体之一,其分类回收参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垃圾分类工作的成败。为分析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决策机制,本文以苏州市为案例,对其中心城区居民开展实地问卷调查,并运用结构方程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影响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主要因素和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主要由4个主观因素和7个外部情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外部条件因素的综合影响是个体主观因素的近2倍,其中,“环境设施和服务”潜变量相关因素对居民行为的综合影响最大,公共宣传教育、回收设施便利性、分类设施便利性、参与意愿和环保意识为对居民垃圾生活处理行为影响最显著的前5个因素。为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议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宣传教育,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对建筑垃圾的处理现状,阐述了建筑垃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系统总结了我国当前在建筑垃圾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建筑垃圾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对建筑垃圾减量控制措施、变废为宝开发再利用、资源化等途径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佳木斯大学学生生活垃圾分类认知、态度和行为的了解,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佳木斯大学学生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知信行现状。利用SPSS 19.0软件统计分析,93.8%的学生赞成进行垃圾分类,88%以上的同学表示不会乱扔垃圾,91.1%人愿意进行垃圾分类,性别、年级、专业类型,母亲文化程度,父亲职业及母亲职业等因素对垃圾分类知信行起到影响作用。大部分同学受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影响对垃圾分类有一定的认识,但同时也存在局限性。应通过开设垃圾分类相关选修课程,开设环保相关社团,举办环保垃圾桶制作、垃圾分类标志设计比赛等加强学校垃圾分类教育,提高学生垃圾分类意识。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5,(21)
本文就城市社区垃圾的产生、垃圾分类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就目前社区垃圾分类实现过程的难度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社区垃圾分类的实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为社区垃圾分类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科学生活》2011,(8):90-90
为提高青少年对垃圾减量,垃圾分类投放的意识,武康居委特邀请了上海绿主妇姜玫瑰于7月11日给青少年及家长们开设了“绿色巧当家,你我共参与”的垃圾减量知识讲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小家族企业员工激励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对问题产生的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借助心理契约理论,提出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模型,并详细陈述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9.
垃圾围城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关于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已在我国一些城市开展试点,但结果不理想。通过文献梳理和调研问卷形成并获取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意向影响因素及其调研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和因子分析得出各由5个主因子构成的制约因素和驱动因素共同影响着垃圾源头分类的行为意向,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0.
改善农村环境已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调动农村居民个体参与意愿是提升农村环境整体治理水平的有力抓手.本文以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为例,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通过构建Manski互动效应模型和递归双变量Probit(RBP)模型,实证检验社会互动、互联网使用对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的影响,旨在为推动农村...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村河道生活垃圾污染形势依然严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彻底清理河道陈年垃圾、加快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基础设施、引导农村居民进行垃圾源头减量与科学分类、全面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等四项治理策略,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教学督导是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实施精准督导,是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文章在深入分析当前职业教育教学督导现状基础上,根据我院工作实际,总结出了"校院联动全覆盖、分类督导评价"的"32311"教学督导模式,并在加强督导队伍建设、完善督导方式、发挥督导作用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改革措施,以期为相...  相似文献   

13.
王瑞娟  高淑慧 《内江科技》2011,32(10):10-10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危害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居住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如何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与处理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垃圾分类收集及处理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指出垃圾分类收集管理与流程控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影响城市家庭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因素,针对如何更好的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工作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贾亚娟  张新奇 《资源科学》2022,44(10):2060-2073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快递包装带来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剧,提高快递包装回收利用率是实现绿色物流与资源可持续化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1151份消费者调查数据,通过Probit模型分析环境认知(环境关心、环境态度、环境责任)、感知利益对消费者参与快递包装分类回收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运用层次回归将政策宣传、便利程度对环境认知、感知利益与消费者回收意愿与行为悖离关系的调节效应纳入分析,进而通过ISM模型探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层次关系。结果表明:①环境关心、环境态度、环境责任、感知利益均对消费者参与快递包装分类回收意愿与行为悖离存在显著负向影响;②政策宣传、便利程度不仅对消费者回收意愿与行为悖离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还在环境认知、感知利益对消费者分类回收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路径中发挥了负向调节效应;③年龄、受教育程度和网购次数对消费者分类回收意愿与行为悖离具有显著负向影响;④逻辑层次关系显示,消费者参与快递包装分类回收意愿与行为悖离的表层直接原因是环境认知和感知利益,政策宣传、便利程度是中层间接因素,年龄、受教育程度、网购次数是意愿与行为悖离的深层根本因素,而且深层和中层因素均要通过表层直接因素才能对消费者分类回收意愿与行为悖离产生影响。因此,提升消费者环境认知能力、完善消费者参与回收的激励政策和回收设施以及加强政策宣传,对于消费者参与快递包装分类回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结合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实例,本文详细分析了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地质、环境保护、经济、社会等选址的影响因素,同时对填埋工程措施、填埋工艺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采用CGSS(2013)数据,实证研究了社会互动对个人环保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会互动显著影响了公众环保行为,并有助于居民环保行为的改善。但是,社会互动对不同环保行为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社会互动对垃圾分类、自备购物袋等日常性环保行为的影响较大,而对居民参与民间团体组织环保活动这一非日常性环保行为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基于现有的定义,知识员工包含了太多不同类型的人员。依据知识员工的本质特点——知识更新和知识创新——2个维度将知识员工划分为4类,对多样化的知识员工进行了有效区分。并依据ERG理论,构建了知识员工差异激励模型,以科技企业员工为调查对象,探索不同知识员工的激励因素和中介机制。实证结果表明,薪酬等浅层激励因素通过工作嵌入影响知识员工的留职意向等浅层次的工作行为,而职业成长等深层激励因素通过工作激情影响知识员工的创新行为等深层次的工作行为,并且上述关系在不同类别的知识员工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支持了知识员工的分类框架和差异激励模型。  相似文献   

18.
罗丹  黎江平  张庆芝 《资源科学》2022,44(7):1476-1493
厘清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扩散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动因能够加速政策落地,进而改善城市环境治理。本文以261个地级市的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扩散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含问题需求、政策企业家、合法性以及能力4个维度的政策扩散影响因素模型。结果发现:①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扩散在时间上呈现S型曲线样态,在空间上则凸显区域示范和邻近效应;②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扩散受多重因素综合作用,同级竞争压力、财政能力、上级强制压力以及问题显著性是该政策扩散的主要动因,流于形式的政府注意力则有可能阻碍政策扩散;③政策扩散的影响因素存在时空差异,财政能力和上级强制压力,同级竞争压力和财政能力,以及同级竞争压力分别是2003—2011年、2012—2016年和2017—2020年时段的主要驱动因素,而促成东、中、西区域政策采纳的影响因素组合亦有所不同。因此,地方政府政策采纳应主动结合辖区治理实际“量体裁衣”;亟需发挥政府主体在政策议程设置和政策执行中的关键作用;最后还需辩证看待上级强制压力对于政策扩散的强驱动效应,辅之以激励考核机制以营造“竞相争先”的创新氛围。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是一个垃圾生产大国,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递增。目前解决大量垃圾的方式之一,就是用焚烧代替填埋。但垃圾焚烧会产生致命的有毒物质——二(口恶)英,如不进行垃圾分类,有毒物质至少翻一倍。进行垃圾分类,就是希望能将水源污染、空气污染等降到最低。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如纸张、塑料、橡胶、玻璃、瓶罐、金属以及废旧家用电器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20.
案例教学在“城市垃圾处理”课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以“垃圾分类”为例,阐述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从垃圾分类标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分类垃圾的运输及处置、垃圾资源化和产业化水平等方面分析目前我国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案例教学的实施,培养了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该门课程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