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协同理论视角下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信息资源共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花 《现代情报》2019,39(3):109-114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探究应急处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为突发事件的各主体应急协作提供条件,提升各主体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完善应急协作机制等提供依据。[方法/过程]本文阐述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引入协同理论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构建了应急处置信息资源共享的协同框架,分析其信息产生主体、使用主体、管理主体之间以及各主体与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关系,进而从构建应急处置信息资源共享协同标准化平台、应急信息资源共享协同传播模式和应急知识资源协同管理模式来实现应急处置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结果/结论]基于协同理论的应急处置信息资源共享可以实现应急信息从源头到收集、整理、传递等过程中冲破组织界限垒,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创造,对各主体应急协作过程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参与处置公共危机是军队的一项重要职能.从我军参与处置“非典”危机、冰雪灾害、汶川地震等一系列重大危机事件的情况来看,军队在处置公共危机的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诸多结构性缺陷和多元化漏洞.探究我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对于提升我军在公共危机状态下的应急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阳 《现代情报》2019,39(5):17-23
[目的/意义]研究面向城市应急管理的情报能力建设问题,既是大数据时代城市应急管理变革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城市智慧应急的重要途径,能够推动应急管理情报支持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方法/过程]立足情报能力与城市应急管理之间的逻辑关系,阐释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内涵,从多维视域探讨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分析新时代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建设的发展机遇。[结果/结论]情报能力建设是城市应急管理的关键支撑。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建设涉及情报资源、情报人员、情报管理、情报技术、情报实战等多方面的内容。目前,应抓住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情报治理创新两个方向的发展机遇,支持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综合提升。  相似文献   

4.
浅谈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对提升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和实现人们安全、舒适出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文中对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进行了详细探讨,旨在为进一步提升其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提供可借鉴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5.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其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是全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民航运输承担的疫情防控工作任务重、责任大,针对防疫应急处置短板,面向岗位需求和岗位工作过程分级分类建设航空防疫应急处置培训体系,提高民航员工防疫意识和防疫应急处置能力,提升航空运输安全能力。  相似文献   

6.
无脚本演练是一种高效、科学的应急管理手段,可以有效检验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准备期较短,对资源要求较低,机动灵活,演练涉及面广且易于控制。无脚本演练方式的推广将有助于公司内外协调联动机制建设和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常州作为长三角经济圈中的区域中心城市,应该强化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设,并把它纳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之中, 以全面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科学决策指挥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8.
姜霄 《科技广场》2014,(6):127-129
近年来,我国各地遭遇突发事件的频率逐渐加大,对社会稳定、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公共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要想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灾害损失,就必须快速有效的对这些突发事件进行应急管理。因此,本文提出从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增加应急资金投入、加强应急处置技术保障、增强应急物资储备四方面构建能使应急过程有效运行的对策体系,实现我国突发事件下应急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应急资源配置与调度文献综述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急资源是各类事故发生后的支撑要素,其配置与调度效率的大小是应急能力的主要体现之一.本文在界定应急资源和应急物资、应急保阵基础上,从静态应急资源配置、动态应急资源配置和应急资源的联动配置与管理对已有的研究进行了分类,分析了研究的特色与缺陷,提出了基于生产-配置-调运-体化的应急资源配置与调度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国防工业系统科技体制的改革,军工研究所的科研管理必须实现三个转变,即:由单纯军品科研型管理向军民结合的科研经营开发型管理转变;由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转变;由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转变。为实现三个转变,在管理方向上,应坚持以研为主,立足于发展自己的技术专长,加强新产品开发,适当扩大中试能力,努力发展所、厂联合;在管理方式上,应从制度、机构、课题组三个方面开放搞“活”;在管理方法上,应以目标管理取代过程管理,重点抓好选题、成果评审鉴定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