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基于财务供应链管理的财务流程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中禾  王斌  颜宏亮 《软科学》2007,21(2):80-82,87
通过引入“财务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提出了财务供应链管理下的新型财务流程具备的动态财务平台和五个功能模块,分析了新型财务流程的四大优势,为企业优化财务流程,提升动态财务能力,构建企业动态能力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2.
财务供应链管理视角下的企业财务流程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析传统财务流程的缺陷入手,引入“财务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优化传统财务流程,提出财务供应链管理下的新型财务流程具备的动态财务平台和五大功能模块,为企业优化财务流程,提升动态财务能力,构建企业动态能力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3.
从分析传统财务流程的缺陷入手,引入“财务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优化传统财务流程,提出财务供应链管理下的新型财务流程具备的动态财务平台和五大功能模块,为企业优化财务流程,提升动态财务能力,构建企业动态能力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4.
企业IT能力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企业IT能力的结构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认为IT能力包括IT运营能力和IT动态能力两个层次,其中IT运营能力包括IT人力资源能力、IT管理能力和IT文化能力,IT动态能力包括IT规划能力、IT辨识能力和IT实施能力.企业需要通过组织内、外部的共同学习来构建IT能力,最后提出企业IT能力螺旋推进模式的曲线模型.  相似文献   

5.
数字经济下,传统行业中在位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面向数字化的战略更新,以应对竞争环境带来的挑战。然而,在位企业如何构建能力进行数字化战略更新的问题还未得到很好的解答。本文通过对24个案例的质性元分析研究,识别出驱动在位企业数字化战略更新的两类能力,即动态能力和运营能力。前者强调能力的重构和动态性,后者强调能力的维持和稳定性。进一步地,从能力的构成要素和来源方面探究能力的形成机制和过程,剖析了不同类型能力背后的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6.
生态知识嵌入已成为大数据环境下绿色供应链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运用生态位理论,分别从环境、战略、要素、能力和知识产权5个维度构建绿色供应链生态知识动态嵌入体系;结合不同维度之间的演进变化关系,依次从定位、转型、升级、保护4个层面建立绿色供应链生态知识动态嵌入机制,为提升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运营绩效水平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提出动态能力是一个多属性组成的复合研究框架;基于文献分析和活力系统模型,进一步提出动态能力的5种维度模型并研究其内在关系。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动态能力首先是一个"活力系统",由战略革新、企业学习、运营管理、内外协调和资源交互5种能力构成;同时动态能力是一个能力整合系统,其构成维度间存在着有机联系,相互依存并相互影响,而动态能力就是通过5种能力的相互联系和促进不断改进、演变,促进企业适应环境的不断变革。  相似文献   

8.
从价值链理论系统的角度提出了企业专利运营能力演化的内涵;以专利获取、运用、管理三模块为关键监测点,解析企业专利运营能力演化的行为过程,该过程一般经历专利法权运营、财富运营再到战略运营三个演化阶段;探索了企业专利运营能力演化的行为载体,提出企业专利运营能力演化实质上是专利平台不断拓展与市场网络不断拓宽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组织能力一直是创业与战略管理领域研究的焦点。然而,现有研究对新创企业和成熟企业如何在不同环境动态性水平下运用组织能力形成企业竞争优势尚未达成共识。根据企业发展阶段和环境动态性将企业所处的动态情境划分为C1(新创企业-低环境动态性)、C2(新创企业-高环境动态性)、C3(成熟企业-低环境动态性)、C4(成熟企业-高环境动态性)四种状态。基于能力的组态视角,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运营能力(资产性资源和职能能力)、动态能力(感知能力和利用能力)、即兴能力(创造性和自发性)六个前因条件在上述四种情境下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路径。通过对286份来自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无论哪种情境,任一前因条件均不构成企业高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但是运营能力在形成企业竞争优势方面发挥着更加普遍的作用。(2)研究发现了组织能力驱动企业高竞争优势路径的5种类型:双能力直接驱动型、即兴能力间接驱动型、即兴能力直接驱动型、动态能力间接驱动型、双能力间接驱动型。(3)无论处于何种环境动态性水平,新创企业和成熟企业能力组态均存在差异。(4)无论企业处于何种生命周期阶段,高环境动态性和低环境动态性下即兴能力和动态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驱动路径存在差异。研究发现对于组织能力驱动企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公益性专利运营机构的运营模式为研究对象,从资源能力论视角,通过文献研析推演探析公益性专利运营机构及其运营模式的特征、概念;以系统论、资源能力论等为指导,构建“运营基础资源-动态运营能力-运营竞争优势”的公益性专利运营模式系统结构图,探索结构模块-要素及结构模块间的作用关系;并提出将PPP模式应用于公益性专利运营的创新思索,为公益性专利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核心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以浙江省软件产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钢  徐海波 《科学学研究》2006,24(Z2):467-474
通过将动态能力慨念转换成更容易操作定义的核心动态能力,确立起核心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以浙江省软件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以期探索在超竞争环境中核心动态能力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12.
商华  陈任飞 《科研管理》2018,39(10):79-89
企业的动态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已是学术探讨的一个重要命题。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管理趋势,在现代组织战略管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现有文献对于如何将可持续发展更加动态化同时与企业战略相结合转化为企业绩效及其过程研究较为匮乏。本研究基于资源管理视角,通过收集163个企业管理人员调研数据并使用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建模(PLS-SEM)分析了动态可持续能力对企业可持续绩效的全面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动态可持续能力由监控、捕获和重构能力构成,动态可持续能力对企业可持续绩效各维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资源管理能力部分中介动态可持续能力与企业环境和社会绩效的关系,但对经济绩效没有中介效应。本研究丰富了动态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并为企业在面对可持续发展问题时提供有效的经营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提升企业动态能力是企业适应环境快速变化、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因素,目前学术界对之并没有一致的看法。基于行为科学原理和企业组织能力的一般构成要素,提出了一个新的动态能力影响因素模型,为实际管理工作者构建和提升企业的动态能力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动态能力观认为企业的内部能力及其动态过程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阐述了高新技术企业为增强动态能力而在人力资源、组织结构、营销管理三个方面的柔性锻炼,并提出良好动态能力框架构建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企业知识传导与动态能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江积海  宣国良 《情报科学》2005,23(4):481-484
本文区分了运作能力、核心竞争力、动态能力等概念,提出和构建了知识传导和动态能力的互动模型,并详细阐述了动态能力的位势、流程和路径及其与知识资本的存量、流量、和运动方向的互动关系,使企业通过提高知识的透明性、流动性和传导的有效性来提升企业的动态能力和获取动态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动态能力的维度: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动态能力的定量分析一直是战略管理研究的难点议题。本研究依据相关文献,设计了一套动态能力测量量表,并以此检验了本研究所构建的动态能力五维分析模型。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动态能力可以划分为动态的信息利用能力、资源获取能力、内部整合能力、外部协调与资源释放能力这五个维度。在对动态能力构成维度之间相互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动态能力培育的路径,以期对战略管理理论和实践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江积海  刘敏 《科研管理》2014,35(8):75-82
动态能力是企业对运作能力进行管理的能力,即整合和更新运作能力以创造和持续竞争优势的高层次能力。本文从时间与空间动态演化的新视角演绎能力的动态性,即从能力广度、能力深度、能力演化速度三个维度重构动态能力的主导逻辑框架。然后,识别该框架的能力广度、能力深度、能力演化速度、能力交互度的"四度"属性,剖析了动态能力的"四度"属性与竞争优势、企业绩效及外部环境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同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实证检验结构关系,研究表明,能力广度、能力深度、能力演化速度、能力交互度通过对竞争优势的作用而影响企业绩效,环境动荡性在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有调节作用。最后,论文提出培育动态能力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动态能力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在资源学派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个新的理论流派,在战略管理中处于前沿地位。探讨动态能力概念的演化,尝试构建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的分析框架,并揭示动态能力理论对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指出该理论的不足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