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俊杰  徐浩 《科教文汇》2010,(14):58-58,71
儿童是文化的产物,同时也创造着自身的文化。幼儿园课程应改变以传承社会主流文化或成人文化为主要目的的工具价值取向,从儿童自身的文化品性出发,在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的过程中激发、培育和提升儿童文化,促进儿童的自我建构和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2.
罗叶琦 《科教文汇》2014,(8):66-66,116
瑞吉欧课程在课程的设计、目标、内容、组织和实施、评价方面都体现着“生成性”、“开放性”的品质。儿童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儿童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建立属于自己的文化。瑞吉欧课程的理念有机地融合了儿童文化,运用瑞吉欧课程对缓解现代儿童文化危机,发展、提升儿童文化有积极的运作意义。  相似文献   

3.
"儿童作为研究者"是指儿童发挥自身主导地位,在幼儿园课程教学中,进行主动学习与探索的课程观,是教育者新的儿童观、教育观在课程实践中的体现,是儿童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的课程活动。  相似文献   

4.
汤剑辉 《科教文汇》2014,(3):107-108
“儿童作为研究者”是指儿童发挥自身主导地位.在幼儿园课程教学中,进行主动学习与探索的课程观,是教育者新的儿童观、教育观在课程实践中的体现,是儿童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的课程活动。  相似文献   

5.
多元文化背景中的学前课程资源是形成学前课程及其优化活动的要素来源,是儿童获得学习经验的载体。其开发的基本理念是多元文化课程向生活世界回归和课程多元文化生态的重建。应通过多层次的多元文化课程资源统整、儿童生活空间的拓展及各门课程文化的多元渗透等有效策略进行学前课程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背景下,本土知识的意义不仅在于文化传承、增强本土认同,同时也是沟通民族文化与国家课程的桥梁。基于文化的课程(culturally-basedcurricula)是指利用民族地区的文化,制定符合当地儿童认知特点、生活经验的课程,通过联结少数民族文化与国家课程,进而促进民族地区学生学业。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背景下,本土知识的意义不仅在于文化传承、增强本土认同,同时也是沟通民族文化与国家课程的桥梁。基于文化的课程(culturally-basedcurricula)是指利用民族地区的文化,制定符合当地儿童认知特点、生活经验的课程,通过联结少数民族文化与国家课程,进而促进民族地区学生学业。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材是所有的学科教材中,与文化的关系最为紧密、对文化融合传承有直接关系的学科教材。它不仅反映社会的需要,更要关注儿童自身的成长性发展。语文教材选文要充分体现儿童生活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和历史认同价值。  相似文献   

9.
环境陶冶原理表明:创设和优化教育环境,使学前儿童在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学前儿童的完整人格主要是人文环境陶冶的结果;儿童年龄越小,环境的陶冶功能就越大;特征不同的环境,具有不同的感染力。环境是不设时间表的“课程”,既是教育的背景,也是教育的手段,同时又是教育自身。结合幼儿园教育,我们将环境陶冶理论理解为:课程内容的来源应当是儿童现实的生活,成功的学前教育应当从儿童的本身和其生活环境中搜集材料。学前课程不应仅指幼儿园的课程,而是由多方面构成的大课程;园内外的物质环境,家庭、幼儿园及社区…  相似文献   

10.
儿童哲学自引入中国后整体上并没有达到真正的中国化。本文欲从文化的角度、儿童哲学中国化的理论研究角度与儿童哲学的课程开发与教学的角度来探寻儿童哲学的中国化之路。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深刻的社会转型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得到了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面临着较以往更加复杂多样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基础教育课程必须跟随时代趋势,合理完善自身改革,积极响应社会要求,按照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内在联系的文化整体,增进深化课程改革的研究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践内容体系的科学构建。  相似文献   

12.
课堂是以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为目的的。"课堂教学"归根结底是要保障每一个儿童的"学习权",同时要求教师实现优秀传统的传承。课程、儿童、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三个主体,课程的设置依赖于教师主体,教师主体需要结合课程目标以及儿童的需求进行双向的匹配与协调,另外,教师群体自身也要秉承行"教"与"学"的宗旨,做到终身学习,丰富自己教学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多源自农耕生产与宗教祭祀,集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自然、祖先的敬畏于一体,是整合家庭与学校教育,实现文化传承与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资源。现代社会,家园共庆传统节日具有怎样的精神引导意义、对文化的传承以及对儿童自身生命滋养的价值等亟待思索。因此,本文将从传统节日的精神与文化本质出发分析家园共庆传统节日的意义,并据此探讨其实践原则。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生活就是教育[1]。在"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引下,我们不停的探索和实践能够充分激发儿童主动性、更贴近儿童生活的课程。从儿童中来,到儿童中去,从儿童的生活中寻找课程的内容,从儿童的生活中寻找课程实施的方法,从儿童的生活中发现课程的价值等。  相似文献   

15.
地域文化作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于学龄前儿童教育的文化氛围营造起到关键作用.基于地域文化的学前教育课程建设探索将推进学龄前儿童的学前教育,有利于学龄前儿童在生活中体验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生活,实现生活和学习的融合.由权锡焕编著、岳麓书社出版的《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一书,基于中韩两国学者对中国地域文化的学术研究成果,分别对中国地域文化划分问题、《中华文化通史》与《中华文化通志·地域文化典》中的园林建筑及文化地域特征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小学美术课程是学生接触美、运用美的途径。教师在美术课程中有意识地渗透道德观念的教育,能更好地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7.
游戏是儿童内心活动的自身表现,是儿童最纯真的心灵活动产物。幼儿教育工作者只要做到游戏内容的有效创新,游戏组织的有效互动,游戏课程的科学组织,必能使游戏教育成为幼儿教育活动中的最大亮点,使每位孩子得以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18.
赵思思 《科教文汇》2023,(24):156-158
探索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思路,有助于提升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对其他课程的思政建设具有启发意义。文章立足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发展实际,分析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依托具体教学实践,针对理念、目标、内容、方法、评价五个维度,提出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融入课程思政的主要路径,旨在为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实施课程思政改革提供理论借鉴与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9.
程赟 《科学中国人》2014,(8):162+164
2011版《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明确将这两门课程的性质确立为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因为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源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对社会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人发现品德生活化教学中常见的一些困惑说明现阶段品德课程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根据这些现象,本文从走进儿童生活世界,创设有效生活情境;基于儿童认知能力,展开有效品德教学;把握儿童心理特点,提升品德课程理解;挖掘儿童生活素材,帮助学生探究思考这几方面阐释"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课程理念决定了生活化是小学品德课程的首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书法能鲜明地体现文化精神和继承传统文化,而今高职的书法教育大多是流于形式,致使书法教育出现断层,但是书法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兴衰成败与传统文化教育有密切联系。提高学生书写技能,要从高职书法教育内容上进行教学改革,根据学生自身素质,掌握学生学习书法动机、自身发展需求和工作生活的需求,因材施教,寻找适合高职实情的书法教学模式,发展书法教育,深化书法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