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畜牧业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海、甘肃、新疆、宁夏、西藏以及四川西部、东北三省的西部等省(区)内。著名的有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锡林郭勒草原、乌兰察布草原、鄂尔多斯草原、天山牧场、阿尔泰牧场及青藏高原的高寒牧场等,这些草原多位于高原、山地、沙地、河谷及盆地内。与其相适应的天然牧草丰美多样,有利于优良畜种的养育生长,是我国的畜牧业基地。  相似文献   

2.
<正>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形成于第三纪,第四纪以来,高原大幅度上升。它的隆起不仅改变了高原本身气候,而且通过影响大气环流进一步影响了高原四周的气候。青藏高原对东亚乃至北半球的气候变化有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一/独特的高原气候特点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岷山—邛崃山—锦屏山以西地区,介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地势高峻,平均海拔4000~5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其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号称"世界的第三极"。青藏高原面积250万平方公里,东西长3000公里,南起25°N,北至40°N,跨15个纬度,南北宽1500公里,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4,雄踞亚洲的中部,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几乎占冬季中纬度对流  相似文献   

3.
一、元谋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概况1988年6月,元谋县第一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农技协”)能禹镇法那禾水稻蔬菜研究协会在省、州、县各级科协的帮助下成立了。经过17年的探索和实践,全县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到2005年7月30日已发展到115个,入会会员10399人(户),带动农户2.7万户,规模种植面积近6333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2.0万hm2的31.6%。至2005年7月底,全县共有49个协会办理了社团法人登记,34个协会取得了农资经营许可证,协会生产的25个菜果产品获国家无公害认证,2个获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4.
天然草场是国家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我国天然草场不仅面积大,而且类型多。从全国看,大体上可划成三个草场区:东北西部、内蒙古中东部半湿润半干旱草原区;新疆、甘肃、宁夏、内蒙西部干旱荒漠及山地草原区和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原区。 内蒙古自治区及其东西部毗邻地区(以下简称本区)除内蒙古自治区外,主要包括黑龙江省呼伦贝尔盟及大兴安岭地区、吉林省哲里木盟及部分白城地区、辽宁省昭乌达盟、宁夏回族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和甘肃省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据统计,天然草场总面积占本  相似文献   

5.
横断山地区系指四川省的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云南省的大理州、迪庆州、恕江州和丽江地区,包括7个州(地),86个县。这里地形地势复杂,气候多样,植被差异大。区内面积较大,人口相对较少,但农村能源问题十分突出。在高原牧区和河谷平坝农区能源紧缺,当地人民以牛马粪和作物秸秆为主要生活燃料,能源落后,不能保证供应,而且烧掉了肥料、饲料,影响地力的恢复和畜牧业的发展。在山区农村烧柴较为宽裕,但薪柴的大量砍伐,破坏森林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开发利用包括风能等气候能源在内的多种能源,是解决横断山地区农村能源供应,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发展生产,保持水土等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巍然耸立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不但是江河之源、众山之源、生态之源,而且还是地球的气象哨,对全球天气气候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人类早已征服了珠峰的今天,高原上却还有更多隐藏的气象密码等着我们去破解.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以下简称高原所),是全球致力于高原气象研究的专业科研机构,高原气象人在高寒缺氧、人迹罕至的环境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观测收集着一组组气象数据,探寻着高原气象的种种奥秘,架起了一条高原气象研究的"天路".他们的求索之路,正如著名气象学家曾庆存院士为高原所的题词那样:"攀登科学的珠峰".  相似文献   

7.
在青海省湟水源头的湟中县、湟源县和西藏日喀则地区白朗县实施青藏高原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和示范项目,选取油菜、青稞、蚕豆、食用菌、牦牛和蔵羊为研究对象,以绿色农业标准化生产为切入点,保护青藏地区农业生态环境为主线,通过种植业技术的改进、完善和示范验证,确立高原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体系,达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对高原地区主要畜种牦牛、藏羊健康养殖,产地环境监测、保护和利用,畜产品生产全程质量监控等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促进绿色畜牧业发展;发展战略研究针对青藏高原地区绿色农业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区域类型划分,确定为六个区域类型,对绿色食品产销状况进行市场定位,构建市场营销体系,提出高原绿色食品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39个站点1961~2010年夏季(6~8月)逐月降水量资料分析了高原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和气候变化趋势,并采用EOF分解分析了高原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结论有:高原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高原西北部降水的空间差异更为显著。近50年来高原夏季降水量没有明显变化趋势。E O F分析揭示高原夏季降水存在4种空间分布型:中南和东南部分布型、南北反相型、全区一致型以及高原东部呈现“+-+”分布型。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是世界最大的草地生态系统之一。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日益严重,已经威胁到高原的生态平衡和畜牧业的发展。文章从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生产力及群落生态系统方面描述了目前青藏高原放牧草地的研究现状,同时对青藏高原草地群落研究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国家卫计委、发改委等16个部门联合印发《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以尽快遏制我国癌症上升势头。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10万,死亡约200万人。近20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结果,目前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35/10万,死亡率为144.3/10万。致癌因素主要包括慢性感染、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环境污染和  相似文献   

11.
郭志芬 《资源科学》1990,12(6):64-69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在960万km~2的国土上,山地(包括丘陵和高原)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3。众多的山地,构成复杂的山区类型及其生态环境,蕴藏着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如全国90%的森林面积分布在山区,许多稀有珍贵动、植物及水果、木本粮油、林副产品、土特产品和药材、水力资源、矿产资源等均在山区占优势。山区还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山区的草地资源约占全国草地资源的60%,饲养着全国约65%的草食家畜,在我国畜牧业生产中居重要地位。本文就山区的草畜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问题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牦牛是青藏高原及毗邻地区特有牛种,是青藏高原畜牧业生产的重要支柱。我国牦牛有1300余万头,占世界总数的95%以上,青海省又是第一牦牛大省,有牦牛500多万头,约占牦牛总数的37.7%。牦牛业的发展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藏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具有天然独特的地理环境,不同土壤和植被类型组成的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带,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青藏高原土壤动物的研究是现代土壤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前言,青藏高原土壤动物的研究可分为不同生态系统及时空变化下土壤动物的研究和外界因子干扰下(如放牧强度,耕作方式,高原鼠等)土壤动物的研究两个方面。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大型土壤动物主要是鞘翅目(Coleopera)和双翅目(Diptera),中小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有螨类(Acarid)、线虫(NEMATA)和弹尾类(Collembola),但土壤原生动物报道较少。青藏高原土壤动物的研究现主要集中在宏观形态学研究,而微观分子学方面尚未涉及,未来应开创分子生物学角度的研究,为青藏高原土壤动物的研究提供新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4.
青藏多宽谷,高原多湖泊,青藏高原多故事。大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出现了一次快速而剧烈的碰撞,可以说青藏高原及一系列的山脉就是这次碰撞的产物,这些由于大陆挤压而抬高至不同高度的地面,在其后的数千万年间各自展现着不同风貌,也由此孕育出了我国的大好河山,一条源远流长、波澜壮阔的黄河更承托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灿烂文明。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吴天一院士身边的工作人员,榜样的力量时刻激励着我们。吴天一院士在青藏高原从事高原医学研究半个多世纪,在人类低氧适应生理、各型高原病的防治、青藏铁路卫生保障和高原危重病等领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获得重要创新性成果,对我国高原医学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对科学的严谨态度以及在探索科学原理的艰苦征程中体现出的精气神,彰显了对青藏高原无比的热爱和对高原医学事业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只有不断弘扬科学家精神,才能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影响的日益显著,多年冻土变化对生态、水文、气候和工程建设的影响日渐突出,多年冻土的长期定位监测和大范围野外调查已经成为冰冻圈、生态、水文、气候和寒区工程建设等方面深化研究和解决重大科学和工程问题的重大需求。中科院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研究站(简称"高原冰冻圈站")自建站以来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进行了长期连续的监测和大范围的野外调查,开展了多年冻土水热状况的变化机理、模型模拟和生态效应综合研究。特别是近年来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等重大项目支持下,高原冰冻圈站积极开展国内外科研合作,规范了多年冻土野外考察和定位监测的方法,建成了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多年冻土综合监测网络;系统地开展了高原多年冻土分布、温度、厚度和地下冰空间分异规律的定量研究,基于多源数据和多模式比对,发布了空间分辨率为1 km的高原多年冻土温度、厚度和地下冰的空间格网数据。基于长期监测数据,构建和改进了适合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一维热传导模式和陆面过程模式,定量评价了过去30年来高原尺度多年冻土的变化及物理机制。这些科研成果不仅为青藏铁路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区域气候模拟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数据支撑,同时也面向国家需求和国家重大项目研究,推动决策咨询服务。有关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植被、生态和土壤有机碳氮空间分布的研究成果,填补了该领域的国际空白,为未来地球国际科学研究计划和地球系统模式发展提供了最为基础的本底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特征及其异常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青藏高原两省区48个测站1964~2004年6~8月各月降水量资料,采用EOF、REOF方法,对夏季降水的空间载荷向量及旋转载荷向量场进行了分析。发现旋转前的前10个主分量的收敛速度快,旋转后其收敛速度相对分散。根据分析结果将青藏高原夏季降水敏感区分为高原东北部、藏东北、柴达木盆地、黄河上游、长江源头、藏西北六个区域,反映出高原低涡、高原切变线、高原冰川、海拔高度、地形地貌及印度季风等因素影响下的高原夏季降水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性。  相似文献   

18.
王钟建 《资源科学》1991,13(2):51-57
新疆是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其畜牧业经济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它的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优良的天然草场和发达的灌溉农业,使新疆具有发展草原放牧畜牧业、农区舍饲半舍饲畜牧业以及牧区与农区联营畜牧业的良好条件。解放以后,新疆畜牧业发展迅速,牲畜头数从1949年的1038万头(只)增加到1986年的3120万头(只)。其中牛羊总数达2740余万头(只),仅次于内蒙古,居全国第二位,同时为国家生产了大量的畜产品(表1)。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部和北部地区(以下简称本区)系指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以及天山南北的塔里木和准噶尔盆地等广大地区,总面积约占全国的3/5,农、林、牧业生产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的生息地之一。 本区地域辽阔,气候千差万别,认识这些地区气候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对于进一步发展农、林、牧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在地球     
<正>青藏高原腹地发现人类适应高海拔极端环境的最早证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晓凌等公布了尼阿底遗址这处来自青藏高原腹地的重大考古发现及其研究成果,该项发现将人类首次登上青藏高原的历史推前到4万年前,也书写了世界范围内史前人类征服高海拔极端环境的最高、最早的记录,研究论文发表于Science。在藏北羌塘高原发现的一处具有原生地层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尼阿底(Nwya Dev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