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以渤海某油田密闭取心井B储层岩心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新的油水饱和度校正方法,通过考虑矫正测试方法、电解法测量水量、乙醇萃取法的影响、降压脱气、孔隙压实等因素的影响,开展室内油水饱和度校正的物理模拟实验,系统研究了轻质油密闭取心饱和度校正,矫正获得的渤海油田B井密闭取芯饱和度测试结果与测井解释成果对比分析表明,此方法计算得到的含水饱和度与生产动态相吻合,有助于轻质油藏水淹层的判断和开发策略的制定。  相似文献   

2.
王朔 《内江科技》2014,35(9):69-69
流压远低于饱和压力时,在油井附近形成脱气圈,渗流条件发生变化,地层内两相流变为油气水三相流。在原油脱气情况下,油相相对渗透率不仅是含水饱和度的函数,也是含气饱和度的函数,因此用油水两相相渗曲线计算的采液指数存在较大误差。本文提出了用油层气油比修正采液指数,计算不同含水条件下采液指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胜利油区高含水油田多口检查井测试和研究,阐述了高含水期水淹和强水淹区块油水饱和度分析结果的特征和规律,主力和非主力油层驱油过程中水饱和度的差别;应用最基本的饱和度数据判断高含水期水淹、强水淹地层、注水驱油效果、优势渗流通道位置,为正确利用油水饱和度数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油气田钻采的各个不同时间段,根据不同的需求都涉及到打密闭取心井,以化验地下的真实油水饱和度,获得准确全面的地层资料。本文集合现场实际情况,从密闭取心工艺现场技术流程出发,对密闭取心工艺操作规程、取心工具和取心施工注意事项等进行了概述,为获取合格的岩心样本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5.
刘怡  袁泽波  薛璐 《内江科技》2012,(4):90+135
凝析气藏在开发过程中会由于水锁和反凝析污染导致凝析气产量急剧下降,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的凝析油也被束缚在地层难以采出,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解除水锁和反凝析污染的关键在于准确分析其产生原因及伤害程度,考虑含水饱和度下的致密砂岩岩心分析技术的难点在于使岩样达到一定含水饱和度并使得饱和水均匀分布。本文综述了目前致密砂岩建立含水饱和度的方法,针对各种方法的缺点提出了实验改进方法,并通过气测渗透率实验验证了改进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刘军全  焦积田  于秀英 《内江科技》2008,29(2):134-134,184
化子坪为典型的特低渗油田,主要开发层位长2、长6层不仅存在因储层岩性变化而形成的低阻油层,而且也存在因储层岩性变化而形成的高阻油水层,因此准确解释这类储层含水饱和度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提出影响含水饱和度的综合因素并进行分析,推导出确定长2、6储层含水饱和度的公式,为识别油水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借助AFS200自动流体驱替系统,通过室内实验模拟油藏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的变化,明确了地层压力下降、原油脱气过程中的驱油机制以及地层原油部分脱气后对水驱油的影响机制,分析了原油不同脱气程度下弹性驱、溶解气驱及水驱对驱油效率的贡献,获得了原油不同脱气程度下驱油效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泡点压力下进行水驱,最终驱油效率最高;随着地层压力下降,地层原油脱气,压力下降幅度越大,脱气程度越严重,弹性溶解气驱油效率越高,后续水驱的驱油效率越低,最终驱油效率越低。提出了对溶解气油比较高的油藏应保持地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进行开采的观点。研究结果对于高溶解气油比油藏的注水时机确定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岩心流体饱和度分析中存在的饱和度超百问题,通过不同除油方法,针对胶结岩心和疏松岩心含油饱和度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热解除油对于疏松岩心油饱和度的影响较小,而对于黏土矿物以及碳酸盐含量较高的胶结岩样,则不能采用热解除油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原始含油饱和度是油田开发中后期水淹层评价和油藏开发调整方案编制的重要参数。以油气运移成藏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研究区不同物性储层的毛管压力曲线特征,明确了油层原始含油饱和度的高低主要受孔隙结构和油柱高度两方面的影响;在储层分类前提下采用归一化含水饱和度参数与J函数拟合的方法建立了一套综合考虑储层物性和油柱高度的原始含油饱和度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实测井的水淹层段进行计算,其结果与岩心分析值吻合良好,绝对误差在±5%之间;并且结合该参数,利用"Soy-So双饱和度法"进行A油田的水淹层解释,解释结论与油井实际初产情况吻合,方法的适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内江科技》2016,(2):43-44
绥中某油田已步入中后期开发阶段,经多年开采和注聚作业,压力体系复杂、地层物性变化大。保形密闭取心工艺能够准确真实的获取地层岩性、含油、水、气饱和度的一种方法,可为计算油田储量、制定合理的开采开发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结合A井现场实际,针对施工过程中由于地层疏松所引起的树心困难、取心率低等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改进取心工具、优化钻进参数等方法,后续取心率几乎为100%。A井共取心共18筒,进尺148.66 m,心长138.76 m,全井收获率93.34%。该井取心的成功不仅圆满完成了资料录取的任务,同时也为今后类似松软地层的连续保形密闭取心作业提供参考范例。  相似文献   

11.
相渗曲线的研究对指导油藏注水开发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室内油水相时渗透率实验,取得了某碳酸盐岩油藏天然岩心的相对渗透率数据,并绘制出相对渗透率曲线。从储层的湿润性、流体物性等方面分析了实验数据及其影响因素:亲油型储层的水锁损害增加了储层的束缚水饱和度,孔隙表面吸附的油膜使残余油饱和度偏高,油膜影响地层水流动,使得水相渗透率偏低。探讨了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形态特征及其反映的储层特点:水相渗透率呈现上凸形,下凹形和靠椅型三种形态,反映储层灰泥含量较低且不易膨胀,有较强水敏性,发育微裂缝。  相似文献   

12.
油水同层在某断块具有较大的分布面积和厚度及相当可观的储量。由于油水同层含水饱和度较高,动用难度大,多数井未射孔。本文对某区块油水同层分布及潜力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生产过程中射开油水同层井的开发效果,研究了不同类型油水同层的潜力大小及挖潜方法,见到了一定的调整效果,并对今后此种类型井的挖潜方式及方法提出了一些意见,有利于更好的进行油田高含水期的综合调整。  相似文献   

13.
李雪松 《内江科技》2013,34(5):79+185
为了预防含边、底水气藏在开发生产的过程中,由于水侵导致井筒附近含水饱和度的上升而引起气井生产气液比下降,携液能力降低,气井积液并停喷,必须确定气井在停喷时井筒周围的临界含水饱和度。通过对凝析气藏积液和停喷井的分析,利用节点分析的基本原理,计算气井在不同含水饱和度下的流入、流出动态曲线来找寻气井携液量和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并回归方程预测气井自喷生产时井筒周围的临界含水饱和度。对凝析气田排水采气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试验水平井井区的油藏地质特征、油层物性和堵水潜力,结合生产动态、水平段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参数、井身轨迹和油水界面三方面,分析了该疏松砂岩油藏水平井的出水段。根据油藏条件与出水情况选择乳液聚合物冻胶体系进行堵水。现场实施后取得了显著的降水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5.
樊31北块属于特低渗透砂岩油藏,由于渗透率特低,成藏过程中,油不足以使水完全驱替,开发初期油层含水差异性大,一投产即含水,甚至高含水.为了研究造成这些现象的成因机理,应用储层毛细管压力分析与相对渗透率曲线结合法研究了樊31北块含水饱和度分布状况;通过核磁共振测井分析法回归了可动水饱和度和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公式,研究了樊31北块油井初期含水与含水饱和度、可动水饱和度的关系,为井网的优化部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硼中子寿命测井技术是在中子寿命测井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动态监测新技术,它采用测-注-测工艺技术,向地层中注入高俘获截面的硼酸,利用测井曲线的硼离差值,可以定性或者定量的分析剩余油饱和度,对于提升高含水油藏的开发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通过在纯梁采油厂的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降水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室内实验分析化验结果,结合钻采及测试数据,分析影响含水饱和度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以孤东油田7-29-检254井为例,比对目前常用的各种饱和度校正方法,分析每种方法的可行性以及优劣势。结果表明,物模实验校正有效揭示损失机理,但实验过程过于复杂,人为与系统误差较大;数理统计的方法有着严格的理论推理和数理基础,但是很难实现各类数据回归后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孤岛油田中二北馆5油藏特点,研发了一种高强度堵剂。室内模拟孤岛油田中二北馆5单元地层条件,优选出了凝固时间和固化强度较高堵剂配方。双管并联岩心分流实验结果表明:低渗岩心分流率从封堵前的5%左右上升到90%。现场试验5井次,平均单井日增油10.9t/d,含水下降了16.6%,单井增油1255t,累计增油5019t。  相似文献   

19.
油气藏含油饱和度是计算石油地质储量及评价储集层的重要参数之一,分析地层中岩石的油、气、水饱和度,有利于明确下一步的勘俸万向和对已发现油藏的开发部署。现采用的岩心超低温冷冻采样技术对岩心饱和度是否有影响,这种影响有多大,成为当前实验室对岩心数据研究的一个重要难题。  相似文献   

20.
温米油田已进入了中高含水期,由于地层中油水及能量的重新分布,使生产条件不断变化,造成原油及产出水中的重烃质和无机盐类析出沉淀堵塞地层.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蜡质、胶质、沥青质在近井地带沉积,形成有机堵塞,并为无机垢的聚结提供了载体,导致油流通道的堵塞.另外,各种增产措施作业中,常常因入井液进入地层,使近井地带产生了乳化带,也会影响油水井的正常生产.为实施增产措施,温米油田在红胡区块进行了油井增产新工艺技术--钠棒热能热碱油井增产技术的现场施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增油效果明显,该工艺具有较好的增油效果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