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建林 《科研管理》2021,42(1):200-208
在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关系”文化的背景下,本文探讨了高管联结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本文通过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高管联结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2)基于情感关系的角度,本研究发现内部高管联结比外部高管联结更有助于改善企业创新绩效;(3)基于空间关系的角度,本研究发现跨区域高管联结比同区域高管联结更有助于改善企业创新绩效;(4)基于情感关系和空间关系的角度,可以把高管联结分为四种类型,本研究发现“内部高管联结+跨区域高管联结”关系组合有利于改善创新绩效;(5)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高管联结可以显著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高管联结对创新绩效没有显著影响。本文从关系类型的角度,探讨了不同类型关系的强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丰富和拓展了社会资本理论。  相似文献   

2.
如何在超竞争环境下,获取竞争优势是每个制造业企业关注的关键问题。近年来,由于竞争环境快速多变,企业的静态资源、能力加速退化,战略管理研究学者逐渐开始重视制造业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技术战略选择问题。企业对技术战略的不同选择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可能并不相同,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截面数据,构建理论模型来研究超竞争环境下,中国制造业企业不同类型技术战略选择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在竞争环境的威胁性、复杂性和动态性背景下,讨论不同类型技术战略选择(低端技术战略和高端技术战略)的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绩效的不同表现,进而总结制造业企业技术战略选择经验并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多元化战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一直是战略管理领域的重要话题.基于2004~200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共227家样本企业)的数据,研究高管团队人力资本(包括团队认知能力和凝聚力)和社会资本特征(包括市场和非市场社会资本)对多元化战略与企业长期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关多元化战略中,高管团队凝聚力、市场社会资本发挥显著正向调节效应;在非相关多元化战略中,高管团队凝聚力、非市场社会资本发挥显著正向调节效应.本研究从社会资本视角拓展了企业多元化战略理论和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高阶理论.  相似文献   

4.
将智力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3种类型,在对中国电信企业238份有效问卷的基础上开展实证研究并发现:结构资本与技术领先战略正相关,人力资本和关系资本与技术领先战略的正相关效应不显著;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都与开放式创新战略正相关;技术领先战略和开放式创新战略均正向影响战略绩效和财务绩效;技术领先战略与开放式创新战略对智力资本和企业绩效的中介效应存在。  相似文献   

5.
赵立龙  魏江 《科研管理》2015,36(5):118-126
本文以华为公司为案例,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探索了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战略与技术能力的战略匹配关系。研究发现:当企业技术能力较弱时,实施渐进式服务创新战略为顾客提供完备的产品支持服务,能有效增加产品价值提升市场绩效。当技术能力较强时,实施突破式服务创新战略,能够与技术能力形成知识溢出效应,更有助于市场和财务绩效提升。本研究拓展了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研究的理论边界,研究结论对中国制造企业选择和实施服务创新战略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根据创新理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构建了研究模型。分析了产品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四种组合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采用174个新兴技术企业的样本,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产品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不同组合会有不同的绩效结果。理论和实证数据分析发现,混合策略比纯策略更加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更重要的是,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社会关系对各类组合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有不同的调节作用。新兴技术企业应该选择混合策略而不是纯策略来提高绩效,应该根据不同的策略构建不同类型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7.
竞争战略、创新选择与企业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兵云  李邃 《科研管理》2011,32(4):59-68
基本竞争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研究结论却出现了分歧。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渐进创新和突破创新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竞争战略、创新选择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通过问卷调研对316家企业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低成本战略和差异化战略对企业绩效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影响机制不同。低成本战略对绩效存在直接效应和以渐进创新为中介的间接效应;而差异化战略并不能直接提升企业绩效,只能通过突破创新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智力资本在现代企业创新活动中起到越来越关键的作用。聚焦于湖北省制造业,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因子分析,基于243家制造业中小企业调研数据,研究智力资本与企业创新能力、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结果显示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均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创新能力在智力资本和产品创能力、创新绩效关系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最后针对结果为湖北省制造业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战略柔性影响下知识转移对联盟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梳理现有相关文献并探索性的提出知识转移、战略柔性与联盟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假设,以山西、天津等华北地区联盟企业的301份有效调查问卷为样本,采用基于最大似然估计法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知识转移可以显著地提升不同类型的战略柔性(资源柔性与能力柔性);能力柔性正向影响联盟企业创新绩效,而资源柔性却相反;知识转移在受到资源柔性负向传导效应的干扰下仍然可以正向作用于联盟企业创新绩效。本研究在推进相关理论研究的同时,也为联盟企业创新实践提供一个新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0.
叶江峰  任浩  郝斌 《科学学研究》2015,33(4):574-584
不同的异质性知识来源会影响到企业知识的获取成本及其整合效率,因此可能会催生不同的创新绩效。本研究选取上海、江苏和浙江261个创新类企业为样本,考察企业已有内部知识结构的异质度(内部知识异质度)、伙伴企业之间的知识异质度(外部知识异质度)分别对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以及战略柔性如何对两种关系产生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外部知识异质度对创新绩效具有倒U效应;内部知识异质度对创新绩效仅仅存在正向的线性效应,没有曲线效应;不同类型的战略柔性对内、外部知识异质度与创新绩效关系具有不同的调节效应,其中资源柔性仅仅对内部知识异质度和创新绩效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而协调柔性仅仅对外部知识异质度和创新绩效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本研究为企业利用内、外部异质性知识和提高创新绩效提供了理论解释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已有研究侧重于探索供应商如何为制造企业提升研发创新,但忽视了非研发创新的内在价值。事实上,非研发创新同样是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途径,鲜有研究探明供应链情境下非研发创新的结构与前因。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破解如何提升研发创新与非研发创新,并探明供应商为制造商带来更多的研发创新还是非研发创新。选取538份有效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实证结果表明:(1)制造商——供应商社会资本各维度均正向影响研发创新与非研发创新;(2)相对于研发创新,结构资本与认知资本更能提升制造企业非研发创新;而相对于非研发创新,关系资本更能提升制造企业研发创新;(3)社会资本各维度对非研发创新的各维度(产品或工艺改进、模仿创新、技术引进与市场创新)均产生正向影响。研究结论厘清了制造企业制造商——供应商社会资本不同维度提升研发创新/非研发创新的差异性影响,为制造企业提升研发创新/非研发创新提供理论解释与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2.
陈新有  邵云飞  唐小我 《软科学》2008,22(1):113-116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发电设备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包括技术引进的制约、体制约束、企业资源与能力约束和资源的分散制约。提出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业产业创新的策略,发展多种清洁能源和实现产业转型,延伸业务模式与提升产业创新层次,不断提升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并促进产业创新。  相似文献   

13.
基于技术创新理论与知识资本理论,首先从理论上深入探讨了制造业服务化对技术创新的直接影响机制,以及基于知识资本的中介作用机制,其中将知识资本界定为研发资本、人力资本和创新设施资本三个维度,之后利用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从直接影响机制看,制造业服务化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该影响效应存在着行业异质性;从制造业行业异质性视角看,制造业服务化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却是显著的,但影响效应不存在着差异性;从服务要素投入行业异质性视角看,低端服务要素投入对技术创新的服务化效应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高端服务要素投入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中介作用机制看,研发资本、人力资本和创新设施资本是制造业服务化影响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渠道,其中创新设施资本的中介作用效应最大,研发资本的中介作用效应最小。  相似文献   

14.
中国制造业绿色发展的锁定形成机理及解锁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军 《软科学》2016,(11):15-18
在对Arthur等技术锁定研究评述的基础上,从产业内部技术锁定、制度锁定与市场锁定三个方面分析了三者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的锁定效应,并探索了制造业绿色发展锁定形成机理。中国制造业绿色发展需要绿色技术研发并商业化以及相关制度等配套建设,才能最终实现绿色技术体制对原有非绿色技术体制的替代。基于绿色技术、制度创新与市场培育协同演进,提出中国制造业绿色发展的解锁模式,并建立了制造业绿色发展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梳理了技术变迁路径依赖或“锁定”的发生过程与形成机制;以中国葡萄酒产业1998-2014年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度葡萄酒产业技术进步状况;通过构建计量模型,讨论深化开放中中国葡萄酒产业技术锁定效应及要素资源传导机制。研究表明:(1)中国葡萄酒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速度为12.40%,整体技术水平是提升的,生产率增长是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2)进口贸易对要素资源(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导向作用十分明显。葡萄酒进口每增加1%,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使用分别增加0.35%和0.143%,出口贸易对要素资源配置的弱化作用明显,中国葡萄酒产业国际竞争力低下。(3)葡萄酒产业发展中存在明显的技术锁定效应,且人力资本是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锁定的主要影响途径。要素资源的提高将有利于中国葡萄酒产业摆脱开放中锁定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余子鹏  田璐 《科研管理》2020,41(12):103-111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the skeleton of a country′s economy, which is the foundation of national wealt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national defense. The quality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s the measurement of economic efficiency, production technique efficiency, structure balance, material and energy consumption ratio and pollution discharge etc.that is combination of economic efficiency, factor efficiency and social efficiency. By extracting the essence of quality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paper has established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 quality indicators which is the main innovation points of the paper, to reflect the quality of factor allo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degree, which includes industrial contribution ratio and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degree that embodie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efficiency and sustainability.  Ten hypotheses have been put forward through theoretic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factor endowment such as human qualit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vestment,state-owned and foreign capital proportion, and industrial environment such as industrial competition, supply-demand situation, industrial specialization, industrial tax policies, industrial export, import of technical parts, and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such as financial development level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investment etc. on the quality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 By collecting data of physical investment and human capital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 scale from 2000-2015,calculating manufacture development quality index and influencing variables such as R&D investment, human capital quality etc., the paper has used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econometric model to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hypothesis, which is exploring the effect of factor endowment and business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 quality, and seven hypothesis has been confirmed while a hypothesis is falsified and two hypothesis could not have been verified.  Findings show that R&D investment, pollution abatement, human capital quality promotes the quality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which means that high-quality R&D investment and human capital may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pollution abatement helps reduce pollutant discharge to protect environment. That state-owned capital and demand-supply situation have the strong positive effect on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 quality, which proves that state-owned capital may support long-term research & development investment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workable competition situation between demand and supply may urge enterprises improve operations. The ratio of manufacturing export-import and foreign capital proportion, industry concentration degree and tax rate imposes negative impact on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 quality,which reveals that in the past period the manufacturing export-import and foreign capital lead manufacture industry relying heavily on technical parts and capital abroad, and that industry concentration degree upgrading and tax ratio rising reduce the industrial effective competition and discourage business initiatives. 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 above, policy suggestions are that advancing domestic R&D investment and human capital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active elements to promo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 progress and improve business performance, that strengthening the pillar position of state-owned capital in technological catching up and talent cultivation to conquer core technology autonomously because the characteristic of state-owned may guarantee the R&D willpower to overcome key core technology which needs large volume and long-term investment, that reducing dependence on foreign technology and key components & parts gradually by strengthening R&D, that improving the level of technology and added-value of manufacturing export products, and saving energy and reducing emission by increasing green technology R&D to upgrade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 quality on basis of the promotion of technology and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7.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对我国全局发展与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徐工和潍柴为案例研究对象,从“突破路径—技术创新能力—突破结果”的整合视角探讨装备制造业领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演进路径和核心要素。研究发现:第一,装备制造业领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具有多项技术集中突破、多类产品集体创新的特点,其技术突破路径是从技术引进到改进升级,再到自主创新,最终实现技术与产品全球引领的过程; 第二,支撑装备制造业领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技术创新能力由资金与技术、关键人力、研发与产业布局能力构成,并不断演进,实现由内部管理到外部治理,再到全面协同。本文研究结论为装备制造业领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供了重要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利用微观企业数据,通过技术创新的投入指标、产出指标、效率指标和基于DEA的Maluquist生产率分解指标,对我国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行业测度。研究发现:(1)私营企业在大多数行业中的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处于优势;国有企业在垄断竞争行业的研发投入和产出相对较多,但在竞争性行业却很少;外资企业和港澳台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刚好与国有企业相反。(2)港澳台企业、集体企业、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在竞争性行业的创新效率远高于国有企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在垄断竞争行业中的创新效率差异不明显。(3)竞争性行业中公有制企业"技术追赶"效应略好于非公有制企业,"技术创新"效应略逊于非公有制企业;在垄断竞争行业在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技术追赶"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跟踪研究发达国家实施制造业振兴战略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制造企业创新产生的政策效果及影响机制.从逆向技术溢出的视角,将发达国家制造业振兴战略的政策冲击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基于2003-2017年"走出去"的中国上市制造公司样本,主要采用双重差分法、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发达国家制造业振兴战略总体上对中国制造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