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技信息》2003,(24):28-28
日本岐阜大学医学系副教授桑田一夫等在最新一期美国《全国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他们查明了疯牛病病原体——变异普里昂蛋白中有毒部分的结构。 疯牛病及人类新型克雅氏症等海绵状脑病,都是普里昂蛋白变异引起的。正常普里昂和变异普里昂的成分相同,都由253个氨基酸构成。在正常普里昂  相似文献   

2.
杨欣 《百科知识》2003,(10):32-33
疯牛病、克雅氏病和新克雅氏病都是病原菌对大脑损害引起的的致命性疾病,而且它们之间有相似性。疯牛病是动物大脑受损的病,而克雅氏和新克雅氏病则是人的大脑受损的疾病,也有人称为“疯人病”。这些病都可以称为普里昂病(Prion Disease),过去已有一些民俗和文化的研究证明,人类的一些部族有吃人肉的习惯,这种习惯与普里昂病有关。 今天,研究人员又从遗传和基因角度对这种疾病的起源作了探索,找到了它们致病的更为深层的原因。那么普里昂病是人吃人的恶果吗?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信息》2003,(6):44-44
德国科学家日前介绍说,他们在鲑鱼和鱼的脑中发现了普里昂蛋白。不过科学家认为,这些普里昂蛋白并没有发生错误折叠变异,因此引起鱼类海绵状脑病——“疯鱼病”——的可能性很小,人们目前对此无需担心。  相似文献   

4.
《今日科苑》2009,(13):94-94
美国杜克大学的动物实验显示,咖喱中的姜黄素不仅能使实验鼠大脑中的淀粉样蛋白分解,还能预防这种蛋白的生成。研究人员指出,常吃咖喱也可能在人身上产生类似的效果,从而有助  相似文献   

5.
彭文 《百科知识》2010,(15):6-7
日本与德国科学家联合研究发现,如果参与神经传导的一种基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实验鼠就会出现与人类多动症类似的症状。这种名为“CIN85”的基因出现异常,实验鼠就会出现“好动”症状,其活动速度加快,移动的距离也加长。  相似文献   

6.
正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大脑中负责记忆的海马区存在一种生物钟规律,用好这种规律将有助于长期记忆。在动物实验中,夜行性的实验鼠在夜间开始活动之初学习对形成长期记忆效率最高,因此人类也可能在早起之后学习更有利于长期记忆。研究人员近日在英国学术刊物《自然·通信》上发表报告说,他们让一些实验鼠在不同时间段学习并接受测试,然后分析了相关记忆效果和生物钟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1996年春天,震惊世界的“疯牛病”从英国开始肆虐,导致全世界一片恐慌。焦躁不安、狂奔的疯牛们很快死亡,对死亡的疯牛进行解剖后发现,疯牛的大脑都成了“海绵”状,布满了孔洞和空泡,令人发怵,一时间人们“谈牛色变”。雪上加霜的是,人类也出现了这种类似牛儿发疯的疾病,例如人  相似文献   

8.
《科学与文化》2010,(3):55-55
疯牛病之病原普恩蛋白可耐150℃高温,因此就算熬煮也无法消灭。英国柯灵吉教授于2000年领导一项研究显示,本身没有任何症状者,都可能因吃过受污染的食物与饲料而在不知不觉中带有致病的普恩蛋白,  相似文献   

9.
瑞典科学家发现,动物大脑松果体分泌的激素与衰老有关,这种激素能控制动物的性成熟、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等。科学家将实验鼠脑中老的松果体去掉,再植入年轻的松果体,成功使老鼠寿命延长一倍。同样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朊病毒是一类能在动物和人类间传播疯牛病等疾病的恶性蛋白质。据《科学》杂志官网1日报道,美国一项最新实验发现,一种与糖尿病有关的蛋白质能像朊病毒一样在实验鼠之间传播。研究结果意味着,糖尿病可能通过输血或食物在人类之间传播。朊病毒又称蛋白质侵染因子、毒朊或感染性蛋白质,是一类能引起哺乳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传染  相似文献   

11.
科学家试图利用遗传工程手段消灭疯牛病。在过去的20年里,全球有超过100万头牛感染了疯牛病。尽管最终因疯牛病的变种、即所谓的库兹菲德-雅各氏症(vCJD,简称库雅氏症)而导致死亡的人数还不到200人,但有迹象表明仍有成千上万的人曾经食用过感染了疯牛病的牛肉,因此专家们担心这些人在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潜伏期后,最终也将出现致命的脑部疾病。  相似文献   

12.
<正>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与大脑的娱乐中枢有关的一种基因出现单一缺陷时,就能够导致实验鼠嗜酒成性。与普通的老鼠相比,拥有基因突变的老鼠会从饮用酒精获得更大的回报刺激。科学家们认为,人类相同基因中的类似变化,有可能使那些接触酗酒的人大大增加成为酒鬼的风险。纽卡斯尔大学的一位肝脏病学家Quentin Anstee说道,之前的研究已经确定基因和酗酒之间存在联系,但是最新的研究是首次证实特定基因突变与酒瘾之间的因果联系。  相似文献   

13.
去年10月6日,1997年度诺贝尔医学奖揭晓,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生物化学教授、神经病学专家斯坦利·普鲁辛纳因发现了一种全新的致病因子——普里昂(prion)并在其致病机理的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而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14.
科技快递     
休息对学习至关重要美国神经学家最近发现,实验鼠在进行一项活动后会休息片刻,此间,脑细胞会“回放”此前的经历,来巩固记忆,增进学习效果。科学家说,如果人类大脑也存在“回放”这种活动,就说明我们在忙碌工作后望向天花板的时候,我们的大脑正在对刚才学习的内容进行巩固,而短  相似文献   

15.
《百科知识》2005,(11S):40-40
日本科学家发现了学习能增加脑神经细胞的部分机理,为“大脑越用越灵”找到了科学根据。研究人员在实验中用电极刺激实验鼠的脑切片,并使人为刺激程度与“西塔波”产生的刺激程度相同。他们发现,这种刺激使神经祖细胞发育成了脑神经细胞。人在记忆某些东西时产生的“西塔波”  相似文献   

16.
1996年春天,震惊世界的“疯牛病”从英国开始肆虐,导致全世界一片恐慌。焦躁不安、狂奔的疯牛们很快死亡,对死亡的疯牛进行解剖后发现,疯牛的大脑都成了“海绵”状,布满了孔洞和空泡,令人发怵,一时间人们“谈牛色变”。雪上加霜的是,人类也出现了这种类似牛儿发疯的疾病,例如人的克雅氏综合症、帕金森综合症、致死性失眠症等,这些疾病的共同症状是患者痴呆,且不断震颤,最后大脑也都变成布满孔洞的海绵状,好像是被某种恐怖的东西啃食吞噬。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它定为与艾滋病并列的顽固疾病,那么导致这种病的罪魁祸首是谁?没有核酸的病毒科学…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家早已发现,一种称为血清素的物质有助于镇定情绪、解除焦虑,但血清素对生物焦虑情绪的作用并不那么简单,科学家使用新型转基因鼠研究发现,血清素在生物脑部不同区域、不同年龄阶段的作用并不相同。血清素是一种神经细胞之间相互通信的化学信号分子,此前科学家曾发现它能激活生物体内一种称为血清素1A受体的分子。缺少这种受体、不能对血清素产生正常反应的转基因实验鼠,会呈现出类似焦虑的行为特症。但是,人们不清楚血清素究竟作用于脑部的哪些区域。而且后来又有实验表明,有些成年实验鼠体内的血清素1A受体被阻断后,并没…  相似文献   

18.
《百科知识》2009,(20):8-8
人一上年纪,就容易忘事。法国科研人员发现,随着年纪增长,大脑中的早老蛋白-1的数量会随之增加,从而对老年人的记忆力造成损害。科研人员向实验鼠注射了没有发生基因突变的早老蛋白-1,结果发现,当老鼠脑内出现过量的早老蛋白-1时,大脑中的“突触可塑性”就会出现异常,从而影响到记忆力。突触是大脑内部信息交换和储存的重要场所,它们构成了神经连接网络。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0):I0004-I0004
日本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成功地在体外将实验鼠的精原干细胞培育成了精子,这一成果将有助于男性不育症的研究。日本横滨市立大学教授小川毅彦与理化学研究所合作,从出生8天的雄性实验鼠体内提取出精原干细胞,并从出生5天至8天的实验鼠体内摘取精巢,然后将精原干细胞注入精巢的生精小管内,经过43天的培养,精原干细胞发育成了精子细胞。  相似文献   

20.
《百科知识》2005,(6S):37-37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大蒜中的主要成分蒜素有助于实验鼠防止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研究人员给实验鼠服药造成其肺动脉收缩,使之处于肺动脉高压发病的高风险状态。研究人员随后分别给实验鼠每天服用含有蒜素的大蒜提取物、已被破坏的煮熟大蒜或者不吃大蒜。3个星期后,研究人员发现,不吃任何大蒜和吃熟蒜的两组实验鼠都出现了肺动脉高压症状,而服用蒜素的实验组老鼠则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