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生活中,人们喜爱的事物各有不同,但其原因应该是一致的:对象能引起他们的心理愉悦,因而表现出对所喜爱的对象的浓厚兴趣,以致在行动上热情执著,进而在思维上表现出某种快捷和感悟。可见,兴趣是求知获益的先导,是学习的动力。作文教学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2.
王秀 《科教文汇》2013,(20):148-149
语文课堂教学是学习我国母语的首要课堂,因此上好课,最大限度地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效率便是需要我们每位语文老师认真思考的问题,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在心理上要与孩子接触,情感上要与孩子产生共鸣,方法上要对孩子有吸引力,呈现出一种孩子"乐学",教师"乐教"的语文课堂形式。  相似文献   

3.
游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晖 《科教文汇》2010,(36):125-125,144
以学生为教育教学的主体,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多年来极力倡导的基本原则,但在实际教学中落实并不到位。究其原因,在于没有找到一条能够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乐于做主体的途径。笔者认为,游戏是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因为"游戏观"建立在人的本性之上。众所周知,在本质上,人都有好乐的天性,游戏就是乐的形式之一。而人的任何活动,只要与人好乐的天性相切合,就没有不成功的。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之者。"充分揭示了"好之"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云 《知识窗》2014,(10):74-74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没有打好基础,试问如何去挑战初高中,如何步入神圣的大学殿堂?孔子在《论语》中就告诉人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了让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好学、乐学,教师不妨尝试以下四种方式:  相似文献   

5.
《论语·雍也第六》里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看似飘渺虚幻,但确实具有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这一点在科学研究中是有例子可循的。  相似文献   

6.
王燕 《科教文汇》2014,(35):175-176
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了解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爱好学习的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乐"之所以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因为它完全开发了一个个体自我学习的原动力,在现代教学体系中"乐"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刚系统接触学习的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对于英语的学习更是如此,"乐"往往不是与生俱来的,从批量生产人才的角度来说,往往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这个引导就是"趣味性"教学。  相似文献   

7.
梁波清 《科教文汇》2008,(5):100-100
本人从事多年的中学物理教学,在教学中体会到,部分学生对学习物理有畏难情绪,因此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叶圣陶先生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习兴趣是个老话题,孔子告诫我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凡是教学上有所建树的老师,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课都让学生着迷。  相似文献   

9.
赵昌栋 《科教文汇》2010,(35):111-11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中学阶段是学生求知欲特别强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培养学生广泛科学的兴趣,对于今后人生道路的发展会产生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钱海 《科教文汇》2007,(9X):115-115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去领会。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此,我在数学教学尝试采用快乐教学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熊凤英 《知识窗》2013,(8):48-48
孔子把治学分为三个境界:知学、好学、乐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是这一观点的集中体现.教师只有淡化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2.
黄小玉 《科教文汇》2009,(14):117-117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话千真万确。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心理学上叫内驱力。它对推动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之”才能“乐学”。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尤其是语文教师在作文这个重难点教学中,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指一个人要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乐之者。”兴趣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宫殿大门的向导,学生对科学课感兴趣,就会孜孜不倦地学习钻研。  相似文献   

14.
赵光成 《科教文汇》2008,(36):169-169
古训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以“知”导“行”,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增强教育教学实效,始终是政治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就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实效,浅谈一些尝试与体验。  相似文献   

15.
汪涛 《科教文汇》2007,(6X):61-61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知不如乐之者。”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十分抽象的科学。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人学,爱说爱动,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堂上,采取什么方法才能够让孩子们一上课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呢?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驰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学习也一样,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地去阅读、求问,就能愉悦快乐地接受新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学习兴趣是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强化剂。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其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必要的,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初中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18.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获得知识的原动力,是激发学生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自制力不强,无意注意占优势,他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趣味性,所以,学习兴趣起着支配作用。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愉悦的学习情绪,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9.
林松华 《科教文汇》2009,(18):100-100
作为语文教师,常碰到这样的尴尬事:语文早读,走进教室,学生却在读英语、政治、历史或地理,甚至有的还在读魔幻小说;语文晚自习,学生无所事事,老师一出教室,马上拿出数理化习题,争分夺秒地演算;语文课上学生昏昏入睡,课下更别说去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了。学生们学习语文,显得那样被动、无奈。因此,语文教学往往“吃力不讨好”,苦累却无功。语文教学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由于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认为语文课枯燥乏味。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语文课毫无生机可言。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20.
林松华 《科教文汇》2008,(20):89-89
作为语文教师,常碰到这样的尴尬事:语文早读,走进教室,学生却在读英语、政治、历尘或地理,甚至有的还在读魔幻小说;语文晚自习,学生无所事事,老师一出教室,马上拿出数理化习题,争分夺秒地演算;语文课上学生昏昏入睡,课下更别说去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了。学生们学习语文,显得那样被动、无奈。因此,语文教学往往“吃力不讨好”,苦累却无功。语文教学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由于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认为语文课枯燥乏味。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语文课毫无生机可言。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