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分析新型举国体制的内涵及时代特征,按照科研规律、结合科技创新工作实际并以重大科技项目过程管理为核心,构建重点推进科技创新项目战略决策体系、组织实施体系和综合评价体系建设的新型举国体制科研模式的组织运行机制。研究总结广东通过改革创新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系探索构建的,多主体、多要素、全链条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科研模式,及其实施科研项目揭榜制、成立项目管理专业机构、面向全国开放项目申请、推进省实验室重大平台建设等典型做法与经验,并进一步对标科技创新强省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从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投入与产出、研发与应用、固化与动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为广东应对新型举国体制科研模式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深厚内涵,总结了湖南省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的新型举国体制“湖南模式”,梳理了相关省市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相关有益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型举国体制把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相结合,加快了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和突破.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理顺央地协同关系,采用央地联动的方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丰富新型举国体制的内涵,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研究基于对央地联动相关实践和探索的深入分析,研究搭建起包含三个层级的央地联动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体系,针对央地联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结合发达国家相关经验做法,研究出了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加创新资源投入以及产业创新生态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声音     
王志刚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发展是国家安全的基础,科技创新要落实新发展理念,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加强重大科研攻关任务部署,保障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安全。围绕高质量发展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统筹部署创新链产业链,补短板、建优势、强能力,着力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相似文献   

5.
以新型举国体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背景,基于科技情报学提出新时期科研重大项目申报指南发布前审核评议的必要性和科学性。以过往10年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的申报指南形成方式为例,对项目申报指南的形成机制特征进行分析,运用文献计量法研究提高项目申报指南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信力水平,以期为后续项目申报和立项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提高财政科研经费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中美科技经济脱钩进一步凸显了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的紧迫性。本文从关键核心技术规律特征、我国该项技术发展水平这两个维度构建关键核心技术系统分类体系。并且从创新生态系统的角度,进一步总结出不同类型关键核心技术适用的创新生态系统组织方式和研发模式。我们发现,集成型技术适用政府强力干预的新型举国体制模式;攻关型技术适用研究院所拥有更多自主权的放权型产学研合作模式;开放型技术适用企业家精神推动的核心企业领导模式;探索型技术适用灵活开放的非营利机构主导模式。研究结论为我国关键核心技术高效创新组织方式设计及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型举国体制是传统举国体制在新时代的适应性转型,在国家竞争日益加剧和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新型举国体制成为发挥中国制度优势、破解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实现国家战略任务的重要抓手。如何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实现方式,尤其是在国家安全、军民融合等重大战略领域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已成为当前亟需回答的重要课题。鉴于此,在深入分析新型举国体制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内在逻辑及创新要素基础上,从组织体系及实现机制两个层面构建新型举国体制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分析框架,并通过对军民协同推进新冠疫苗研发的全景式回顾进行案例探索,揭示新冠疫苗研发的中国经验——以新型举国体制为制度优势,以定位“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为前提,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发挥军民融合的战略支撑作用,释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力的中国方式。  相似文献   

8.
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和突发公共事件的挑战,我们需要正视国内长期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问题背后关键科学问题的复杂性,深刻认识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的战略必要性。科技创新体系化呈现出整体性、结构性和有机关联性要求,需要技术体系化和组织体系化的持续推进与互动,有效应对风险和不确定性。在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时,应通过超前部署"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的系统性科技战略布局,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新需求、新技术和新架构,改变孤立、被动的应急模式,通过加强知识突破与商用生态的全面联接来增强科技创新体系化的效能、活力和韧性。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推动传统的科技外交向"新型创新外交"转型,将体系化的创新势能战略性落地释放,真正有效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来"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国家发展的创新体制,新型举国体制是攻克核心技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法宝。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选择需要核心技术支撑的大飞机产业作为研究对象,以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战略优势、市场优势和组织优势为核心出发点,基于扎根理论构建科技创新动力机制模型,继而采用熵的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关键因素的作用机理,最终完善有利于核心技术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为新型举国体制下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新型研发机构作为一种新的创新主体和组织模式,在引进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逐渐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一支新生科研力量.江西省科技协同创新体作为企业类新型研发机构,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为江西省科技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方法,深入剖析科技协同创新体的发展现状,总结了科技协同创新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比分析江西省科技协同创新体和兄弟省份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经验,提出了新时期江西省科技协同创新体升级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基地作为源头创新和新知识、新技术、新发明的先导和源泉,是培养汇聚高层次科研人才、取得自主创新成果和核心技术的重要平台,是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科研创新能力强弱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广东省现有国家科研基地建设情况进行总结梳理和摸底分析,并对今后,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广东省科研基地体系建设工作提出若干建议。加大力度推进以实验室为龙头的科研基地建设,加强协同创新,组建一批高水平科研创新基地和平台,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直至产业化全过程创新链条的科研体系是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路径和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建研究成果相对指数,从科技管理体制促进成果产出和转化的角度,分析广东省2002—2015年科技成果相对指数及其变化规律,发现广东省科技成果的投入-产出效率不高,科研质量下滑严重,技术推广以及成果转化薄弱,科研立项以及评价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进一步探讨广东省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十三五时期”,广东省生产力服务体系快速发展,规模逐年壮大,服务内容从传统的中介服务逐步向全链条创新服务转变,发展趋势不断往专业化、网络化、集成化和国际化转变,逐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广东科技创新强省建设的重要支撑。为适应广东省生产力服务体系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提升生产力中心系统的科技创新服务能力,亟需建立一套系统、全面的生产力科技创新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客观、科学地推进生产力体系的创新发展,作为其动态管理及政策支持的重要依据。因此,本文运用基于熵权法的TOPSIS综合评价方法,构建广东省生产力服务体系科技创新服务能力评价模型,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合理性,确定了关键影响因素。经实证研究发现,2010-2018年间广东省生产力服务体系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各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不均衡,珠三角地区遥遥领先于粤东西北地区;企业服务能力、人力资源、科技创新资源对生产力服务体系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影响相对显著。  相似文献   

14.
在对照现有科技创新平台的基础上,对技术创新中心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基于大型飞机重大科技专项,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组建模式、原则、布局和机制进行研究,从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体系能力三方面搭建建设模型,探索基于重大科技专项的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模式。从功能定位、顶层策划、建设布局、成果转化和运行机制五方面提供建议,为新的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行提供方法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广东创新平台的分类及作用入手,归纳总结这些平台建设的主要做法、成效及经验,剖析存在问题,并提出今后发展的思路及建议,供科技管理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回归以来,澳门科技创新取得了长足进步,科研投入力度逐渐加大,高水平研发成果逐步涌现,创新科技产业发展迅速。作为典型的国际自由港以及大湾区四大核心城市之一,澳门与全球市场尤其是葡语国家具有历史的、广泛的联系,经济运行模式、商业运作准则与国际惯例接轨,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澳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也存着土地资源不足、产业结构单一、高端创新资源不足等问题。下一步,澳门应以大湾区穗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支点、珠三角西岸区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中葡科技交流合作重要平台作为战略定位,营造鼓励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社会氛围,集聚科技创新资源,进一步发挥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中的作用。广东应进一步完善粤澳跨境科技创新合作机制,携手澳门集聚国内外高端科技创新资源在大湾区内转化,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把大湾区打造成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相似文献   

17.
基于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监测管理的新要求及挑战,在研究分析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监测体系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借鉴科技计划项目信息化监测的研究成果与成功案例,探讨基于数据驱动的科技计划项目监测模型,开展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数据监测管理机制研究,分析科技计划项目全过程管理关键风险点,设计科技计划项目全程监测系统.基于以上理论,开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监测平台,有效解决传统科技计划项目监测管理模式效率低、监管零散、信息被动等问题,实现精准化、智能化、自动化的科技计划项目监测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分析和对中山大学(医科)10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的实例分析,理清制约实验室创新能力提升的因素,为相关部门推动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的创新能力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杨文娟  袁鹤馨 《科研管理》2020,41(1):285-288
 深圳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位居全国前列,在科技研发方面投入巨大,有效地提升了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校科研能力和水平。201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研究的若干意见》,对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做出重要部署,高等院校基础研究是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单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的科技计划实施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国家加强基础研究战略部署以及高校尖端人才引进和发展的需求,所以深圳亟需优化科技计划支持体系,科学布局基础前沿科学研究领域,进一步促进高校科学研究的发展,大幅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深圳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大支撑。南方科技大学(简称南科大)作为一所深圳市创建的一所高起点、高定位的公办创新型大学,它肩负着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挥先导和示范作用的使命,并致力于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深圳创新型城市建设。本文作者将以它为样本作为深圳市高校典型展开分析。通过研究高校申请深圳科技计划,分析高校项目获批情况,为深圳强化基础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出几点建议:1)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对基础学科给予更多倾斜。2)孔雀团队引进增加应用基础和产业化分类。3)强化对市重点实验室的定期评估考核和调整。持续增强高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加快建设更加科学、合理的科技计划,支持深圳市高等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