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科技合作是中国科学院科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中国科学院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中,中科院的国际科技合作受到国际政治环境和国内政治形势的影响,从建院初期单一的学习、引进、考察的状况发展到今天的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多目标的格局,经历了学习—停滞—突破—发展的曲折过程。这一跌宕起伏的发展过程既反映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变迁对科技工作的影响,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科学院的发展历程。一、从单向学习为主到多方位合作的起步中国科学院建院初期的国际合作主要特点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向苏联学习;国际科技合作…  相似文献   

2.
经过对近17万条力学SCI专业期刊论文索引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考察了科学生产能力与国际科学合作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力学科学合作中存在马太效应。在国际力学科学合作中,相对低产的国家倾向于和相对高产的国家合作,但是相对高产的国家有更多机会成为第一作者国家,科学产出能力越强的国家在国际合作中越具有优势。但是,总体说来,国际力学科学合作中的马太效应不是太强。  相似文献   

3.
《科协论坛》2014,(4):59-59
<正>4月9日,由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与国际科联科学自由与责任委员会主办的"科学评估与科研诚信"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章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杨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等出  相似文献   

4.
基础学科国际科学合作的重要模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根据基础学科国际科学合作的重要特征以及国际科学合作的产出数据系统,着重考察了影响国际科学合作与交流发展水平和状况的诸种因素及其关系。通过对国际科学合作中所出现的复杂现象与关系的研究,以回答诸如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国际合作的规模为何存在差异、世界各地区及国家是如何形成了国际科学合作的网络的、基础学科领域国际合作形成的模式以及各种科学的外部因素对国际科学合作产生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科学院国际科技合作奖简介知识创新工程实施以来,中国科学院的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高,国际影响日益扩大,主动与中国科学院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国外机构和外籍人员不断增加。许多著名外籍科学家与中国科学院积极开展科技合作,在传授科学思想、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促进双边或多边战略合作以及开展项目合作等  相似文献   

6.
孙键  陈奎  刘云 《中国科学基金》2009,23(3):160-164
本文阐述了大科学的特点及目前国际大科学研究的发展形势,分析了我国参与国际大科学研究的现状,以及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大科学国际合作政策,最后针对我国参与国际大科学研究计划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侯剑华  王仲禹 《现代情报》2016,36(12):126-132
国际科学合作已经成为当今大科学时代开展大科学项目研究的主流科学生产方式。研究大科学项目的国际科学合作的运行模式及其特征,对我国开展大科学项目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由美国牵头发起的斯隆数字巡天(SDSS)项目是21世纪以来典型的大科学项目,在Web of Science平台检索依托这一项目的科学论文,利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系统对这一项目的国家和机构两个层面的科学合作情况进行分析,揭示了该项目的国际科学合作中以多边交叉型合作模式、双边交互性合作模式和补充型合作模式为核心的“外、中、内”3层合作体系,总结了大科学项目国际科学合作的基本特征,为我国参与和主导国际大科学合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12月9日宣布,我院北京基因组所在国际合作的框架下参与和主持完成的原鸡基因组和家鸡基因组多态性研究获重大突破,其主题科学论文发表于12月9日的《自然》杂志上。据悉,我国科学家借助于在基因组学领域的优势,积极参与重大的国际科学合作项目,在项目选题和方向上起到了主导作用。科学家表示,  相似文献   

9.
旨在揭示大数据研究中国家和机构间的合作模式和网络结构,发现主要参与国家和机构的主导地位,并利用科学地图来可视化这些合作特征.在了解大数据领域全球论文产出概况的基础上,应用网络特征指标分析大数据研究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及演化规律、主要国家与机构在合作网络中的地位及其作用,并通过VOSviewer软件以科学叠加图(overlay map)的形式对结果进行可视化.研究发现:全球大数据研究以国内合作尤其是机构内合作为主,国家和机构间合作的比重较低,随着时间推移,国际合作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并逐渐向多元主导模式转变;中国、美国和英国在国际合作网络中占据核心地位、发挥桥梁作用;中国作者在国际合作网络中的主导性较高,中国科学院、德克萨斯大学和清华大学是最为活跃的参与机构.  相似文献   

10.
基础学科国际合作特征的科学计量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文通过对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基础学科领域国际科学合著论文与国内科学合著论文数据系统的计量分析,以探讨各基础学科领域国际科学合作化程度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国内科学合作与国际科学合作的互补性特征。同时,对基础学科领域国际科学合作计量测度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特点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1.
《学会》2015,(9)
我国科学家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参与国际科学理事会发起的一系列重大国际科学计划。本文在对我国科学家参与国际科学计划的历史、现状与参与模式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寻我国科学家未来参与国际科学计划的发展趋向,以期为我国科学家参与民间国际科技合作,不断提升我国国际科学地位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2.
对А.И.米哈依洛夫科学交流模式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认为米哈依洛夫科学交流模式很好地解释了以往纸载体条件下科学交流活动的现象和规律。网络媒体的出现使米哈依洛夫科学交流学说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但米哈依洛夫科学交流模式对于目前及今后科学交流的理论与实践仍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收录的中印两国国际合作论文数据,比较了两国的N维国际科学合作结构、合作对象结构以及合作频度与合作链强度的关系,找出了中印两国国际科学合作结构存在的不同之处,并建议多国合作应成为我国未来国际科学合作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以下简称数字地球中心)是中国科学院直属事业单位,它由卫星遥感中心、航空遥感中心、空间数据中心、数字地球实验室4个科技机构组成,是运行与研究结合的综合性研发机构。意义:组建数字地球中心,是中国科学院为了更好应对国际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科学奖励制度的建立与首次科学奖金的评奖,是中国科学院发展史和中国当代科学史上值得关注的重要史事.科学院建立科学奖励制度,主要是在苏联培养科学干部的经验的影响下,打算通过实施科学奖励解决在培养科学干部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并加强对科学家的团结工作,从而试图促进科学院的发展.首次科学奖金的评奖,先由科学院各学部评选,再相继由科学奖金委员会和院务会议审议.各学部均以请奖著作本身的学术水平作为根本尺度,本着实事求是和宁缺毋滥的原则,以同行专家"三审定案"制和民主的方式评选.科学奖金委员会和院务会议都基本尊重各学部的推荐意见.这次评奖并未受到过多的政治干预,科学院在评奖中实现了高度的学术自治,为日后中国科技奖励的评奖树立了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国目前已经建成和在建的一些大科学工程的财务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归纳,重点分析了这些问题对开展国际合作的影响。并结合欧洲核子机构(CERN)和欧洲联合环(JET)的财务管理规定,总结了我国大科学工程财务管理可以借鉴的经验。最后,提出了借鉴已有国际大科学工程财务管理经验完善我国大科学工程建设和管理,积极推动国际合作的三条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共同资助下,李喜先等9名研究员经过5年之久的研究,形成了专著《科学系统论》.全书分上、中、下三篇,共15章,约40万字.中国科学院周光召院长向中国科学院出版基金专家委员会写了推荐信,该书将由科学出版社在明年上半年出版.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际合作论文的科学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对近十年来中国被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收录的国际合作论文产出情况进行了研究,并以2006年数据为重点,分别对中国国际合作的合作伙伴、合作领域和合作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参与和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具有必要性、可行性和重要性.大科学计划作为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的重要形式,具有技术难度大、资金需求多、范围涉及广和人员要求高等特点.通过聚焦人员主题,深入分析我国在大科学计划等国际组织中面临的人才供给问题,提出相关意见建议,以期为增强我国高水平国际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1 高分子领域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在我国内地陆续召开 国际学术会议是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交流、展示水平、扩大国际影响、创造合作机会的活动。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科学发展水平的迅速提升,我国申办重要国际会议的成功率逐年提高。对高分子科学领域来讲,近期先后有“2002高分子世界大会”“合成金属国际学术会议”“太平洋高分子大会”等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这些会议是本领域国际上最高水平或具有重要影响的系列大会。我委对这些会议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资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