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以“曼哈顿计划”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科学社会学和科学社会史的方法 ,回顾了“二次大战”盟国实施“曼哈顿计划”的经过 ,藉此探讨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大学招生人数的迅速扩张,大学教育已达到较为普及的程度,然而大学教育的质量却不甚理想。究其原因,首先是我国大学的目标定位有偏差,重科研、轻教学;同时,我国大学对“人才”的定位亦有偏差,注重知识、技能教学,忽视个性培养和价值教育。中国大学只有将“育人”作为首要任务,摒弃应试教育、尊重个性、鼓励创造,加强价值教育,才能培育出真正有智力、有道德、有创遣力和社会责任的人才,推到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学一产业联络计划(不称“联络计划”)是美国研究型大学以及所属院系与产业界建立组织关系的一种比较新的手段,也是大学向产业界转移技术的重要机制。在一个典型的联络计划中,产业界的公司在向大学支付一笔年费用后即可“方便”地接触大学或所属院系正庄进行的研究。公司参加联络计划的年费用一般在1万美元至4万美元之间;大学或院系向公司提供的“方便”通常是指公司名权选派一名或两名公司代表参加大学的研究工作年度总结汇报大会;有权参加有关主题的学术会议、研讨会和讲座;大学向公司提供有关研究的出版物(公司有权在公开出版之…  相似文献   

4.
刘勇  韦俊 《科教文汇》2013,(24):53-53,6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一个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是“卓越计划”下的大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根据“卓越计划”的要求和高等数学的特点,对高等数学的模块化教学,将会促进“卓越计划”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5.
社会责任产品开发是企业社会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显著区别于一般新产品开发的特殊性。综合社会责任产品开发的“内容域”、“层次域”和“阶段域”等向度,可以构造一个社会责任产品开发的立方体模型。社会责任产品开发过程主要分为概念开发、产品设计、产品测试、社会和经济评估以及商业化及推广等五个阶段。企业应对社会责任产品开发实施有效的管理,注意保持与企业社会战略的契合性;建立跨职能的社会责任产品开发团队;加强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有效运用各种产品创新工具;注重消费者沟通与教育。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信息》2003,(23):25-25
柏林工业大学的建筑、环境、社会学院正进行着一个和环保、能源、永久经营相关的跨领域计划,处理室内空调、热能应用及用水的问题。这个新型的“湿空气——太阳能收集系统”计划,由建筑技术系的Claus Steffan教授所主持,获得欧盟第五期计划的赞助,金额高达230万欧元。  相似文献   

7.
姚小俊 《科技风》2023,(11):134-136
基于“双一流”大学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建设要求,为满足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目前对我国高校土木工程教学模式和培养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需要改进之处,并对新形势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与创新、“双师型”教师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土木工程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8.
吴寒  吴冰 《中国科技纵横》2014,(22):259-259
大学教师被称之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团结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篇文章主要对大学教师职业道德的意蕴进行简单的解析,以期能够不断提升教师的为师意识,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和生活,树立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许秋艳 《科教文汇》2014,(24):70-71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具体表现。根据“卓越计划”的具体要求,并结合“C++程序设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特点,探讨该课程的教学模式,以达到“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中国教育界、科技界的一件大事就是推进教育部重点支持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计划,即“985工程”。去年年底新闻界并且公布了34所进入“985工程”的大学名单。并且宣称“经过几年的建设,获得重点支持的各高校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成果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据《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11.
林正奎 《科研管理》2012,33(3):142-147,160
当前,企业社会责任日益成为社会热点、焦点。随着我国保险业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保险业社会责任履职情况如何这一问题值得高度关注。本研究在深入分析保险业社会责任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保险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熵权和层次分析分析法(AHP)建立了组合评价模型,填补了保险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的空白。采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2006年-201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结果表明15个副省级城市在"十一五"期间社会责任履职能力呈现整体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孙瑞英  马晓伟 《情报科学》2020,38(3):167-176
【目的/意义】通过对"高校智库"研究期刊文献进行分析,寻找到核心作者与核心主题,梳理其演化过程,为促进"高校智库"建设以及履行咨政、启民与育人使命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方法/过程】采用多层次作者模型,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代表性学者、研究团队进行分析,以明确该主题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基于亲和思维,对不同时期的研究主题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核心作者发文的文本进行内容分析,以动态地认识和把握其演化过程与规律。【结果/结论】在此基础上,明确"高校智库"研究现状的优缺点,找到研究空白点,预测研究趋势,为未来"高校智库"研究提供建议,指导"高校智库"建设和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企业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的和谐,企业发展的同时又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文章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企业社会责任内在关系及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所呈现的问题的分析,论述了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定时期,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提出了引导和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九五”期间科研工作的全面分析和总结,阐述了努力提升学校科技综合实力,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具体作法及产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当代人才观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学义  董靖  黄国良 《未来与发展》2012,(4):100-102,88
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倡导的人才观存在着相互继承和发展的密切关系,形成了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随着我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公布和《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制定,"科学人才观"被赋予了"贡献"、"创新"、"创造"、"价值"等新内容,"以人为本"更注重"以用为本"。本文将此作一个分析,以便进一步完善人才理论,弘扬当代新的人才观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6.
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是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内在依据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根本动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实现了企业自身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伦理价值,而且实现了社会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企业社会责任的自我价值是核心和根本,是其社会价值的存在依据;而其社会价值又是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要求和保障.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调研数据,对中央直(部)属院校、地方高校和职业院校三种不同性质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工作情况进行比较和研究。主要从高校社会化服务的开展进程与比例、服务对象、服务方式与内容、服务收费、服务工作量比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比较研究。最后提出从增强社会化服务意识、结合自身优势找准切入点以及建立高校图书馆联盟合作体系等方面改进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黄华伟  周怡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9):204-210
以"十三五"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项目申报情况,立项项目类别,所属系统、地区、学科、单位分布,同时与"十二五"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项目申报和立项总体上呈现稳定上涨趋势;高校依旧是承担项目研究的主要系统,居于主体地位;项目立项东强、中西弱的局面依然存在;中国社科院的整体研究实力超强,一些重点高校在单项学科中优势明显,特色突出,表现不俗.建议,继续加大投入,扩大申报限额数,提高项目立项率,向青年项目倾斜;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加快建设高校新型智库;继续向中西部倾斜;设置交叉学科项目;加强基础学科建设,促进学科协调发展;提高项目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柳永夏  赵光远 《现代情报》2012,32(8):154-156,161
科研评价机制创新是当前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以社会科学为例,针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中建立分类评价标准和多元评价体系的要求,以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的必要性和障碍因素分析为基础,提出了短期内加大学科发展基本规律和学术评价基础理论研究、中期通过推动学术价值评价和学术能力评价分离、长期加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评价文明建设的社会科学评价机制的总体思路与内容框架。  相似文献   

20.
“双一流”建设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及挑战。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创新,“双一流”建设、“健康中国”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整体发展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需求,要求临床医学研究生不仅要培养扎实的临床实践技能,还要提升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本文探讨了在当前“医教协同”培养模式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双一流”建设提出的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能为临床专硕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及临床专硕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