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近40年来华北及华东局部主要气候资源要素的时空变异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杨彦武  于强  王靖 《资源科学》2004,26(4):45-50
该文利用时空数据模型引入时间维,在GIS平台上分析了我国华北地区和华东部分地区1961年~2000年温度、降水和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三者的相互联系.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北部温度变化不大,而南部和华东部分地区温度升高明显,10年平均气温大约升高0.5℃/40年;华北地区降水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特点,并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华北南部和北部的降水变化存在一定的反相关关系,华北北部降水减少,而东南部降水却呈上升势头;华北地区和华东部分地区的日照时数都有明显的降低.对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分析,华北中北部温度和降水的关系为暖干型,而南部和华东地区为暖湿型;华北中北部日照时数的降低主要是因为大气污染加剧而引起,而华北东南部和华东部分地区是由于降水的增加,即云量的增加和晴天日数的减少而导致日照时数的降低.对温度、降水和日照时数时空变化规律的分析有助于对未来气候变化做出合理的预测,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科学中国人》2012,(23):46
11月14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专家接受采访时指出,我国近几年"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型发生了变化,夏季多雨带位置北移,持续近30年的"南涝北旱"格局初步显现转变趋势。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近年来华北地区年降水量明显增多,近10年中有8年比常年偏多;今年夏季,西北地区(甘肃、宁夏、青海、陕西、新疆)的降水也出现明显增加,平均降  相似文献   

3.
利用1951—2012年全国160站降水资料,分析了华北夏季(6、7、8B)总降水量,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求得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年变化趋势;同时利用EOF(正交经验分解)来分析该地区62年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在1965年代之前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偏多,之后开始下降,尤其是在1976年成为降水变化的转折点,降水进一步减少,80年代中期后略有回升,但在2003年再次减少,2010年之后有回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青藏高原1979—2013年水平分辨率为2.5°×2.5°的地面感热通量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60站降水资料,对青藏高原热源基本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原地面感热与中国夏季降水有密切的关系。当高原感热偏高时,高原夏季500h Pa为正异常,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中国东部存在异常的偏北风,长江流域以北地区降水偏少,而长江流域以南的降水偏多;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5.
据国内外多家机构估算,我国页岩气资源量丰富,估计超过常规天然气。现有资料初步显示,我国页岩气在南方长江流域、华北地区和塔里木盆地等大面积分布。我国已启动全国页岩气资源调查,进一步确定勘探开发有利区块。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能量、水分循环影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总辐射量最高的地区,也是全球超太阳常数的极值区域之一。此处形成了一个"嵌入"对流层中部大气的巨大的热源,可以伸展到自由大气,其超越了世界上任何超级城市群落所产生的中空热岛效应,对全球与区域大气环流系统变化的动力"驱动"产生了难以估计的效应。与地形热力过程季节变化密切相关的亚洲夏季风是世界上范围最广和强度最强的季风;从冬季到早春季节转换过程中,由于太阳辐射的影响造成青藏高原大地形感热的"快速响应"及其相对高值动态移动,在盛夏梅雨及其云降水带前沿线恰好停滞于中国"三阶梯"地形分布山地—平原过渡区。此现象表明,青藏高原可能扮演着夏季风过程陆地—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关键角色。中国区域低云量与总云量极值区均与青藏高原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中东部湖泊群与冰川集中区空间分布几乎吻合,这表明"亚洲水塔"形成的关键因素与"世界屋脊"特有的云降水结构不可分割。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对局地与下游区域云降水过程水汽输送流型等均有显著影响。长江流域降水与全国低云量存在一个明显沿长江流域的带状高相关结构,充分表明长江流域降水与上游"亚洲水塔""热驱动"以及对流系统具有重要相关关系。从跨赤道经向环流的视角可发现,夏季南、北半球跨赤道气流低层强偏南、高层强偏北气流出现在东亚地区和北美区域两大地形对应的赤道区,这2个跨赤道极值区恰与青藏高原、落基山高原位置相对应。青藏高原纬向与经向环流圈结构与区域-全球大气环流相关机制,印证了"世界屋脊"隆起大地形的"热驱动"及其对流活动在全球能量、水分循环的作用。青藏高原特殊水汽三维结构分布和跨半球的纬向和经向大气垂直环流图表明青藏高原对全球尺度大气环流变化的贡献显著。文章进一步以东亚、全球水循环的视角,提出了青藏高原作为全球性大气"水塔"的观念,认为在高原地区一个水塔的"供水"和"蓄水"循环体系,特别是高原地表冰川、积雪和湖泊作为"蓄水池"系统,使得所有的河流可作为"输水管道",将"水塔"的水向周边区域输送出去,高层大气也提供向外输送的渠道。青藏高原特殊的跨半球大气水分循环可构建"世界水塔"与其周边地区独特的水文功能概念,综合描绘了青藏高原"世界水塔"及其地球上一个完整的行星尺度陆地—海洋—大气水分循环物理图像。  相似文献   

7.
近50年秋季全球旱涝年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海温和ENSO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用Chen等(2001)最新创建的全球陆地月降水资料(PREC/L),划分并检验了1948年~2001年全球9月~11月的旱涝年.结果表明,冷事件大多对应涝年,暖事件大多对应旱年.全球9月~11月降水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涝年大多在80年代以前,早年大多从80年代开始.其中,1987年~1997年全球9月~11月的连续早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段.指出,印度季风区域、东南亚地区、热带太平洋岛屿、我国的东南沿海及日本一带、西非季风区及墨西哥湾区域,是旱涝年的平均降水差异较大的区域.并指出,东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3月~5月海温的变化对于9月~11月全球陆地降水的趋势变化有很好的预报意义.划分并检验了南、北半球9月~11月的旱涝年.指出,北半球旱涝年的分布和全球的是基本一致的,南半球与北半球的旱涝年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中国气候对全球气温增暖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40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中国气候也有明显的增暖趋势,北部增暖最明显,与全球平均温度变化相似,长江流域变暖不明显.冬季增暖最突出,夏季在部分地区有降温现象.近40年,全国平均降水量趋于减少,北部减少最明显,中心在华北及山东半岛;长江中上游降水偏丰.表明近期我国气候对全球气温变暖的响应特点,主要表现表式:北方为暖—干型;长江流域为冷—湿型;华南大部为弱暖—干型  相似文献   

9.
11月14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专家接受采访时指出.我国近几年”南涝北早”的降水分布型发生了变化.夏季多雨带位置北移,持续近30年的”南涝北早”格局初步显现转变趋势。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近年来华北地区年降水量明显增多.近10年中有8年比常年偏多。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81~2014年山南地区月降水、连续降水日数和逐日降水等资料分析山南主要农区洪涝灾害的近30年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山南地区主要农区洪涝灾害呈逐年增多的趋势;春季、初夏、盛夏等洪涝灾害沿江一线呈逐年增多,主要在90年代以后、21世纪出现几率高,南部地区主要集中出现在90年代以前,西部地区洪涝灾害的高发区,夏季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分布在山南中部和北部地区,其余各地出现几率较小。  相似文献   

11.
对1954至2005年嘉兴汛期降水,包括梅汛期和台汛期降水做滑动平均和小波分析,发现嘉兴汛期梅汛期降水,在降水偏多的50年代和80~90年代都存在着3~4 a周期变化,而台汛期降水存在5 a和9~10 a的周期振荡。台汛期降水在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出现增多现象。汛期梅汛期降水年代际振荡周期有14 a2、0 a,台汛期周期自20 a向36 a转变。对梅汛期台汛期降水分别做降水异常偏多(少)年合成分析,发现影响嘉兴梅汛期降水的主要环流系统是贝加尔湖西风槽和西太平洋副高,欧亚大陆经向(纬向)环流发展,副高偏强(弱),降水偏多(少);8~9月影响嘉兴降水的主要环流系统是西太平洋副高,西太平洋副高偏强(弱),位置偏北(偏东),有(不)利于台风影响嘉兴,从而台汛期降水偏多(少)。  相似文献   

12.
华北地区人口密集,资源丰富,经济繁荣。它有工业发达的京津唐经济带,国家主要的能源基地山西,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是我国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地区,也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战略基地。然而,遗憾的是,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华北降水连年减少,成为我国水资源贫乏的地区之一,严重地制约了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亦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50 年河西地区降水量变化特征及时间分布均匀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河西地区13个气象站点的月降水资料,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和反距离加权法,研究了河西地区50a来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基尼系数对河西地区降水时间分布均匀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西地区年降水在20世纪60年代较少,进入70年代降水量有所增加,从2000年开始,降水量较80年代、90年代逐渐增多。河西地区的年降水、春季降水、夏季降水、秋季降水、冬季降水倾向率分别为-3.88mm/l0a、2.33mrrd10a、5.25ram/l0a、-3.27mm/l0a、-2.32mm/l0a,其中东、中部地区的冬季倾向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河西地区降水均匀度年际变幅较大,60年代、70年代、80年代降水不均匀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步入90年代,降水不均匀的区域逐渐转移到了中东部地区,其中东部是降水不均匀度变化较为显著的地区,从长期趋势来看,河西地区降水量均匀度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波动依然会很大。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61~2003年降水、积雪等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青南牧区年、季气候变化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降水量冬、春季呈增加的趋势,而夏、秋季呈减少趋势;地表积雪量冬、春季的平均增加量分别为15.1、3.8cm,而夏、秋季的平均减少量分别为0.3、0.2cm。气候变暖和冬、春季降水增多以及冬、春季平均积雪量连续异常增多或持续维持是导致青南牧区20世纪80~90年代雪灾增多的最直接原因之一。冬、春季降水和地表积雪的增加,使得雪灾发生的频次增加,危害程度加重;夏、秋季降水和积雪减少、气温升高、地表蒸发加大、水资源量减少,干旱出现的几率增大。致使畜牧业生产环境恶化,发展前景受到威胁。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充分了解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降水时序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差异,本文基于铜陵地区2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55a(1960~2015年)和25个区域气象观测站10a(2006~2015年)的日级降水资料,采用距平统计分析、线性趋势分析、5a滑动平均分析及显著性检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空间插值统计方法等,对全市多年降水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铜陵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和春季,约占全年降水72.11%。年际降水显著增多,但季节性变化趋势不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1,(25)
本文利用1961—2010年华北地区国家基准站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一元线性方程回归、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及突变检验法、EOF正交函数分解、小波变换、MF-DFA分形理论等分析方法,研究极端干旱频率在华北地区的变化,可得到如下结论:(1)从华北地区上空的极端干旱年际变化特征上可以看到,发现年平均降水量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极端干旱发生的频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平均而言10年增加0.011次;(2)从极端干旱发生频率距平值分析得出,在90年代极端干旱发生频率距平值处在均值范围以下,在00年代中后期至20年代前期极端干旱发生频率距处在均值范围以上,可称为极端干旱期,总体而言,其年代际变化差异性较大;(3)极端干旱发生频率存在3类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分别为2~6年的小尺度、6~11年的中等尺度以及6~18年的大尺度演变周期,且2005年为华北地区极端干旱发生频率一个突变年;(4)运用MF-DFA法预测华北地区极端气候事件的发展方向和程度,结果表明指数会持续上升,即在接下来的十年内华北地区出现极端干旱气候事件的可能性仍在增加。  相似文献   

17.
1957年至2007年淮北平原气候变率及气候基本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袁新田  刘桂建 《资源科学》2012,34(12):2356-2363
运用1957年-2007年淮北平原23个气象站的逐月气温和降水资料,从平均值和变率等方面分析了淮北平原近51a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①近51a来淮北平原春、秋、冬季及年气温增温趋势显著,尤其是春、冬季;降水呈不显著的增长趋势。气温和降水由低基本态向高基本态过渡,目前均处于高气候基本态下;②无论是气温还是降水,其变率随时间而变,目前均处于大气候变率时段,要注意高气候基本态和大气候变率结合易导致的高温、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③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异常低温(寒冬)和异常高温(酷暑)出现频率高;80年代呈"凉夏"特点,极端气温事件较少;90年代以来持续"暖冬",异常高温(酷暑)有所增加。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和90年代以来降水极端事件发生频率较高,但前者以少雨(干旱)为主,后者以多雨(洪涝)为主。  相似文献   

18.
长江流域幅员辽阔,河流、湖泊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因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丰沛的降水和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水土流失成为长江流域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1961年~2004年东北地区四季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Anusplin插值软件对东北地区146站1961年~2004年四季降水量进行空间化处理,各季区域平均MRE分别为春季14.3%、夏季14.1%;秋季18.1%;冬季25.1%。对栅格数据采用空间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四季降水时空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春季,整个时段呈弱增多趋势,但不显著,1980年代前增加,之后减少;夏季呈减少趋势,1985以后呈显著减少趋势;秋季整个时段呈弱的减少趋势,1990年代开始显著减少,2000年以后略有增加;冬季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呈波动增多趋势,近10年增幅较大。从空间分布上看,春季,黑龙江北部和东部部分地区、吉林东部降水显著增多,增幅为(3~9)mm/10年,辽宁中部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减幅为(3~7)mm/10年。夏季,东北大部地区降水以减少为主,黑龙江中部和辽东半岛地区显著减少,减幅为(20~40)mm/10年。秋季,东北大部地区降水减少,黑龙江东部局部、吉林中部和南部部分地区显著减少,减幅为(6~10)mm/10年。冬季,黑龙江大部、吉林大部降水显著增多,增幅为(1~3)mm/10年,辽宁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显著减少,减幅为(1~2)mm/10年。  相似文献   

20.
上海1873年至2007年汛期水资源的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萍  陈葆德  陈伯民 《资源科学》2009,31(5):714-721
采用上海徐家汇站1873年~2007年的逐月、逐日降水资料及1961年~2007年上海地区11个站的逐月降水资料,从降水总量、降水总日数、不同等级降水事件、持续性降水以及时空分布的长期变化等方面,分析了上海134年以来汛期水资源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134年来上海汛期的降水总量、降水总日数、暴雨频数、持续性降水频次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但长期变化趋势不甚明显;②1980s以来,上海汛期的降水日数减少,大雨以上的降水强度增强,汛期的降水时段也更为集中,集中降水期有提早结束的趋势,持续无雨事件的发生频次存在增多趋势;③1980s以来,上海地区汛期降水总量呈现出城郊空间不一致的变化特征,中心城区汛期降水呈增多趋势,郊区则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