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今年是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为庆祝这一盛典,从总结过去,规划将来为宗旨,清华大学将于2001年4月25日隆重举办"清华创业与投资论坛2001".  相似文献   

2.
清华大学曾经诞生了大量的政治家,科学家和工程师.在风起云涌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当把目光投向我国沸腾的资本市场的时候,我们发现,这里也活跃着越来越多的清华校友.在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之际,笔者有幸采访了这样一个特别的群体.  相似文献   

3.
罗建北简历 罗建北,女,1945年出生,汉族,中共党员。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校任教,现为清华大学教授。现任清华科技园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副主任,清华创业园主任,清华留学人员创业园副主任,清华科技园孵化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历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党委书记,清华大学软件技术中心主任、清华信息技术公司总经理,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常务副总裁。目前兼任清华科技园教育培训中心主任,清华科技园技术资产经营公司董事长,北京厚德人力资源公司董事长等职.  相似文献   

4.
梅萌简历 梅萌,男,汉族,1954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1982年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毕业。现任北京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主任,清华科技园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本科毕业留校后历任清华大学校团委部长、副书记,清华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等职务。1994年创建清华科技园,长期从事清华科技园的发展建设工作。目前兼任清华科技园发展建设委员会秘书长、清华留学人员创业园主任、清华科技园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  相似文献   

5.
悠悠百载,求索征程,清华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担负起了民族复兴、中华崛起的伟大使命,这期间,倾力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治世能人及科技英才。水木清华,钟灵毓秀,东西文化,荟萃一堂,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翻开历史新的一页,而今,新一代清华人正在前人积累的厚重基础上,以创新之精神,  相似文献   

6.
2011年4月24日是清华大学100周年校庆日,这一天通常也被称为"校友返校日"。从"留美预备学校"到现代化综合性大学,清华已经走过整整一百年。海内外五万学子返回母校,两岸清华共庆百年华诞。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个诞生于民族耻辱之时的学堂,依靠几代清华人的努力,在一个世纪的沧桑风雨中成长起来了,在人民的养育和呵护中成长起来了,她是中国高等教育的见证,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骄傲。百年清华也将踏上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7.
比陆地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雨果还是在20多岁的年纪里,清华大学的主楼便在我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印象,这里除了清华、北大是在国内首屈一指的盛名学府之外,令人注目的主体建筑的那庄严恢宏气势吧!20年后的今天,我又走近了这所名闻中外的高等学府。站在清华图书馆前,我的  相似文献   

8.
风光入名校 (信息来源:北京晨报2005-07-25) 近日,记者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了解到,今年两校高考录取工作已经完成.北大共招收了全国47名"状元",清华共招收了全国33名"状元".除"状元"外,各省市高考的佼佼者也多花落这两家.黑龙江省理科前10名有8人进入北大,河北文科前20名全部进入北大,湖北省文科前30名有29人进入北大.浙江省理科前10名中的9人进入清华,江苏省理科前30名考生中的26名进入清华,福建理科前32名中的31名均被清华录取……  相似文献   

9.
倪正东,Zero2ipo创网CEO,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和财务管理专业在读博士,清华大学工学硕士;亚洲第一个创业计划竞赛--清华大学创业计划竞赛创始人之一,首届和第二届清华创业计划竞赛的主要组织者,清华大学科技创业者协会第三任会长.倪正东从1997年开始关注并致力于创业与风险投资在国内外的发展,在研究期间他的主要著译作品有:<数字化商业>、<清华园中的创业启蒙>和<风险投资浪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信息》2001,(14):41-42
联想的数字家庭构想,是刚刚从清华毕业的女博士任艳频和她的团队最初制定的.记者采访到任艳频是在联想集团新大厦的数字家庭实验室里.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信息》2001,(9):17-18
清华兴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Tsinghua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Ltd.简称TIMC)是清华大学属下的专业投资机构,管理团队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知名教授和资深投资专家组成.清华兴业以"创造科技企业的价值和成长"为己任,致力于中国高科技产业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是一家为最有生机和活力的企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最有市场的科技项目寻找结果的土壤的知识型投资公司.蒋水冰现任清华兴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部总经理.  相似文献   

12.
陈志强 《学会》2002,(7):36-36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赵玉芬向大会提交了"建设海峡化学生物科技带"的提案,其新颖见解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风景旖人的厦门大学校园内,记者采访了赵玉芬院士.赵院士端庄秀丽、热情大方.从清华大学调到厦门大学工作才两年时间,谈起大学却已是那样的熟悉,科研工作更是如鱼得水.作为台湾清华的毕业生,她盼望着海峡两岸能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加强科研项目的合作与开发.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有句古话“富不过三代”,如今有不少靠创业致富的人,在短短几年里就失去了辛苦积累而来的财富,连一代也没富过。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14.
童之磊,清华大学与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培养的IMBA,曾获工学、管理学、法学三个学位.曾任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团委书记,清华大学十佳协会之求是学会会长和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成功组织多次大型活动.获清华大学社会工作最高荣誉标兵称号.曾任清华三联科技开发中心项目经理,在海淀区政府任部门助理,清华大学首届创业大赛组织者之一,亚洲创业大赛清华大学代表队成员.  相似文献   

15.
4月24日,清华大学迎来百岁华诞。从"留美预备学校"到现代化综合性大学,清华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作为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清华大学为新中国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学术、兴业、治国精英。其中,尤以科技人才居多。新中国成立后,从清华毕业或曾在清华工作过的校友,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330人,工程院院士144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4人,以及无数默默奉献于清华人才耕耘前线的教授、专家,他们为祖国科技战线创造出优异成绩。值此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我们有幸寻访到了刚刚参加完校庆活动归来的白新桂教授,探究这位1954级校友的悠悠清华学子情。  相似文献   

16.
清华大学的技术转移体系以立体化、全方位高层次、专业化、国际化等特点在国内外技术转移领域久负盛名,日前记者对清华技术转移体系中三个机构的负责人:曹建国主任、易难副主任和刘伟副主任进行了采访,揭开了清华大学技术转移体系的面纱。  相似文献   

17.
解读王大宁     
1992年,王大宁完成了四年的本科学习,从天津大学顺利考入清华大学材料工程系攻读硕士学位。1998年10月,在清华完成博士论文答辩后,王大宁受清华学长的感召,选择了国家大型骨干企业,也是被称作中国汽  相似文献   

18.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大气磅礴的校歌道出了中国第一学府清华大学九十余年的积淀与骄傲。而现如今,在这"屹立中央"的学府周边又多了一份清华人的骄傲——"比剑桥科技园都漂亮"的、大力推动清华大学科研成果转换的、哺育众多民族高新技术企业的清华科技园。  相似文献   

19.
作为著名环境专家钱易院士的第一个博士,陈吕军是个干什么都有一股拼搏精神,面对再苦的环境都不气馁的人。在创业之初,陈吕军就坚信:有清华大学的支持,有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支持,有那么多教师丰硕的科技成果——“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 陈吕军1983年考入清华环境系,在校期间,可谓出类拔萃:被评为北  相似文献   

20.
1985年,刘湘军从湖南双峰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15年后,当他在海外学成回到清华时,已是一位人类基因组研究方面的专家。一米八零的个头,潇洒自如的谈吐,坦诚、爽朗的笑声,成熟、稳重中透着朝气与活力,让人很难把他和整天埋头实验室和书堆里的学者联系在一起。 在清华学习的8年是刘湘军一生中最为快乐的日子。清华大学严谨务实的治学传统和热烈浓厚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