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冠层类型的陆地植被蒸发散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于贵瑞 《资源科学》2001,23(6):72-84
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必须准确地估算陆地生态系统的植被蒸发散量及其水分平衡。因此,植被蒸发散量的估算模型开发一直是陆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学过程和水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领域。该文在依据植被冠层结构特征对自然陆地生态系统的植被类型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综合地评述了不同植被冠层类型、不同区域尺度的植被蒸发散模型的研究进展。依据自然陆地生态系统植被冠层的垂直结构和群落的覆被程度,我们将其划分为单层封闭冠层(OLCC)、单层疏松冠层(OLS/CC)、多层封闭型冠层(MLCC)及多层疏松冠层(MLS/CC)4种类型。进而,我们给出了适用于估算这4种类型植被冠层蒸发散的单涌源模型(SSMs)、双涌源模型(DSMs)和多涌源模型(MSMs),并进一步阐述了这些模型中所使用的各种表面阻力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还详细地讨论了植被蒸发散模型中各种阻力的测量和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通过参加水土保持、草原、土地资源、治沙等许多考察工作,阐明了我国温带草原区与阿拉善荒漠区的植被类型与分布规律,提出了这一区域植被地带划分与评价意见,为该区域土地资源开发与制订生产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黑土资源分布格局与动态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该文从冻层的角度分析了黑土性状特点与形成过程,揭示了黑土资源的纬向分布与冻层存在的密切关系,根据季节冻结层底面年平均温和年平均气温关系式,计算出满足黑土形成所必需的纬度有关的气温条件,从而证明季节冻层决定了黑土纬向的分布。论文从土壤地质学的角度分析了东北黑土资源的经向分布格局,根据黑土的基本性状反演了第四世纪黑土成土环境,说明地质历史时期的一系列构造运动造成了东北地区明显的经向地貌差异,进而影响了土壤形成的植被条件、母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元素迁移和聚集,从而限定了黑土资源经向分布范围。探讨了黑土资源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强调了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及化肥、农药的污染是土地资源退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略论生态系统管理的科学问题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该《专集》汇集了在“百人计划”生态系统管理学研究项目支持下,以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学过程研究为主题的部分首次公开发表的阶段性成果,包括了生态系统管理的综合理论问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农业和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植被蒸散与水资源管理、区域资源生态系统数字化方法等研究内容。此作为《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生态学过程研究专集》的序,论述了生态系统管理学研究小组近2a来研究工作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5.
论知识经济时代资源科学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经济的到来必将使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也必将给资源科学的发展带来挑战和机遇。知识经济时代的资源科学在内容上将主要研究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开发及空间配置对经济的影响,并从更深的层次上来认识人地关系和资源的持续利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知识经济时代资源科学的区域性将突出表现为研究的开放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资源科学的综合性将由侧重自然资源的研究转向社会经济资源的研究,更重视资源开发的系统笥;资源科学的国际性将倡导资源的系统观和全球观。在研究的方法上将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资源科学的发展问题将表现为学科的创新问题、持续发展问题及人才的培养和储备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黑龙江鲟鳇鱼资源及其增殖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富亿 《资源科学》1999,21(1):23-27
根据近年来的实地调查研究结果,初步分析了我国黑龙江的鲟鳇鱼资源现状、资源变动原因和资源开发利用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资源增殖与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7.
资源环境科学虚拟创新环境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知识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灵魂。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创建虚拟知识创新环境是实现资源环境科学知识创新的重要举措之一;资源环境科学的虚拟创新环境是在虚拟现实技术的构思下,利用计算机和相关技术及设备来构建和体验资源环境虚拟环境的系统,它是对资源环境系统&知识创新、资源环境、虚拟现实、资源信息  相似文献   

8.
对自然资源核算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核算对持续发展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国民经济核算和资源核算的关系,资源核算的范围,以及怎么综合国民经济核算和资源核算。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背景与核心内容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到21世纪4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到15×108,人均耕地资源占有量将下降到0.06hm2,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将下降到1800m3,如果仍保持目前的生产污染、资源消费速率和资源利用效率的话,要保持今后50a经济的持续增长并为15×108左右的人口提供不断改善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认为走高效利用的路子是比较现实的选择。虽然高效利用农业资源的途径和内容很多,但从国家全局出发,就资源势态的紧迫性和严重性以及增效的潜力来看,中国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核心任务是:①以实现耕地资源动态平衡为核心的土地高效利用;②以节水灌溉为核心的水资源高效利用;③以增加农业资源利用效益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0.
植被恢复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不同区植被的恢复速度、程度及其生长发育状况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主要取决于建设区内水热资源状况、立地条件以及现有植被的破坏程度,同时也与技术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1.
人天混林具有多种生物量资源,通过多物种植物的多样关联性,对土壤水分含量进行交互保护。人天混林分钟有宽落叶松交互幼林、中龄林和成年林木,其中草本层的生物量是松油落叶混交形成的。在纯林条件下,土壤的含水量根据不同物种的性能进行分析。确定人天混林分对林下植被的不同影响作用。针对不同群落的林分对林下植被的影响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混林分对于林下植被的有益优势,从而提高人天混林分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共享网络的建立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提出了作物种质资源信息保密的原则,确定了中国作物种质资源有偿共享信息的范围,介绍了中国农作物种质资信息共享网络主页、数据库的网络化改造、数据库检索系统、基于Internet的作物种质资源数据评价模型以及如何在IIS(3.0以上版本)利用其提供和活动服务页面ASP(Active Server Page )技术实现动态交互的数据库查询服务  相似文献   

13.
西番莲的研究现状及在中国的利用前景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研究了西番莲在资源、栽培、果实营养成分及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现状,提出了其在我国开发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年遥感影像分析西部干旱区植被演变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该文利用1992年1km×1km的FVC指数结合数字地面高程DEM得出比较符合该地区的分类方案,将该分类方案统一地应用于1982年--2000年连续19a的8km×8km分辨率的FVC影像中,得到该地区每年植被分布图。在GIS支持下,计算了1982年--1988年、1989年--1994年、1995年--2000年间的众值图像,利用众值图像之间递减或递增或震荡的数值关系得出近20年植被变化的图像及数据。主要结论:(1)西部干旱区植被总体成增长趋势,不同的垂直地带的增长幅度不同;(2)平原区以植被的增长斑块为主,主要为以绿洲为核心的绿洲增长斑块,植被主要由荒漠植被、荒漠草地转移为绿洲、草甸;(3)平原区退化斑块主要在塔里木河下游和车尔臣河流域以及内蒙古境内的季节性河流东河、西河,在准噶尔盆地周边也有斑块分布,另外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南部与甘肃张掖、山丹交界处也有较大的退化斑块;(4)高山带植被演变有区域分异特征,改善单元多零星分布在天山山脉、帕米尔高原,而退化单元则呈带状或斑块状较集中的分布在昆仑山北坡、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坡,退化类型多位荒漠草原向荒漠植被变化,荒漠植被向稀疏荒漠植被变化。由于高山带地区人类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它的演变的存在可能与气候变化有关,应给与更多的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15.
在长期的矿山资源开采,忽视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持续利用,对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并且对矿山所在地的生态系统结构的连续性和功能的完整性产生了影响,地形地貌改变、地表沉陷、山体滑坡、水土流失、满目疮痍,矿山固废侵占土地、大气污染、环境质量下降、水环境恶化等生态问题目益突出。因此,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植被恢复,实现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矿山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迫切。本文主要阐述了矿山植被恢复工程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6.
谢军 《资源科学》1995,17(3):34-38
本文分析了榆林地区资源的有利条件,论述了该区开发思路及开发总体布局。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主要作物品种资源潜力及其开发的区域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毓英 《资源科学》1999,21(1):9-14
作物及其品种是特殊的农业资源,通过育种改良作物种性,可以协调作物与环境的关系,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虽然我国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作物的品种改良在作物产量增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作物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仍然巨大;作物品种的品质改良依然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区域、作物品种资源、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耕地资源开发、保护与粮食安全保障问题   总被引:84,自引:8,他引:76  
鲁奇 《资源科学》1999,21(6):5-8
世界农业发展史表明,人类为增加其粮食产量采取了外延性盲目开拓耕地和对耕地不断强化现代要素投入两种主要方式,在获得粮食增产的同时,均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70 年代以来,随着环境意识的日趋觉醒,走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已成为世界的主要思潮。本文认为,在我国未来的耕地资源开发中。走高效集约道路,加强管理和保护,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口食物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陈友飞 《资源科学》1995,17(3):75-80
福建地处祖国东南沿海,自然条件优越,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本文从地貌学的角度论述了福建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地貌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各种风景地貌的成因,并对旅游地貌开发和保护问题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20.
陕北草场生态经济发展途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之易 《资源科学》1999,21(3):43-47
根据生态经济效益理论和生态经济均衡论,引入协调性概念,对陕北榆林地区北6县草场资源的生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交通过数学模型对草场资源不同发展途径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建立高投入、高产出的良性生态经济循环系统,是根本解决本区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矛盾,保持草场资源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