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胡华北 《科教文汇》2013,(27):183-185,208
高校心珲健康教育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对象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对安徽省合肥地区2400名高职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发现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有5个:专业满意度、自我认知水平、家庭关系、校园人际关系和生活自理能力。针对这些因素,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提出了提升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和建议:创设积极的育人环境,集中优势力量,做好入学专业教育;开展“三自”教育,提高学生自我认知水平和独立生活能力;搭建家校平台,共创积极和谐的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2.
刘慧玲 《科教文汇》2012,(6):178-179
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一定进步与发展,能够帮助高职大学生积极评估自我,准确自我定位,能切实提高高职大学生元认知就业能力,是健全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量身定做、拓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要寓教于乐,有效提升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要循序渐进,长期坚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高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上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该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体验式教学的理念、方法,探讨将体验式教学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具体方法和策略。将体验式教学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我体验、自我探索,构建了新认知、新情感、新技能,提高了自身心理调适能力,促进了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使自身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而且高职院校学生具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因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更应该根据高职院校生源特点,设置符合高职学生认知规律的课程体系,采用突出实践与行为体验特点的教学模式,选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讨论构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础+模块"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专业人员缺乏且其专业发展水平低、心理健康教育形同虚设、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具有消极心理学取向和忽视心理健康环境的营造,在以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并采用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给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积极心理学因素、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多种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抑郁是大学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郁闷"成了当下大学生们广为流行的口头禅,这也从某些方面反映了抑郁情绪在大学生活中的蔓延。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认知表现、情绪、行为以及身体表现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了抑郁心理与环境、人际关系和自我等有关因素,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徐贤淑 《科教文汇》2012,(36):175-176
培养学生的自信力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必然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高职院校要不断优化教育情境,通过构建有利于高职生自信力提升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从更积极、更富有建设性的角度去实现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  相似文献   

8.
李录平 《科教文汇》2013,(1):193+196
本文针对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的心理现状,总结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点,提出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同时提到在面对"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现的新问题,希望对推动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何峰雷 《科教文汇》2012,(20):183-184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在校生数量的不断增长,大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也在不断增加,高职院校要积极整合资源,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断加强专业咨询教师队伍建设,拓展教育引导的载体和内容,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过于关注少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课程教学也主要围绕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心理疾病的治疗展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积极心理学主张个体积极品质的研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和课程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幸福感、乐观、希望等积极品质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关注的是学生人格的发展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也与教学紧密结合,突出学生的动态发展,促进学生的积极成长。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对女大学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认知能力、情绪、人际交流、适应能力、意志品质等方面都有助于全面提高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查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防御方式的特点,评价该群体心理健康状况,以期从心理防御方式的角度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评价体系提供客观依据,从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方法是对400名高职学生进行防御方式问卷调查,其中医学专业200名,非医学专业200名.结果:非医学专业学生不成熟防御方式明显高于医学专业(P<0.01),成熟防御、中间防御及掩饰因子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非医学专业表现出整体不成熟较高倾向,主要有投射、被动攻击、抱怨、退缩、幻想、躯体化等表现形式,教师对入学新生给予积极的心理辅导,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习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郭佳艳 《科教文汇》2012,(36):9-9,13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关注.当代大学生出现的各种情况、问题,不单是政治因素、思想因素和道德因素所致,更多是在心智成熟的过程中,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出现偏差所致.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要熟练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还需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与技能.本文旨在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野中,浅议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心理调适与发展能力,维护和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课程。本文通过主体性教育理论的视角分析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学生学习态度、学生实践能力及学生认知转化等方面存在的现状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符合学生主体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反思。  相似文献   

15.
积极心理学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大大提高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本文以江苏经贸学院心理中心为例,分析总结了该校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羽毛球"运动范式的实践经验,从教育目标、教育途径、教育内容、主客体关系和环境五项构成要素着眼,为新时期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学习紧张造成焦虑,困惑,不懂与人沟通造成人际关系紧张,情感困惑造成苦闷,择业的压力造成恐惧感;应对策略: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给予大学生充分的关爱,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7.
庄炯梅 《科教文汇》2014,(34):207-209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正确健康认知和行为习惯为主要内容的个体素质教育,也是全面关切大学生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教育。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样态表现出过度形式化、内容肤浅化和方式简单化倾向,严重制约其教育功能的实现。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路径需要高度关注大学生集体与个人的主动性与参与性,不断提高其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着规划意识淡薄、自我认知不足、外部社会环境认识缺乏和专业化水平不高的问题。针对现状的不足,文章提出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水平的四大路径,其中包括,加强引导,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科学测定,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增强社会实践,深化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认识;多措并举,促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化。  相似文献   

19.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正确健康认知和行为习惯为主要内容的个体素质教育,也是全面关切大学生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教育。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样态表现出过度形式化、内容肤浅化和方式简单化倾向,严重制约其教育功能的实现。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路径需要高度关注大学生集体与个人的主动性与参与性,不断提高其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肖云强 《科协论坛》2007,(3):176-177
本文结合现阶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局限,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开展的五点建议。即: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个体咨询技能,有效开展个体咨询活动;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团体咨询技能,广泛开展团体咨询活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积极利用学生社团开展活动,发挥朋辈教育优势;建立并保持与专业精神卫生机构的联系,共同做好问题较严重学生的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