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中医经络学在太极拳健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太极拳与中医理论之间融汇贯通,太极拳的运动在高节奏的现代社会里,对维持人类的身心健康、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太极拳与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太极拳和中医阴阳学说、经络、五行学说、气血的关系,目的在于把这项中华民族传统的健身方法更好地应用于全民健身,对人体的健身、养生、康复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钟显彪 《百科知识》2023,(18):31-32+40
<正>经络学说是中医针灸学的核心理论,然而经络的实质之谜一直是国内外科学家探讨的重点课题。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多次将经络学说纳入国家攻关项目。但迄今为止,经络的实质问题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本文通过对古文献和大量相关研究文献的研究,深入思考,回答了经络的实质之谜。同时,明确了“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有着本质的区别,穴位与经络并无密切关系,阐明了以往研究经络的经验教训,今后针刺研究和任督二脉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4.
1 经络研究命题的建立与展开 祖国医学的经典理论文献<黄帝内经>成书于2500年前,贯穿于全书的理论核心就是经络藏象学说.  相似文献   

5.
经络漫议     
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其中 ,经脉是主脉 ,络脉是傍支脉或小支脉。中医学认为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路 ,它受脏腑所主宰 ,分布于全身 ,通达表里 ,贯彻上下 ,互相联络 ,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经络学说出自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由于现代解剖学没有发现“经络”,所以 ,人体中是否真有经络 ,就成为一个“千古之谜”。有人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电导、光导等先进科技手段欲揭开这个“千古之谜”。然而 ,经过一番折腾之后 ,大都无功…  相似文献   

6.
经络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的基础。经络的发现导致了针刺术的发展。经脉学说原本并不是一种纯粹的理论体系,而是对一种生命现象的记述。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经络科学》一书介绍了张人骥和潘其丽教授在实验基础上的研究成果:1.经络的物质结构是由细胞之间的含液并置细胞膜结构连接成纳米级的“低阻贯通网络”,经络在细胞层次的机能是通过“低阻贯通调节”实现的。2.细胞间质与细胞内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整合与传送的贯通系统为经络通路的实质。3.上述贯通系统所表现出有规律的循行现象称为经络现象。也就是由机械刺激体表引起人脑感知跨…  相似文献   

7.
经络:中华医学瑰宝视听:悬密昭然若揭 堪称中华医学瑰宝的经络学说,经历了由感性到理性,,由朦胧到清晰,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武术与哲学     
王俊 《科技广场》2004,(5):112-113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瑰宝.它源于古代的生活和生产斗争实践,以“阴阳八卦、五行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为指导,把武术的运动规律与阴阳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中华武术得到健康发展,走向世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欢迎.  相似文献   

9.
郑政 《百科知识》1994,(7):56-57
中医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基础,这就是经络学说。我们从古书上看到,先人很早就提到了经络。他们认为,人体内存在有一个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其中运行着“气血”,气血的循环流转使身体的各部  相似文献   

10.
武术与哲学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瑰宝.它源于古代的生活和生产斗争实践,以“阴阳八卦、五行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为指导,把武术的运动规律与阴阳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中华武术得到健康发展,走向世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欢迎.  相似文献   

11.
黄家荣先生的《经络漫议》一文(2000年第9期),对经络学说乃至对中医学的整个理论基础持否定态度。近20年来,笔者也一直关注着经络研究的进展情况,形成的认识却有所不同。今借贵刊一角,写出来与黄先生商榷。中医典籍《灵枢》定位于躯体外周“分肉之间”、分布上“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功能是“行血气而营阴阳”的经络,涉及一种待查的物质、能量、信息传输机制与联系调节机制。经络实质问题的关键,在于其有无传输机制特别是物质传输机制的外周结构基础;按黄先生的话说,即有无“物质通道”。在经络实质问题上,几种主流…  相似文献   

12.
数千年来,中医在经络的基础上,在防治疾病和健身益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经络作为自然科学学科中的研究课题,正式列为国家级科研课题始于1958年以后。1960年在“全国经络学术会议”及1978年中国生理学会第15届年会上,由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一级教授张锡钧博士应用现代实验技术对经络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经络———皮层———内脏相关”学说,并于1963年在我国组建了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经络研究所,兼任所长。至此,古老的经络在我国为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所重视,并正式成为我国现代生理学研究探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大众科技》2008,(5):4-4
近年来,中药足浴在我国四川成都、湖南长沙等地日趋兴盛。四川省反射医学协会会长吴云认为,中药足浴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以脏象学说、经络学说以及现代足部反射疗法理论为指导的一种外治疗法,具有良好保健功效,而并非简单的“洗脚”,亟待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中国人》2007,(7):58-58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脚底是各经络起止的汇聚处,脚背、脚底、脚趾间汇集了很多穴位:有的科学家还认为脚是人体第二心脏,脚掌上有无数的神经末梢与大脑相连,是人体的保健“特区”,充分开发这个“特区”的保健潜能,对预防某些疾病有一定益处。脚部保健方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太极拳在新时代的困境与应对策略进行研究,对太极拳技击功能的丢失、太极拳的删减与改良、西方体育搏击的冲击等原因做了深度解析。研究认为,若想使太极拳摆脱困境就必须深度研究太极拳的技击功能、用科学理念解释太极拳的技法原理、将太极拳积极推向青少年儿童与建立太极拳文化的品牌效应等策略。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中国》2007,(7):58-58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脚底是各经络起止的汇聚处,脚背、脚底、脚趾间汇集了很多穴位;有的科学家还认为脚是人体第二心脏,脚掌上有无数的神经末梢与大脑相连,是人体的保健“特区”,充分开发这个“特区”的保健潜能,对预防某些疾病有一定益处。脚部保健方法右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7.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之一,是中医生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用以指导临床实践,证明它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机体的调节系统,但又不能与现已揭示的神经体液调节系统相融合,这必然还有我们目前尚未阐明的事物,我们应根据已有知识,探索未知,提出假说,制定可行方案,以期阐明经络实质。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得到了巨大发展,经络研究也有所深入,经过学习、了解、调查、研究和分析思考,终于使我在80年代找到了自认为是研究经络实质的线索和门径,并为之实验研究近二十多年。我们以十四经脉为对象,研究了经脉循行机制,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机制:即在研究经络实质的同时,对经脉——脏腑相关也进行了探讨,并对经络运行的经络之气(即经气,包括营气和卫气)提出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中医的推拿接摩运用经络学说需要人体经络穴位作为施治基础,尤真是日益家庭化的按摩治病住最强体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人体经络穴位多且复杂难记忆,不易寻找定位从一定程度上阴碍了家庭按摩进一步发展。人体经经络穴显示按摩服(以下简称显示衣,专利申请号:96227084.996311229.5)就是以曾通服装特别是贴身整体式内衣为载体,在内在表面自制国示导人体经络穴位相对应的经络位及名称。显示衣效果不言自明,按摩时需要施治的经络穴位在贴身内衣表面显示得清清楚楚,成为有自然标志行督导向的按摩巾式的按摩服,极适合推拿按摩的初…  相似文献   

19.
黄晰曦 《科技风》2012,(19):173-174
本文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和总结归纳法,对制约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我们要全面审视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太极拳运动的良好的国家形象;在紧紧抓住太极拳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特质的前提下,做好太极拳技术与理论的统一与完善工作,并找出其确切的科学依据,找到太极拳这一传统文化新的立足点;整合并解决不同国家和地区太极拳爱好者对太极拳的认知与理解的差异,构建完整的太极拳国际传播体系;完善太极拳国际化的运行机制,让太极拳造福全人类。  相似文献   

20.
特定穴区的发现与穴位的选取   经络学说是我国历代医学家长期临床实践中反复观察,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而逐渐形成的.认为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彻上下的径路.疼痛是疾病的一种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机体的功能障碍.当人体因某种原因使脏腑正常的生理机能遭到破坏时,在体表一定部位就会相应地出现各种异常现象,如产生压痛、过敏、肿胀、硬结等现象.这些现象,由于经络在人体内循行部位不同,脏腑疾病在体表表现的形式也不同,而且有的反应为局部,有的反应为全身.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