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加强科技创新产业化能力建设,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资源向财富转化的关键。需要从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入手,推进科技金融结合,构建适应于科技创新产业化和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科技投融资体系和政策环境;构建支撑科技创新产业化的功能性平台;加强企业和区域信用体系建设,大力培育中介机构发展,服务于科技创新与创业。  相似文献   

2.
各层级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创新资源的集中承载地,是国家区域创新布局的重要载体,在增强科学、技术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科学中心、技术中心与产业中心等与科技创新中心相关的概念辨析,对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进行厘定。在此基础上,对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进展进行分析与描述,并从明晰科技创新中心历史使命、推动科技创新中心体系化建设、以科技创新中心统筹各类创新资源、构建差异化区域创新体系四个维度,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科技创新政策评价日益成为政府和科技界关注的对象,科技创新政策评价框架体系研究显得尤其重要。本文梳理了科技创新政策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系统地分析了科技创新政策评价的过程,构建了科技创新政策评价准备、实施、总结三步骤框架流程,并对我国加强科技创新政策评价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校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社会效能的重要驱动力与原动力。通过构建政策工具和科技创新链二维分析框架,以安徽、河南、江苏、浙江四省近5年出台的高校科技创新政策为数据样本,分析现存高校科研政策在供给型、环境型、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特点,结合现实情境得出其存在政策工具使用不协调、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不足、微观科技政策缺乏、四省政策工具应用存在差异的结论,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高校科技创新政策的完善及合理推进。  相似文献   

5.
分析日本在"科技立国"理念指导下建立的农业科技创新的组织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的现实特征,为加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借鉴.分析发现:日本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构建了包括协调型的农业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官产学各具特色并联合开发的农业技术创新机制、多层次农协组织与多元化技术转移机构共存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等在内的创新组织体系,有力推动了日本农业发展;其在国家战略层面突出科技创新,形成由政府主导、企业重点参与、农民协作的农业技术创新政策体系,辅以科技人才支持和法制化保护的辅助政策体系,并形成了公共科研机构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大学紧密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体系.结合中国国情,研究得到以下启示:加强构建和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发展战略,激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加强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人才结构性调整,以及强化企业在农业领域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新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科技金融作为创新养料的直接“供应商”,将在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过程中发挥愈发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与科技金融支持关系的梳理,从资金支持、信息管理与风险管控三个角度探讨科技金融对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的总体作用机制。进一步构建基于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结构的科技金融支持框架,从创新链的角度深入解构科技金融对国家创新体系能力与效率提升的支持路径。最后,结合现实背景,从激励企业成为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主体、借助金融科技深度推动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构建科技金融生态系统等角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为从金融角度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越来越强的支撑,作为科技创新重要主体的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不断增强.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创新的联结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对自身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针对当前广东高校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存在的联结方面层次低、规模小以及科技创新对区域创新体系贡献度不高的状况,提出推动并加强高校科技创新自身建设和构建科技创新与区域创新联结的宏观环境两大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科技社团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全社会创新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探讨科技社团自身内涵的同时,明确提出它在推动原始性创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体系完善以及推进政产学研结合与协同创新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探讨了以加强学术交流为重点、以主动承接政府职能转移为突破口、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等科技创新途径方式,为构建科技社团更好服务科技创新的长效机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新政策优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议题。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通过科技创新政策优化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契合科技创新政策导向性、应用性和科学性的基本手段。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以其保障公平竞争的独特价值,能够推动科技创新政策优化,实现政府与市场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合力。现有科技创新政策存在诸多有碍市场公平竞争因素,应当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为抓手,识别影响公平竞争的政策掣肘,破除科技创新政策壁垒,强化评估标准建设,增进政策制定机关职能,推动多主体协同共治,最终推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优化及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理性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力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是我国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博得先机的重要保障。文章首先从国际格局、现有政策和科技教育现状指出我国急需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然后,基于国际视野动态审视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理论和实践经验,进一步思考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批判性认识和关键问题;最后,在科学学习兴趣、科学教师培养、绿色通道、协同赋能、构建生态和纵向研究等方面对我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提出建议,以期推进我国相应的政策布局与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1.
当前,科技创新日益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而科技服务业作为信息和知识密集的新兴服务业态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对促进科技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科技服务机构视角,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法,深入剖析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服务机构发展现状.文章指出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服务机构仍存在行业管理不够规范,政策支持体系尚不完善;科技服务机构高端科技服务人才短缺;科技服务供需精准匹配度不够以及科技资源分散,科技服务机构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优势产业集群科技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问题是老工业城市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科技创新是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决定性因素,是拉长产业链、发展替代产业的重要保障,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淄博市在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他们的主要经验是:通过品牌建设推动传统工业由制造向设计创造升级;产业梯次转移推动传统工业向总部经济转型;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科技园区循环工业促进经济低碳发展。淄博市在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但进一步提升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仍然需要作出不懈努力。我们的对策思路是:强化科技对传统工业转型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构筑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优势;建立多元投入体系;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形成转型发展的合力。  相似文献   

13.
论述广东科技创新智库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广东科技创新智库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广东科技创新智库目前总体上呈现出智库数量不断增多、智库水平明显提高、智库类型多样化、政策影响力增强等特点,但在制度体制、政策供给、社会参与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质量与水平与国内外先进科技智库还有差距等问题;从构建广东创新智库发展机制应注意的基本属性和发展机制的具体构建两大方面指出其具体发展方向;指出广东应通过完善制度、创新体制、社会参与等多方面路径来推动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科技创新券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府科技资金投入政策,已经在中国很多地区付诸实施,急需对其开展全面的政策评估。本文从政策评估目标、政策评估主体、政策评估对象、政策评估指标及政策评估方法等要素入手构建科技创新券评估体系,并对该体系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这对开展科技券政策评估,全面把握其实施状况,进而优化政策方案,提升政策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创新周期为理论依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了中国科技创新景气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主成分的科技创新景气指数可以很好反映区域科技创新状况,这对我国制定、调整科技创新政策和科技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数字丝路”建设将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提升技术、标准、规则和数字基础设施等互联互通。科技创新在“数字丝路”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部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数字基础设施不足,数字科技关键核心技术匮乏且推广困难。构建包括设施、技术、机制、能力等方面的“数字丝路”创新生态系统,对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数字丝路”建设的现状与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了科技创新推动“数字丝路”建设的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科技创新战略和政策作为推动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正向科技、经济、社会、环境多维度“协同作用”推进,需要综合考虑科技促进发展和促进科技发展的诸多内外要素。为此,应构建涵盖关键要素及相互作用的整体科技政策架构。文章提出“3+5”科技创新战略-政策框架体系(以下简称“‘3+5’框架体系”)并进行理论和实践分析,为决策部门和政策研究者提供一个政策分析框架。具体包括:(1)界定“3+5”框架体系的概念内涵,建立包括方针战略、规划布局、制度安排的“设计图层”和包括创新主体政策、资源配置政策、科技人才政策、成果转化政策、环境营造政策的“施工图层”;(2)从作用维度和价值导向出发,阐述“3+5”框架体系的建构逻辑;(3)以我国科技创新的战略布局为考察对象,基于“3+5”框架体系进行政策分析。  相似文献   

18.
近年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研究的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对国外科技创新政策的研究、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的研究、行业科技创新政策的研究,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政策的研究及科技创新政策评估的研究等几个方面对近年来我国学者研究科技创新政策的状况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并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以改进的方面。  相似文献   

19.
郑威  陆远权 《科研管理》2022,43(3):9-16
   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撑,财政科技政策则是实现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利用2009—2016年中国行业层面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财政科技政策对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财政科技政策促进了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效率的提升,但是该影响效应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财政科技政策对科技研发效率的提升作用强于经济转化效率,财政科技政策对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效率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提升科技研发效率来实现;在财政科技政策的不同门槛值区间,财政科技政策对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效率的促进作用呈现出明显的倒“U”型规律;不同类型财政科技政策对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效率的影响存在行业差异。未来兼顾行业协调性并基于企业创新驱动发展两阶段差异,精准发挥财政科技政策的引导与激励作用,助力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对于提升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政策在马来西亚国家转型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公众意识引导体现在营造公众参与科技创新的氛围、培养公众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举措。马来西亚面向广大公众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由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分担不同角色。公众科技创新意识调查显示,马来西亚公众对科技创新的兴趣以及对政策的知晓度较高,而对实施计划或行动的参与度相对较低。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公众基础性和创新性的科学素质水平提升应齐头并进,融会科技创新意识增强,达到创新引领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