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分析我国社会信息学产生的基础上揭示我国社会信息学与国外社会信息学在形成起点存在较大区别.进而探讨了我国社会信息学的内涵,并从学科定位、研究视角、学科体系和研究成果等方面对我国社会信息学研究现状进行了剖析,据此指出我国社会信息学将向着秉持与推广自身理论化、系统化的特性和广泛借鉴国际经验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2.
信息学方法在学术期刊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学术期刊的社会属性、功能及其所具有的信息学特点的分析,论述了学术期刊评价的信息学方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在较深入地剖析了学术期刊评价的传统质量观的局限性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信息学框架下期刊评价的新观点,并构建了基于印刷型和电子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信息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社会学(Information sociology)是研究信息社会运动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社会变化的相互关系和信息化社会结构模式的一门学科,也是研究信息学与社会学的一门横断学科.信息社会学以信息学理论为基础,探讨信息社会化的特点与发展规律和信息化社会结构的基本模式,以及信息对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与影响,即信息的广泛应用所引起的整个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劳动就业结构和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变化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日本社会信息学发展过程的探究,对日本高校社会信息学课程的开设、教学特点的探讨、以及对学科代表人物的推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社会信息学的历史和现状,并由此把握其在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梁青  崔莉 《科教文汇》2010,(11):207-208
本文通过对日本社会信息学发展过程的探究,对日本高校社会信息学课程的开设、教学特点的探讨、以及对学科代表人物的推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社会信息学的历史和现状,并由此把握其在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王婧  张亚飞 《情报探索》2013,(10):32-34
阐述了网络社会、数字鸿沟和黑客精神这三个概念对社群信息学发展的推动作用;简单讨论了社群信息学的概念,明确了社群信息学与社会信息学的关系及区别,概述了社群信息学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资源信息学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资源信息是资源客体本质、特征和运动规律的属性的基本概念;阐述了系统论和信息论是资源信息学的理论基础,系统工程和信息方法是资源信息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是它的重要工具的观点;资源信息是资源信息学的研究对象;介绍了资源信息流从产生、传递、控制到应用等的每一个环节的理论、方法、技术等问题;提出了信息综合分析法、资源系统黑箱方法、系统整体优化法、描述方法和推断方法、定性和定量分析法、多维信息环境法等是资源信息学的研究方法;初步确定了资源信息学的学科体系为资源信息学的理论基础、资源信息学的方法论、资源信息学的技术体系、资源信息学的应用和资源信息学的工程体系;文章最后指出了资源信息产生的机理、信息融合、信息挖掘、专家系统、数据仓库、可视化、信息集成技术研究、资源环境模型研究以及资源环境虚拟科研环境构建等问题是当前资源信息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等.由于资源信息学是一门尚未成熟的学科,有待进一步去探索,故文章中的观点仅供同等们研究时参考,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对科技期刊网络传播的科学评价,应用文献计量学与思辨的研究方法,对我国网络传播环境下的科技期刊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整合评价资源,走集约化发展道路;结合传统期刊评价方法,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加强科技期刊的编辑规范化,提高评价的准确性;细分学科专业,实行科技期刊的分类评价;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缩短评价周期;定量评价与同行评议有机结合,营造公平、公正的科技期刊评价氛围.  相似文献   

9.
文章论述了科技期刊中存在的双向评价现象,即科技期刊与科技论文、科技期刊与科研课题、科技期刊与作者、科技期刊与二次文献、科技论文与作者之间存在的双向评价,并由此产生的双向评价网,探讨了双向评价现象产生的机理、双向评价的局限性及其制约机制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科技期刊传播力评价模型,为我国科技期刊传播力建设和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以5W传播模式为理论框架,探讨科技期刊传播力评价的特征和内涵。透过评价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现状,对应传播维度、梳理评价要素、归纳评价方法。【结果】构建包含品牌权威度、信息服务力、渠道输出力、需求响应力、活动认同度5项一级指标及媒体矩阵等13项二级指标的科技期刊传播力多维评价模型,实现对科技期刊传播活动及成效的全局性、系统性揭示。【结论】围绕科技期刊传播力评价各项关切议题形成解决方案,完善期刊评价研究和管理体系,切实发挥评价机制功能,促进我国科技期刊能力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