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知识产权诉讼已成为许多跨国公司获得相对竞争优势的一种企业战略。从成本收益角度构建知识产权企业与潜在侵权企业之间两阶段且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模型,利用逆向归纳法求解推导出博弈均衡解,结果表明:企业自主研发收益与成本、剽窃收益与成本决定着知识产权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的积极性和潜在侵权人剽窃的可能性;和解赔偿金越大,知识产权企业坚持起诉与潜在侵权企业选择应诉的可能性越大;律师费用越高,知识产权企业选择撤诉与潜在侵权企业选择和解的可能性越大;知识产权企业胜诉的期望收益越大,知识产权企业坚持起诉与潜在侵权企业选择和解的可能性越大。其次,选择三星公司与苹果公司之间知识产权诉讼博弈案例,通过相关数据计算得出这两家公司之间应诉或和解的诉讼策略,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得出我国政府与企业应对知识产权诉讼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历来是专利侵权诉讼中的焦点问题。2009年4月15日,正泰诉施耐德专利侵权案尘埃落定,双方在二审过程中达成和解,被控侵权人天津施耐德向专利权人正泰支付1.575亿元赔偿金,该数额大约是一审判决^1赔偿数额约3.35亿元的一半。该案的巨额赔偿引发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对专利侵权适用专利使用费赔偿的条件、经济依据和赔偿倍数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当专利权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和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都难以确定时,可适用专利使用费进行赔偿;专利使用费是专利权人在专利产品市场上未来经济利益的现值,可视为专利权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以专利使用费的一定倍数作为赔偿额具有经济合理性,应该根据诉讼成本和侵权发生的概率对赔偿额的弹性来确定赔偿倍数.  相似文献   

4.
三、专利侵投诉讼 1.专利侵权的处理机关专利权受到侵犯时,专利权人应首先对侵犯^的“侵权”行为进行分析,准确判断侵权人是否侵犯了自己的专利权。因为一旦判断失误,以至最后诉讼结果侵权行为并不成立时,专利权人将要赔偿对方因此而受到的损失。如果认定侵权人确实侵犯自己的专利权,可以首先与侵权人直接联系.告知对方侵犯了自己的专利权,要求进一步商谈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周竺  黄瑞华 《科研管理》2007,28(1):65-67
本文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了侵权赔偿数额对专利潜在侵权人及专利权所有人行为的影响,为合理确定侵权损害赔偿金额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卢章平  黄晋 《科技管理研究》2014,(6):138-142,152
在TI专利数据库平台的基础上,利用其中的专利诉讼检索功能,从涉诉专利趋势、时效性、核心性、地域性、专利权人与技术分布等几个方面对近年来美国涉案专利进行统计和分析,指出美国涉诉专利总体特征,并从企业、行业和国家层面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等同原则作为专利侵权判定原则,一经问世就备受争议。即使是在专利大国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於如何适用等同原则进行专利侵权判定,看法也经常摇摆不定。其中原因之一,在於法官认定等同侵权时,较多地行使自由裁量权,增加了判案的不确定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法院在专利侵权诉讼中运用等同原则审理专利案件。在等同原则的适用中,需要在保护专利权人合法权益和保护公众利益之间寻求耳衡。本文试从一起被列为2004年浙江省十大知识产权典型案例的元大金属实业(深圳)有限公司诉天旗运动用品(宁波)有限公司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纠纷案入手,探讨等同原则的适用范围与合理的限制,以期更加准确地理解专利保护制度,真正做到在保护专利权人权益的同时。又不侵害公众利益。  相似文献   

8.
专利开放许可制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传播有赖于制度设计上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此,以古诺竞争模型为基础构建序贯博弈机制,分两阶段分析专利权人和专利实施主体在专利交易市场中的行为可能形成的6种局面,通过分析均衡支付求解占优策略,以期进一步优化我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研究发现,在现有市场和法制环境下,无论专利权人是否开放许可,专利实施主体都会选择侵权生产;而要鼓励专利权人提出开放许可声明且专利实施主体接受声明中的条件,需要足够大的市场容量、开放许可费和专利侵权赔偿额期望值.由此建议,可以采取规定差异化的专利年费减免制度、放宽对专利开放许可声明内容的约束、赋予专利行政部门一定范围的裁量权、打造并充分利用专利交易平台,以及构建侵权责任证明分配体系等措施对专利开放许可制度进行优化,从而激励专利权人实施开放许可以及专利实施主体接受开放许可.  相似文献   

9.
张勇  顾明华 《情报科学》2005,23(6):950-954
专利权是法律赋予权利人的一项有限制的合法的垄断权利,但这种排他性权利的取得是以发明人公布其技术方案为前提的。专利作为一种无形财产,权利人的实质控制能力较弱,导致专利权时刻面临着潜在侵权人侵害的危险。因此,对于专利侵权行为的认定与救济制度是否完善不仅关系到专利权人的利益,而且直接关系到一国通过保障发明人的权利,达到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目标的实现。美国作为一个极其重视专利保护的国家,在专利侵权的认定与救济方面,通过一系列判例确定了一套较完善的规则。本文通过对美国专利侵权中的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理论、相同侵权与等同侵权的认定规则以及对权利人的救济制度的解读,希望能为我国专利司法实践提供一点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2006年8月,日商LaserDynamics在美国德州东区联邦地方法院对包括广达电脑在内的台商提起侵权诉讼,诉广达电脑制造、销售的笔记本电脑侵犯其美国第5,587,981号专利,该专利记载  相似文献   

11.
专利侵权滥诉,是指专利权人在明知或者应知其所拥有的专利权并不真正具备专利性,而只是在形式上合法的假性专利权的前提下,仍然向法院起诉未经其许可而使用该专利技术者侵犯其专利权的滥用权利行为。专利权人明知其假性专利权而进行的专利侵权诉讼是恶意诉讼行为;专利权人在应知而不知其假性专利权的情况下进行的专利侵权诉讼属於过失诉讼行为。假性专利的恶意诉讼行为和过失诉讼行为都是专利侵权滥诉行为,专利侵权滥诉是滥用专利权行为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分析科创板企业专利诉讼风险,为相关企业制定知识产权战略,防控专利诉讼风险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案例分析法,从诉讼案件、趋势、主体、专利、策略五个方面对科创板企业专利诉讼风险和应对策略进行研究.[结果/结论]科创板企业专利诉讼以企业之间的侵权和权属纠纷为主,被诉较多,...  相似文献   

13.
李黎明 《科研管理》2021,42(12):135-144
    加强专利司法保护就是激励创新,专利诉讼能否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是专利经济管理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以2000—2018年我国涉外发明专利民事案件为样本,构建动态效应模型,重点考察涉诉后不同规模被告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差异。研究发现:(1)涉外专利诉讼会提升我国被告企业的专利申请质量,而且大中型企业专利申请质量的改进效果更明显;(2)与专利申请质量变化不同,涉外专利诉讼发起后,小微企业专利申请数量显著增加,而大中型企业专利申请基本不受影响;(3)考虑创新能力异质性,小微企业涉诉后专利申请数量呈现倒U型增长关系。创新基础薄弱的小微企业涉诉后专利申请更活跃,但受限于经济效率影响,从诉讼后第五年开始,企业专利申请质量不再正向增长。  相似文献   

14.
专利侵权诉讼攻击是跨国公司近年来不断对我国企业采用的一种商业化经营策略.将专利侵权诉讼作为企业的一种商业策略,结合法律规则和企业经营法则,探讨了专利侵权诉讼的商业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企业应用专利侵权诉讼进攻和防守的各种策略.  相似文献   

15.
通讯行业专利诉讼倾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通讯行业专利诉讼案件不断增加,非生产型企业在专利诉讼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给相关企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但是,对于专利权人发起专利诉讼的意愿和倾向,并无量化指标。本文通过定义专利诉讼倾向,测量通讯行业著名生产型企业和部分非生产型企业提起专利侵权诉讼的意愿和倾向。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非生产型企业的专利诉讼倾向远远高于生产型企业,专利诉讼倾向与产品类型、公司所在国家和诉讼持续时间等都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毛昊  尹志锋 《科研管理》2019,40(4):190-202
随着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升,我国专利诉讼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大量出现借助同一专利反复发起诉讼的情况。基于2000-2014年我国专利民事侵权诉讼数据,本文识别出发生过多次诉讼的专利,并进一步对其基本特征及诉讼结果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第一,与美国进入庭审阶段的多次诉讼发起人多为败诉不同,我国多次诉讼专利原告在进入庭审阶段后通常胜诉,尽管停止侵权诉求(取得市场禁令)更容易获得法院支持,但损害赔偿金额却未与多次诉讼产生显著的正相关性(表现为负相关)。第二,我国专利诉讼案件中大量使用了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但在控制年度、产业、地区等变量后,发明专利被用于多次诉讼的倾向显著更高,这与总体诉讼样本中涉及发明的比重不高形成了鲜明反差。第三,多次诉讼专利具有地区和行业集中特征,东部出现多次诉讼专利的概率较小,制药、化学和生物技术领域产生多次诉讼专利的概率显著低于传统制造与机械行业。本文的实践应用价值和政策指向在于,通过对多次诉讼专利的分析为解决我国本土重复侵权、策略性商业维权以及可能的专利滥诉和司法逆向选择问题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7.
张运生  赖流滨 《科研管理》2022,43(9):149-158
    专利联盟能否帮助联盟成员防范联盟伙伴专利诉讼?基于联盟学习、合作竞争和社会网络理论,着眼于专利联盟网络,以2006—2018年MPEGLA管理的12个专利联盟成员为样本,通过14 454组配对,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专利联盟对遭受联盟伙伴专利诉讼的影响机制,并分析探索式合作、竞争性学习、网络中心位置和技术相似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专利联盟与遭受联盟伙伴专利诉讼强度呈正向关系,探索式合作、竞争性学习和网络中心位置显著削弱专利联盟与专利诉讼的关系,而技术相似性显著强化专利联盟与专利诉讼的关系。本文拓展了专利联盟对联盟伙伴互动的影响路径,对于高技术企业有效利用专利联盟并防范联盟伙伴专利诉讼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朱雪忠  徐晨倩 《科研管理》2021,42(6):112-119
337调查是美国对我国企业建立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一旦企业被签发制止令和排除令则会丢失其美国市场。本文根据337调查的特点,构建了中美企业间的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从支付收益视角分析了影响双方和解的因素。模型结论表明,被申请人的和解概率与其检索无效证据的概率、申请人的胜诉概率以及申请人由于被申请人损失的美国市场份额成正比,与申请人的花费以及要求的许可费与成反比;申请人的和解概率与被申请人检索无效证据的成本成正比、与无效证据的有效性成反比。文章以我国LED行业遭遇的两次337调查作为案例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结论的有效性。最后,本文针对企业、行业协会、地方政府以及中央政府四个不同的专利战略层次,分别给出了应对337调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肖冰  肖尤丹  许可 《科研管理》2006,40(12):172-181
以专利侵权诉讼为代表的司法活动通过对企业创新活动合法性的判断,实现了对企业创新活动的规范与引导。与此同时,面对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所引发的新社会关系与社会需求,司法活动必须通过适当的途径与方式克服法律规范性的滞后性,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变化。因此,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企业创新之间并非是单向的影响与被影响关系,而是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关系。揭示两者之间的互动机制对于规范企业创新活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等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