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西方偿付能力监管对我国保险监管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保险监管模式逐步由严格转向宽松,保险监管的重点转为以偿付能力为主。介绍了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并分析了我国保险偿付能力监管的不足.进而提出增强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有效措施,以保障中国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偿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支付赔偿或给付债务的能力,对偿付能力的监管一直是政府对保险业监管的核心问题。确定一个合理的偿付能力额度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关于这个额度的确定有一个经典的方法就是比率法。本文就将使用比率法对我国非寿险保险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将建立一个改进比率法模型,在模型中加入了投资收益和公司规模对该保险公司年末偿付能力的影响。为了满足比率法对数据分布的假设,文中对按公司规模分组后的数据进行了Box-Cox变换,提高了数据正态拟合效果,并利用变换前、后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增加了估计结果的信度。最后利用变换后数据的估计结果进行了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3.
针对宏观金融经济环境的变化,立足于中国保险监管制度现实,从长期性,稳健性视角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保险监管模式,提出了中国长期的保险监管模式应逐步实现从目前的市场行为与偿付能力并重向偿付能力为主的监管制度,从现行静态监管模式向动态监管模式,从目前的分业监管制度逐步向统一监管制度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4.
韩猛 《未来与发展》2012,(4):46-49,45
基于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中的风险基础资本法,对即将实施的欧盟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标准Ⅱ进行了全面回顾,并从基本信息、资本要求定义、可用资本定义以及监管措施四个方面进行了解读。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的现状,分析了现阶段中国保险偿付能力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了欧盟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标准Ⅱ对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启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的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未来改革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风险基础资本要求,对美国的风险基础资本模型、即将实施的欧盟偿付能力Ⅱ以及瑞士偿付能力测试进行了全面回顾,并从三种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基本框架和风险基础资本法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从比较的结果来看,保险业监管不存在唯一的资本标准,各个国家的保险业监管体系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对导致日本寿险企业破产倒闭的内外部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政府对寿险公司的过度保护、寿险公司产品结构不合理、政府监管不力等一系列原因是导致此事件发生的罪魁祸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条完善我国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巨灾风险、保费补贴与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失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M-V偏好函数构造了满足农户和保险公司期望效用最大化条件的农业保险供需模型,考察了竞争性农业保险市场短期均衡的存在,论证了长期农业保险市场失衡是由于供给者考虑巨灾风险所致,而政府给予保费补贴有助于纠正农业保险市场失衡,但纠正的程度视补贴大小而定,以此为基础实证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理论和实证对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及其他保险风险转移工具的设计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法定分保的取消与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对我国再保险市场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而目前我国再保险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对我国再保险业的发展极为不利。着重分析了我国再保险市场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法定分保的取消与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对我国再保险市场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而目前我国再保险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对我国再保险业的发展极为不利。着重分析了我国再保险市场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20多年来,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令人瞩目,而对保险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保险监管工作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对目前我国保险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分析,提出随着金融一体化趋势的发展,保险业的自由化、国际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借鉴西方成熟市场的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我国目前应该采取以偿付能力监管为主、兼顾市场行为监管的折衷监管模式。在此基础上,建议我国保险监管工作应该加强对偿付能力监管,建立明确的评价标准,不断完善信息传导机制,进一步充实监管力量,积极发挥保险监管部门的组织协调职能,吸纳保险公司及其它社会力量,共同研讨创新举措,共同努力做大做强保险业,使我国保险业早日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1.
我国保险公司的上市与风险分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贺  吴凤平 《预测》2004,23(2):18-21
承保风险和投资风险是保险公司两大风险之源。本文围绕着这两大风险从我国保险公司的现状和承保风险集聚的理论方面分析保险公司上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然后,通过建立承保集聚风险分散和组合投资风险分散的模型,进一步从理论上阐明上市分散风险的功能,最终得出上市是发展我国保险事业的有效途径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企业生存年金是一种很重要的辅助性养老金,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利用时间序列得到一种推广的利率模型。然后,考虑市场上存在多种相互独立的随机投资利率的情况下,根据投资组合理论得出企业年金保险中多种生存年金组合的精算现值模型。  相似文献   

13.
巨灾风险不符合传统精算理论上的可保风险,然而市场——社会效用意义上的可保风险标准拓展了巨灾风险的可保性。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如何构建巨灾保险意义上的整体性、多层次的巨灾损失分担机制。从直接保险、共同保险、再保险到资本市场和政府的最终保障,居民、保险市场、再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是市场化的巨灾保险损失分担主体,而政府财政救助不应再是"第一保险人"的角色,反之应是承担较高层次的巨灾损失——"最后再保险人"角色,并以此达到有效的将巨灾损失分摊到不同主体和个人,最终实现最大限度的损失补偿。以此为我国的巨灾保险制度的构建与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寿险偿付能力变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封进 《预测》2003,22(1):50-52,70
寿险偿付能力是寿险公司履行保险合同约定的给付责任的能力。用因子分析法得到的结论是1986年以来中国寿险经营的偿付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分析表明提高偿付能力应从提高资产质量、提足责任准备金、提高投资收益率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我国保险市场是一个快速成长的巨大市场,因此,保险专业人才需求巨大,然而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2006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巨大。一个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大量充实和培养,为此,大力发展保险专业高等教育,培养有一技之长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基于比较优势的组织绩效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本文按照目标规划的思想,依据q-范数距离,从最有利于被评价者的角度确定其权重系数,提出了一种基于比较优势的组织绩效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现有赢利能力、市场对未来赢利能力的预期、风险度、成长性与短期偿债能力五个维度构建了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以50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本文提出的基于比较优势的组织绩效评价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首先,不同上市公司在绩效评价各维度上的表现是不同的,这体现了它们各自的比较优势;其次,分别站在每家样本企业的角度对50家样本企业的绩效进行了排序,使之找了自己学习的标杆;最后,在汇集所有参评对象意见的基础上,获得了50家上市公司比较优势排序的综合结论。  相似文献   

17.
郑鸣  段梅  陈福生 《软科学》2012,26(8):1-4,22
从我国金融发展中的银行业发展、股票市场发展和保险业发展三个方面,依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考察了1993~2010年间我国金融发展与外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对外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显著影响,但以银行存贷款余额、股票总市值和保费收入所代表的银行体系、股票市场和保险市场对外资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2004年,随着我国三大保险公司股票在海外成功上市,我国保险业也拉开了第一次调整转型的序幕。然而,随着2006—2007年资本市场的持续走强,第一次转型也半途而废。投连险、万能险大行其道,趸交产品也"死灰复燃",人人都想分享资产暴增的盛宴,银行代理业务借力投连险等产品呈现出井喷的景象,结果我国保险业在2008年出现了逆市大增的"壮观场面"。2008年末,我国保险业拉开了第二轮调整转型的序幕。中国保监会连续下发通知强调加强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寿险业平稳健康发展。但是,2010年一季度,我国保险业同比增长又高达38.6%。第二次转型是否会再次前功尽弃,我们仍需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