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科技期刊增加作者自行校对其论文清样的编校质控环节,是提高科技期刊出版质量、保护作者权利的有效途径。但由于科技期刊和作者等方面的诸多主客观原因,至今科技期刊作者自校工作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工作并未落到实处。本文通过调查,从有利于提高论文质量,落实著作权法,以及推动科技期刊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阐明了科技期刊作者自校的重要意义和应该注意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
科技期刊作者自校环节的人本意识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期刊作者自校环节的人本意识是科技期刊设计作者自校流程和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也是检验科技期刊作者自校工作是否到位的唯一标准。试通过解读科技期刊作者自校人本意识的基本含义,结合编辑实践,明确科技期刊论文作者自校的基本内容,应选择的自校形式和方法,以及如何处理好作者自校的细节问题等,提出科技期刊在作者自校环节应重视人本意识的编辑理念。  相似文献   

3.
江苏部分科技期刊论文编校差错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对2003年江苏出版的部分科技期刊论文编校差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在这些科技期刊论文中,存在文字性差错的论文数最多,其后依次是摘要、插图、表格、公式符号、参考文献差错论文数。分析认为,造成这些编校差错的主要原因是部分科技期刊编校人员语文功夫不深、编辑加工能力欠佳、科技编辑技能不熟以及编校质量控制意识不强。应加强对科技期刊编校人员的职业培训,不断提高其编辑业务能力,在编辑部内部强化质量意识,建立有效的编校质量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期刊的编校质量,编辑自身除了规范编辑加工和校对外,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发动作者:①按照书写要求撰稿;②修改稿要修改格式;③)仔细认真校改清样;④试发表最后再核查。通过发动作者,加上编辑的认真加工和规范校对,文章的编校质量可以得到大幅度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5,(21)
编校是编辑的主要核心工作之一,编校的内在要求是质量与时间。对于纸质出版物来说,编辑不应过度依赖对纸质文稿的传统编校方式。文稿发排前编辑应该自己在电脑上对文稿的内容、层次、符号规范等方面进行编校加工;文稿排版后的纸质清样,编辑主要针对版式、字号字体以及前期的编校遗漏等方面进行编校加工。只有优化编校着力点,才能有效减少编辑和排版员的劳动和时间成本,切实提高编校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出版物质量。  相似文献   

6.
科技期刊编校质量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科技期刊的语言规范和编校质量水平不容乐观。文章分析了科技期刊编校质量下降的原因,认为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期刊管理及业务流程有待进一步规范。文章同时对如何提高科技期刊编校质量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科技期刊在编校中减少差错率的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丽 《中国科技信息》2011,(11):162-162
期刊编校质量的高低是期刊总体质量水平的标准之一,为保证期刊的编校质量,科技期刊应严把编校质量关,努力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作品。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从电子版稿件的编辑、认真执行三校一读制度、印刷前通读、出版后总结经验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科技期刊减少编校差错率的一点体会,以期对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谈编辑把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编辑把关对提高科技期刊质量的重要性,对编辑如何把好科技期刊政治关和保密关,学术质量关,编排标准关,编校质量关等,结合作者工作实际,介绍了具体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杜绝影子编校对期刊质量和编校团队的不良影响,探索防止影子编校的方法,以期为更多刊社提供预防和纠正影子编校的方法参考。【方法】从科技期刊编校工作的主要流程和特点入手,从内因和外因角度剖析产生影子编校的原因及影子编校对科技期刊的影响。【结果】产生影子编校的因素主要为编辑素养欠缺、职业倦怠、情商不够、工作量过大、晋升受阻和制度缺失。影子编校不仅给科技期刊的质量和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且还会涣散编校团队。【结论】必须消除影子编校。可通过完善的激励机制、健全的规章制度、贴心的人文关怀以及继续教育四项策略杜绝影子编校。  相似文献   

10.
针对科技期刊编辑部将已录用稿件的Word文档转换成专业排版文件时存在的出错概率多和编校工作量大的问题,给出了利用方正飞翔2011软件进行科技期刊排版的方法。5期《学报》排版的实践结果表明,对采用编校合一方法的科技期刊编辑部,该方法可达到编、排、校合一的效果,从而提高了期刊的编校质量和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