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国家战略 小布什入主白宫不久,就指名道姓向中国“叫板”,打的是“战略博弈战”,出手的是NMD,即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NMD,追根溯源,实际上是1983年里根政府抛出的“战略防御倡议(SDI)”,俗称“星球大战”计划的延伸和发展,所以美国又叫它是“星球大战之子”计划。 经过20多年的潜心研究,美国人又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由里根总统亲手拉开序幕之后,在国际舞台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一计划又因“星球大战”之名而几乎无人不晓。回顾几年来对“星球大战”计划众说纷纭的评论,我们的印象是:人们已普遍意识到“星球大战”计划是融政治、军事、经济和科技于一体具有多重意义的战略计划;但对其军事的意义评价较满,而对其经济技术的意义估价则嫌不足;如何中肯地估价其军事意义,进一步认识其经济技术方面的意义,给人留下了再思考的余地。“星球大战”计划:新的战略构想“星球天战”计划的产生并非偶然,从根本上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科学技术政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直非常重视国防研究和基础研究。1981年里根总统上任后,把“重振国威”当成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大幅度地增加了国防研究经费,从1985年开始实施战略防御计划(SDI)即星球大战计划。为了配合这项计划,从1986—1987年度之间,国防研究经费从151亿美元猛增到399亿美元,增加了1.6倍。联邦政府担负的研究经费已从占总研究经费的50%大幅度增加到69.3%。  相似文献   

4.
正如果有人间你:你能说出几个美国总统的名字?那么,里根的名字一定会出现在许多人的答案里。罗纳德·威尔逊·里根是美国一位传奇总统,他原本是好莱坞演员,后来弃艺从政,1980年当选美国第40任总统,并在1984年获得连任。他提出了著名的“星球大战”计划,不仅促进了美国科技的大发展,而且通过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从而结束了长达近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5.
金科 《金秋科苑》2009,(9):73-75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对付苏联可能发动的大规模核袭击,建立以天空为基地实施全导弹拦截的综合防御体系,美国里根政府提出了新的"战略防御计划",也即"星球大战计划"。"星球大战计划"的实质既是军备发展计划,又是高技术发展计划,它的出台,预示着一个全球性的高科技时代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6.
金科 《今日科苑》2009,(9):73-75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对付苏联可能发动的大规模核袭击,建立以天空为基地实施全导弹拦截的综合防御体系,美国里根政府提出了新的"战略防御计划",也即"星球大战计划"。"星球大战计划"的实质既是军备发展计划,又是高技术发展计划,它的出台,预示着一个全球性的高科技时代即将到来。"星球大战计划"一出笼,立即在全世界掀起了狂涛巨澜。不甘示弱的世界各国纷纷作出反应,西欧18国提出了"尤里卡计划",日本制定了"今后十年振兴科学技术政策大纲"……在国际国内形势的挤压下,中国的科学家再也坐不住了,他们开始了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上来思考中国的高科技发展问题,不得不考虑中国在21世纪的国际地位、竞争能力以及发展前景问题。  相似文献   

7.
预计布什总统可能最早于9月正式宣布少量原型导弹在加利福尼亚和阿拉斯加部署就绪,用以保护美国免遭远程导弹的攻击。五角大楼将这一系统称之为“试验场”。当然,要使里根总统“星球大战”防御导弹计划的梦想成为现实,该系统还需具备更精密的雷达、拦截装置和天基激光器。但是国防部认为,该系统至少能够使朝鲜的远程导弹失效,因为朝鲜的导弹数量较少。但根据迄今已进行的有限的试验,下这样的断言恐怕为时过早。  相似文献   

8.
一从八十年代起,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两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一是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一是全球性的经济调整与改革;它们分别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影响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以至于未来整个世界经济的面貌。对于今后十到十五年里科技革命的发展状况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我们有以下几个估计: 1.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处于研究、创新的关键阶段,生产力的巨大变革尚不会出现。无论是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还是日本的科技发展计划,或是欧洲的“尤里卡计划”,都把今后十年作为研究攻关的主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新兴技术会获得更猛的发展势头,在推  相似文献   

9.
一、球星大战——空间武器化自从里根提出“星球大战”以来,引起了美国国内和全世界的众多争议。批评者认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无论人类取得多么巨大的科技成就,都不可能筑成使城市和居民免遭核攻击的屏障。核武器一代代地改进,待到下一世纪,其更新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加之灵巧和隐身技术的发展,它完全可  相似文献   

10.
自从1983年3月23日美国前总统里根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以来,美国加大了研究定向能武器的步伐和投资强度。定向能武器是一种能使大量电磁能或原子/亚原子粒子的能量聚成射束,并且能够瞄准、定向地指向目标,从而使目标毁坏或失效的一种新型武器。它具有能量高度集中和精确定向两个特点,它的技术领域可划分为激光武器、射频武器和粒子束武器三部分,本文将对粒子束武器作一简要介绍。什么是粒子束武器粒子束武器是把原子或亚原子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并聚集成密集的束流使目标毁坏或失效的武器系  相似文献   

11.
1986年日本提出“人类新系统研究计划”之后,立即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尽管目前该计划仍处于论证阶段,但是其内容设想之大胆、立意之新颖,使人类对“21世纪将是生物革命的世纪”的虚幻影象交得更加清晰起来。一“人类新系统研究计划”作为日本科技发展的一项战略选择,是当前世界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与美国“星球大战”计划、欧洲“尤里卡计划”的提出与实施密切相关的。在当今世界上,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经济发展、社会进少的主要动力。科学技术可以以较少的资源耗费创造更多的产品来满足人类的需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生活质量。一个国家只有掌握了科学技术的前  相似文献   

12.
绵延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冷战时代,诞生了不少伟大的科技成就,数十年来被人们顶礼膜拜;然而随着冷战的渐渐远去,这些在人类文明史上有着划时代意义的功绩其真实性越来越受到科学界和公众的怀疑。继里根时代的星球大战计划被证明是一场十足的竞赛骗局之后,美国人一向引以为荣的阿波罗载人飞船首次登月的壮举近来居然也陷入了真假之争的漩涡之中。前不久,俄罗斯研究人员亚历山大·戈尔多夫发  相似文献   

13.
魏庆 《百科知识》2008,(4):63-64
在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中,有一种新型武器“电磁武器”的研究开发项目。目前,美国开发研究的电磁武器种类已经不少,南极地区特殊的地球磁场条件,成为美军用来进行电磁武器研究的一个重要区域。此外,美军还很有可能在南极地区进行气象武器的研究。美军先后投资的气象研究项目包括制造地震的“阿尔戈斯计划”、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总统青年研究员资助计划”,该计划以里根总统名义于1983年经国会批准的。其目的在于鼓励美国高等院校和工业企业去发现和支持杰出的青年研究人员,去提高他们的研究工作能力,以使美国的科学技术的主要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要使科学技术为复兴国民经济和重建国防服务。  相似文献   

15.
1977年,美国好莱坞电影公司推出了一部别出心裁的科幻片,即《星球大战》。影片以恢弘的场景,渲染未来太空中两军使用高超武器格斗的故事,在创下最高票房价值的同时,也引出了一个“智能卵石”计划。  相似文献   

16.
1993年5月13日,美国国防部长莱斯·阿斯平宣布中止已经进行了10年的战略防御计划委员会改名为弹道导弹防御委员会。此举再次引起世人对这一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高科技军事计划的关注。1983年2月23日,美国总统里根在电视上宣称美国将实施一项战略防御计划,使核武器成为“不能发挥作用和过时的”东西。当时正值冷战的严峻时期,美苏两国的军备竞赛处于白热化阶段。苏联在核武器的数量上明显占有优势,美国则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为了对付成千上万颗核弹头倾泻而下的危险,一些科学家建议在外层空间部署探测装置和武器系统,以便大大增加预警时间和拦截的成功率。这一设想最终发展成为  相似文献   

17.
经费不足,目标不明——“X-30”空天飞机样机取消1981年,美国军方设想出一种跨大气层的飞行器,并开始了一项被称作“铜谷计划”的研究,空天飞机被列入1986年发表的国情咨文。1986年2月,里根总统向世界宣布了国家空天飞机(NASP)计划。NASP计划的原定目标是通过研制可在地球低轨道飞行,像正常飞机一样在跑道上起降的高超  相似文献   

18.
杜祥琬 《科学中国人》2012,(21):12-15,66
王大珩先生是令人敬仰的我国光学界泰斗,是中国现代光学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锲而不舍;他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诲人不倦;他胸怀坦荡,顾全大局,献身新中国科技事业。回顾他倡导和推动"863高技术"、关心和指导863激光事业发展的事迹,令人感动不已。一、倡导863计划功高德重20世纪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抛出SDI(星球大战)计划,紧接着欧洲提出"尤里卡"计划。面对国际上的高技术竞争与挑战,王大珩先生感到忧心忡忡,心  相似文献   

19.
863在中国     
863的起源 "星球大战" 要说中国的"863",得先从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说起.  相似文献   

20.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1985年倡仪设“工程研究中心”(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s,简称ERC)计划。1985年开始建立第一批共6个ERC,到1987年建立了14个,1988年又新建4个,这18个美国工程研究中心是: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微电子机器人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哥伦比亚大学通信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