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了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申彪  余妙志 《科研管理》2009,30(5):124-131
摘要:本文在修正的A-J模型基础上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认为外资企业技术溢出并不意味着内资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有“门槛效应”,通过技术积累越过门槛,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才可促进内资企业技术创新。文章对1999-2006年我国工业企业行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认为:当行业总体、高、中技术行业未达到门槛值时,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但在低技术行业中这种促进作用却是显著的。最后,文章针对导致上述结论的可能原因及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
为了充分检验"市场换技术"政策入世十年来的经济效果及其对产业安全的可能影响,基于外商直接投资提升国内企业技术进步的路径,利用中国2004—2010年30个制造业行业的数据,考察"市场换技术"溢出环节的直接溢出效应、竞争效应、人才流动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以及吸收环节的内外资技术差距、研发强度等因素对内资企业绝对技术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溢出环节的直接溢出效应、人才流动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对内资企业技术进步有促进作用;而竞争效应对内资企业的技术进步有阻碍作用,这是外资企业市场不断扩大,而我国内资企业技术进步不显著的重要原因;吸收环节的通道不畅通是我国内资企业技术进步缓慢的重要内因。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空间集聚产生了较强的知识溢出效应,按照经济危机的影响程度对我国高科技产业进行分类实证研究,得出高科技不同行业研发活动受经济危机影响的程度与外资企业的研发知识溢出效应、内资企业创新能力、行业开放度、内资企业吸收能力等因素相关,为促进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出了经济危机下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空间集聚产生了较强的知识溢出效应,按照经济危机的影响程度对我国高科技产业进行分类实证研究,得出高科技不同行业研发活动受经济危机影响的程度与外资企业的研发知识溢出效应、内资企业创新能力、行业开放度、内资企业吸收能力等因素相关,为促进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出了经济危机下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5.
基于联系效应的视角对广东省全部内企和国有企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进行分位数回归分析,经研究发现:FDI对内资企业的水平溢出效应呈U型的门槛效应;前向关联的溢出效应在中级及以下分位水平上的内资企业中表现出显著的负向作用,并随着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得到改善,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内资企业通过与外资企业建立后向关联,在各个分位水平上均获得了正向的溢出效应,后向关联是FDI技术溢出效应的主要渠道。与内资企业相比,FDI对国有企业的溢出效应在溢出渠道和边际溢出效应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徐侠  陈圻  郑兵云 《科学学研究》2008,26(2):304-310
 本文利用高技术产业的10年面板数据对研发支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指出:内资企业的自主研发并非完全不依赖于外资而独立进行,其R&D支出活动与外资企业的R&D支出密切相关,且影响程度根据所有制类型有所不同,对国有企业的溢出效应较小,对其他所有制企业R&D溢出较大。此外,新产品需求、行业利润、企业规模与企业研发支出之间均存在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高技术产业R&D支出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高技术产业的l0年面板数据对研发支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指出:内资企业的自主研发并非完全不依赖于外资而独立进行,其R&D支出活动与外资企业的R&D支出密切相关,且影响程度根据所有制类型有所不同,对国有企业的溢出效应较小,对其他所有制企业R&D溢出较大.此外,新产品需求、行业利润、企业规模与企业研发支出之间均存在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能够通过研发投资的示范效应,人才流动效应,竞争效应以及关联效应四种渠道产生溢出效应,促进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对自主创新,人力资源以及研发资本的挤出产生了对其创新能力的挤出效应,不利于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本文选取1998—2009年中国高技术产业13行业相关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竞争效应和人才流动效应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影响的溢出效应较为显著,但示范关联效应溢出效应不显著;人力资源挤出和自主创新挤出都较为明显,研发资本挤出并不显著。最后根据不同渠道的具体效应,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促进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提高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了中国35个工业行业2001-2006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总体FDI及不同来源地FDI对我国工业部门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总体FDI对内资企业存在显著的正向行业问溢出效应,其中,港澳台资本和其他外商资本均对内资企业产生了显著的正向行业问溢出效应.同时,总体FDI和港澳台资本均不存在显著的行业内溢出效应,而其他外商资本则对内资企业产生了明显的负向行业内溢出效应.当进一步考察外资来源国差异是否导致其对资源密集度不同的产业有不同影响时,发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港澳台资本和其他外商资本均带来了显著的行业间溢出效应,而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港澳台资本和其他外商资本均不存在显著的行业间溢出效应,且其他外商资本带来了显著的负向行业内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研究表明,FDI对国内企业的技术溢出主要体现在上下游的垂直关联层面而不是水平层面,因此,如何利用FDI的后向关联推动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天津市外商投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外资企业与本地供应商建立后向关联的因素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主要影响因素有内资企业的产品质量、内资企业的信誉、东道国贸易开放程度、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投资来源地和所属行业.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对1996—2007年间外资技术来源的渠道与用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的高技术产业整体、内资的创新效率及拆分变化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技术来源渠道短期溢出主要作用于高技术产业整体创新率变化分解出的技术进步,对内资的影响长期逐渐显现。外资主要通过设置本土化的研发机构实现其对高技术产业的短期技术溢出,且其正向效应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弱甚至转为负向,FDI购买国内企业技术对技术进步的长期正向效应显著。加入国别属性后,短期内FDI分别通过设立RD研发机构和购买国内技术产生对内资部门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正向和负向溢出,长期则依靠国内技术购买和国外技术引进实现对技术进步和纯技术效率的正向溢出。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石琳娜  石娟  顾新 《软科学》2011,25(8):27-30
基于知识溢出的视角,对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途径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溢出对创新能力的提升效应,进一步提出了提高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四种途径。  相似文献   

13.
高技术产业对北京传统行业技术溢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了一个高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溢出研究框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方程组对北京市样本数据进行了对比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传统产业的技术效率主要受市场竞争和部门间创新产品贸易等方式的影响,而技术进步主要受高技术产业的技术研发投入的影响;从高技术产业与传统行业的具体对应关系角度来看,高技术产业对传统行业的技术溢出效应与行业间的投入产出关联程度密切相关。在生产技术、产品供求等方面关联较大的行业受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影响较为显著,并且偏向技术密集型行业受高技术产业的影响较大。基于本文所得结论,最后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垂直专业化对内资企业有技术溢出效应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祺 《科研管理》2010,31(4):91-97
摘要:垂直专业化是否会对内资企业有技术溢出效应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首先考察了内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来源的变化,其次实证检验垂直专业化对内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发现整体上内资企业并没有明显获得垂直专业分工的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5.
使用面板数据计量方法,研究人力资本和R&D对外资技术溢出的影响。结果显示,内外资企业的人力资本存量和研发能力是企业吸收外国技术溢出的重要因素,而内资企业人力资本水平与外资企业相比差距较大,难以吸收外资的技术溢出。因此,应加大和优化人力资本、R&D投资和吸引外资策略,增强外资对国内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和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6.
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方程组以北京为例对高技术产业进行比较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强度对于行业技术进步有决定性作用,同时研发投入能够强化行业间产品创新的技术溢出;行业的人力资本的投入有利于提升对市场技术知识存量溢出的吸收能力;基于行业间的新产品模仿创新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于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有显著作用;从行业间关系看,偏基础性行业的技术溢出效应较大.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99-2005年省际工业面板数据,对外资企业对中国民营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外资企业对民营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经济发达程度也对技术溢出产生正面影响:技术差距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技术溢出的"门槛效应",当中外企业技术差距大于临界值时,技术溢出效应无法发生,而在技术差距小于临界值时,技术差距越大,溢出效果越显著;人均资本小的民营企业能从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中得到更多好处,原因在于这些小规模的民营企业更能适应市场变化,通过与外资配套加快了技术的溢出;外资参与程度越高,技术溢出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18.
马晶梅 《科学学研究》2016,34(9):1397-1403
本文基于行业增加值数据,构建技术复杂度指数,将我国制造业划分为高技术行业及低技术行业。结果显示,仪器仪表、通用及专用机械设备制造业等通常意义的"高端"行业在我国实际上属于低技术行业。在此基础上,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分别对2004-2011年全国、美国及日本外包企业技术优势及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估计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与国内非外包企业相比,外包企业拥有明显的技术优势。美国外包企业优势大于日本外包企业。此外,在低技术行业,美国、日本外包企业技术优势低于其它国家外包企业;但在高技术行业优势却更强。(2)总体上,我国外包企业技术溢出效应为正,且美国外包企业效应低于日本外包企业。在低技术行业,两国外包企业技术溢出效应为正;其它国家外包企业效应为负,对非外包企业生产起到"挤出"作用。(3)我国外包企业技术优势与技术溢出效应之间呈现出负相关关系,且在低技术行业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内资经济“异质性”视角出发,利用2000-2007年江苏省分行业面板数据,动态考察了FDI对江苏内资企业的行业内与行业间的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FDI的进入,对江苏省内民营企业产生了明显的“挤出”效应而对国有企业的影响却不显著,FDI通过后向关联溢出促进了民营企业产出的增长,但对国有企业产出增长的影响却为负.其原因在于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不同的产业选择与产品定位.后向关联溢出是比水平溢出更重要的溢出途径,民营企业是比国有企业更重要的技术溢出的吸收主体.  相似文献   

20.
构建吸收能力与技术溢出的整合框架,探析基于吸收能力门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FDI技术溢出机制;收集中国高技术产业2000-2016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非线性面板平滑转换模型,测度产业集聚与FDI溢出效应大小,检验并测算其各自的吸收能力门槛效应及其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1)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大于FDI的溢出效应;(2)追赶企业与内资企业的吸收能力跨越特定门槛,才能有效利用产业集聚与FDI技术溢出;(3)研发经费与研发人员引致的吸收能力门槛存在区域异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区域高新技术企业吸收能力、促进并利用技术溢出的有效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