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个孩子在充满宽容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有耐心;一个孩子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自信;一个孩子在充满赞美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赏识他人;一个孩子在充满认同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爱惜自己……”今年的“六一”很不寻常,除了上午安排的“六一”庆祝活动之外,  相似文献   

2.
教育博士说:好话使孩子获得了愉快的情绪体验,满足了孩子的虚荣,却不能使孩子体会到挫折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导致孩子只爱听“好话”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一)就像孩子常简单地把人划分为“好人”和“坏人”一样,孩子对人、对事的认识缺乏深刻性和辩证性。因此,他往往把成人说他某一点“错了”看成是对他这个人的全面否定,而把父母夸赞某件事的“好”“真棒”看成是对他的全面肯定。他想做“好孩子”,所以就只想听“好话”。  相似文献   

3.
他刚要用万能钥匙开门,突然,门被孩子从里面拉开了,“叔叔,你找谁呀?”“我……想喝水。”他惊慌地答道。孩子打开门,“请进来吧!”他犹豫了一下,走进屋,一眼看见家庭影院:“真阔气”,他的心猛然抖了一下,眼睛突然有了光彩。“叔叔请喝茶,”孩子用一双明净的眼睛注视着他。  相似文献   

4.
诗教:德国著名诗人歌德非常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他常能从孩子的“蛛丝马迹”小觉察出“异常”,并用诗歌来启迪孩子。一次,他发现孩子的一本纪念册上写有这样一段小诗:“人生在这里有两分半钟的时间/一分钟微笑/一分钟叹息/半分钟爱/因为在爱的这分钟里他死去了。”歌德提笔“续”完了诗的下半“阙”,他写道:“一个钟头有六十分/一天超过一千/孩子,要知道这个道  相似文献   

5.
《家教世界》2014,(4):7-7
他生于北京,是一个让母亲挠头的“坏”孩子。可父亲却另有他的看法:不怕孩子皮,就怕孩子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能太“乖”,太乖的孩子往往抵挡不了坏。有时候孩子“坏”一点反而是一件好事,对“坏”孩子只要施以适当的教育,他会变乖的。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电子医学工程系的母亲觉得孩子的父亲说得很有道理,于是配合丈夫对孩子积极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由幼儿园的老师管他了,我们在家里只要保证他吃好、睡好就可以了。”“我们上班很忙,反正孩子有幼儿园老师照顾着,我们就放心了。”“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基本上吃个饭,看会儿动画片就要睡觉了,我们和他的交流很少。”自从把孩子送进了幼儿园,许多父母都当起了“甩手掌柜”:反正孩子在幼儿园有老师照顾,有小伙伴和他玩,又能学到知识,又不会孤单,我们做父母的没什么好担心的,也没什么好教他的。其实,父母们并不知道,一个孩子的健全发展,固然离不开他在幼儿园的群体生活,但更离不开家庭的温暖。因此,家长们,不管您的工作有…  相似文献   

7.
他刚开始用万能钥匙开门,突然,门被孩子从里面拉开了,“叔叔,你要找谁呀?”“我……想喝水。”他惊慌地答道。孩子让开门,“请进来吧!”他走进屋,一眼便看见了家庭影院,真阔气!他的心猛然抖了一下,眼睛豁然一亮。“叔叔请喝茶。”孩子用一双明净的眼睛注视着他。“孩子,家里还有什么人呀?”“有妈妈。”孩子说到这里,眼里噙着泪水。“爸爸呢?”“爸爸被抓了,小朋友们说我爸爸是贼,都不跟我玩了。”“不哭,啊,爸爸会回来  相似文献   

8.
专家的话: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优点,也有他的缺点;有他的长处,又有他的短处。十全十美的孩子是不存在的,只有缺点,没有优点的孩子也是不可能的。为什么有的家长只看到孩子的缺点“,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是父母缺少发现的眼睛,缺少一颗“童心”。如果我们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在他们的身上永远也不可能有亮点,也不可能有值得你欣赏的地方。父母的责任是如何发现你孩子身上的亮点、潜在的能力和积极性,去欣赏他、鼓励他,让优点这支“红军”愈来愈壮大,逐步去克服,以至消灭缺点这支“白军”。可以这么说,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充…  相似文献   

9.
偶感     
有经验的父母在孩子大发脾气时采取“冷处理”的方法,事后再晓之以理。“当观众都离席了的时候,任何演员都不会表演下去了。”孩子的无理取闹无非是表示他的存在而已,等雨过天晴后再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自己“下台阶”,以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相似文献   

10.
鼓励     
邻居家的孩子来找我,告诉我他又被他爸揍了。孩子确实不听话,成天趴在电脑前面“扫星际”,对学习不闻不问。他爸急了,就骂他一无是处,并以拳脚相加。孩子叹了口气说:“我是笨蛋,所有的人都这么说。”其实这孩子挺有天份,我的电脑坏了,找他  相似文献   

11.
“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在我极富激情的语言的引导下,孩子们将这首《乡下孩子》朗读得抑扬顿挫,颇有感情。“你觉得乡下孩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见时机成熟,我抛出了问题。“我觉得他是一个幸福的孩子,因为他小时候有爸爸妈妈的疼爱。”“我觉得他是一个能干的孩子,因为他捉一只蝴蝶就能编织一个美丽的故事,含一片草叶就能吹出一首动听的曲子。”“我觉得他是一个爱帮助人的孩子,因为他挖野菜给小猪吃,让小猪把肚子吃得饱饱的,还捉小鱼给猫咪吃。”看样子,通过大半节课的朗读,孩子们已经对诗歌所描绘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很多心理杂志都曾引用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母亲带着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来看心理医生。这位母亲说:“我生这孩子的时候不太顺利,医生不仅给他吸了氧,还告诉我这孩子以后可能会出现智力问题。这不,这孩子9岁了,和别的孩子确实不太一样。因为先天不足,他脑子太慢,有学习困难,成绩一直倒数。我真担心他会有智力低下的问题。”母亲越说越激动,“我带他去过好几家医院,做了很多检查,可都没查出什么毛病。”“但他肯定是脑子有问题,我生他的时候落下的病根。”母亲一直在反复强调。而当医生向孩子本人询问时,孩子竟也不假思索地说:“我脑子有问题,所以学习不好。”  相似文献   

13.
我的孩子从小活泼可爱、聪明机灵、人见人爱。可自从上了小学便好像变了个人,不论大事小事,只要大人批评教育他,他就“强嘴”和我们对抗,让我们非常生气。现在孩子已经上四年级了,情况越来越糟糕。真不知以后怎么办。张东孩子“强嘴”,家长往往很生气,认为孩子不服教导,不尊重大人。许多家长还会因此打骂训斥孩子。其实,孩子“强嘴”有各种不同的情况,家长应当分析孩子“强嘴”的原因,找准“症结”,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有时因为大人的批评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孩子才“强嘴”的。这是孩子为澄清事实而进行的“自我辩解”。这时候,家长应该耐…  相似文献   

14.
曾经有一个妈妈问我:“我的孩子从小就非常乖,告诉他怎样就怎样,不捣乱,守规矩,衣服整洁,见人打招呼……可上了学后,孩子就慢慢变了,不讲卫生,说脏话,不断惹麻烦,为什么孩子不听话了呢?”我告诉她,孩子其实没变。他还是以前那个“听话”的孩子,只是现在他听从的人,已经不是父母,而是他的同学和伙伴了。父母习惯以“听话”作为好孩...  相似文献   

15.
班里的孩子大部分都很活泼开朗,但也有一些孩子郁郁寡欢。没有哪个孩子天生会是悲观的,悲观心理倾向的形成,更多是受到了后天的影响。有些父母、老师在评价孩子的时候,往往是否定性的,譬如:“他是个胆小的孩子,从来不敢举手发言”、“他是个调皮的孩子,根本就坐不住”。如果孩子老是受到否定的评价,长此以往,他会觉得自己“很坏”、“很笨”、“很不讨人喜欢”,会觉得“倒霉事总是发生在我的身上”、“都是我不好,事情才会这么糟”。孩子对自己、对周围的人失去信心,慢慢地就会形成悲观心理。不仅如此,孩子还有可能遭遇一些“不幸”事件,如…  相似文献   

16.
爱心门诊     
孩子发音不准确该怎么办福建省易娴读者问:我的孩子快4岁了,他的发音不准确,总把辅音“g”发成“d”,“k”发成“t”,就连发“zh”“sh”也有点儿像“d”,有人说是孩子的舌头有问题,有人说孩子年龄还小,长大了会慢慢好转。请问,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他发音不准确的?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纠正?答:孩子在发音时用某些音来替代其他音,属于构音障碍。不能发出“g”音、“k”音表明孩子不会发舌后音,需要进行专门的语言训练。另外,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肌肉的不协调有关,可以在进行专门的语言训练的同时进行身体整体协调性的训练,可能会对他练习发…  相似文献   

17.
很多家长都问我:“孩子怎么不知道着急呀?一点自觉性都没有,简直是给父母学习呢!”我总是这样回答:“那是因为你比孩子还着急,他的急你都替他着了,他还何必着急?孩子的学习,你是第一‘承包人’,孩子反而成了第二‘承包人’,他怎么会有自觉性呢?”孩子没有主权,是很难学习好的。所谓“有主权”,指的是确实把学习“承包”给孩子,家长只起帮助、支持和指导的作用,不搞过多干涉和指挥。也就是说,达到什么目标,考出什么成绩,时间如何安排,采用什么学习方法,都由孩子自己拿主意,因为这是他的事情,而不是家长的事情。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都是在这…  相似文献   

18.
记得孩子两岁七个月时,我们带他外出旅游。同车正巧有两个外国人,孩子很好奇,说:“妈妈,你看,外国人!”我说:“你要愿意的话,可以去和他们谈谈。”“我说什么呀?”孩子显然很愿意尝试一下。当时他正好刚学会了几句英语,我启发他可以说“你好”。孩子大胆走过去,对那两个外国人讲“How doyou do”,两个外国人对这个有勇气的小男孩很感兴趣。孩子还送给他们每人一只香蕉。两个外国朋友很高兴,找出了一只不干胶的塑料小牛贴片送给孩子。刚好他属牛,那只小牛的眼睛还会动,孩子用英语说了声“谢谢”,心满意足地回来了。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孩子刚上高三时,他的数学成绩很不理想,他的妈妈非常着急,就找了一位数学专家,问有什么好方法能让她的孩子提高数学成绩,这位专家给她支了一个点子:“叫孩子每次都给你讲作业.”家长说:“我听不懂怎么办?”专家说:“听不懂也听.”坚持了一两个月后孩子有明显进步,并且数学的进步会迁移,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则漫画:儿子坐在地上哭闹,父亲心烦地对妻子说,儿子要什么给他买就是,怎么能让他哭呢?妻子说,你知道他想要什么,他要“天”。 没想到,孩子竟然“明目张胆”地要“天”了,足见做父母的娇惯孩子到了何等地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