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死亡”,一个令人恐惧的词语。谁都不愿意面对死亡.但“死亡”的考验有时却来得那么突然。马羽同学真实地记述了自己经历车祸的前前后后,抒发了自己在车祸后对生命的深刻感悟。车祸带给他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似文献   

2.
时间问题是人类永恒的问题。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的困惑焦虑,也是写作的原动力之一。“当圣保罗说‘我天天死亡’时.这并不是他的一种伤感的表达。事实上我们是在天天死亡,天天出生。我们在持续不断地出生和死亡……时间问题则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我是谁?我们每一个人是谁?  相似文献   

3.
被誉为文学上“最为诗意的存在”奥菲莉娅的疯癫和死亡实质上是对父权话语霸权的一次无力地反抗,反抗的方式是通过其作为伦理学的个人向美学的转变,具体来说即为奥菲莉娅作为“贞”的女性形象向“美”的女性形象的转变来实现的。该文将首先结合文本深入分析奥菲莉娅身上所体现的“贞”与“美”的本质,同时揭示两者之间的冲突。其次,该文将深究奥菲莉娅的疯癫和死亡所揭示的其对于以“贞”为代表的伦理枷锁的反抗和以“美”为代表的审美化生存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在国产优秀影片《苗苗》中,有一个“作文评改”的动人场面:年轻、正直、坦率、认真的女教师韩苗苗,给一篇由父亲代写的、充满“大话、套话”的小学生作文,打了六十分。面对小学生的母亲气势汹汹,大兴问罪之师,韩苗苗坚定地回答:“因为他没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她又给一个女学生的作文,打了八十分,理由是:“她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亲身感受。”  相似文献   

5.
《论语》“巧言令色”中的“令”字,通常被训作“善”,但对于“令”字该词义的来源,学术界却并未达成一致意见。本文在研究分析了传统训诂对于“令”的词源的观点之基础上,结合先秦语言实际,认为,训为“善”的“令”字实际是一个“本无其字”的假借字,其记录的词义确切地说是“形容人品貌、名望等的美好,或由此引申为对人的敬称或对事物的美称,形容词。”同时,文章还辨析了可以训作“善”的“令”“霝”“灵”“良”几个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王尔德的童话与传统童话截然不同,弥漫其中的悲剧意识和死亡意识使之呈现出独树一帜的叙事风格和审美价值.本文试图探讨王尔德的人生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坎坷的情感经历和社会经历使王尔德以“悲剧”和“死亡”来表达灵魂诉求,以肉体的消灭反衬精神的永生.王尔德个人的宗教信仰和情感诉求融入作品中,表达了其作为一个“唯美主义者”对于“爱”与“美”的追求,对于“生”与“死”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这样的事情也许不可能同时发生在同一个孩子的身上,但它确实经常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当我们不停地埋怨调皮的孩子给自己带来那么多麻烦时,我们有没有想到过自己已经戴上了“有色眼镜”?有没有想到过这“有色眼镜”给孩子心灵带来的伤害?请听——  相似文献   

8.
董苹 《天津教育》2008,(9):40-40
对于公开课这一形式,一直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本期“教学专题”就围绕“公开课”这个话题展开。我们并不想提供一个标准的答案,只是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得到些许启示,同时在具体的实践中去探索和思考,以使自己能够在公开课中真正在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9.
“死亡”与“永生”一直是艾米莉诗歌的重要主题,她一生共写下五六百首以死亡为主题的诗歌.在这些诗歌里,她不止一次地从特殊视角,以起死回生者的身份来描述自己想象中的死亡全过程,并对周围人们对其死亡的反应作了大胆的想象和精湛的描述.章文尝试依据无意识理论,挖掘其醉心于以“死亡”为主题的最深层次原因,进而阐释出文学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读写》2013,(10):39-41
上海有道高考作文题“他们”。命题者日,关注“他们”比关注自己更重要。其实,这两者是无所谓孰重孰轻的。“自己”——对于正在成长的学生来说,本就是一个很值得想一想、议一议的话题。理性地认识自己、愉悦地接纳自己,对自己有何要求,让自己成为怎样的人,如何做个最好的自己等等,都是“自己”这一题中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1.
《局外人》带给我的首先是困惑.我一直不明白:默而索为什么对母亲的死如此冷漠?他为什么要杀死那个阿拉伯人?为什么在法庭上他会对自己的生死如此无动于衷?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加缪组成他“三个荒谬”的著作都是以“死亡”开篇——《局外人》:“妈妈”之死,《西西弗的神话》:“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卡利古拉》则是主人公卡利古拉的恋人德鲁西娅之死.三部作品,或以“死亡”作为全部情节的动因,或以对“死亡”的言说作为立论的前提.我深深地为西方思想传统中这种面对死亡言说人生的方式所折服,心中缠绕了几年的困惑也因之而释解.轻松之余,愿以自己在释疑的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沉重,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2.
基于“此在”的诠释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此在”──人的存在──是海德格尔诠释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海德格尔完成了“本体论”之变革,“此在”蕴含着丰富多样的可能性,而现实的存在只是这多种可能性的一种。因此,在“此在”诠释学中,可能性是高于现实性的。理解是“此在”存在的基本样式,它是此在本身在自己能在意义上的存在,“此在”的意义,随着理解而生成、展开,“死亡”是此在不可逾越的界限,此在在理解中向着未来筹划自己,实质上是对死亡有所预期,向着死亡筹划自己的存在。在此意义上,必须把死亡纳入此在生存论之环节,才体现出此在的整体性结构。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一些典型的开放型习题,要善于“刨根”,“究底”,多问为什么,才能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本文举例说明在解题过程中,如何“刨根究底”,从而全面而深刻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学欣赏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在欣赏过程中,欣赏主体对欣赏对象不是被动地接受,也不是机械地再现,而是能动地“再创造”。读者阅读作品时,总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包括审美经验),知识积累,并借助于联想和想象,对作品的艺术形象积极地感受、体验和思索,同时又加以补充、丰富和发展。因此,欣赏活动是欣赏者调动各种心理功能对欣赏对象的再度“加工”和“改造”。凡艺术欣赏都有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没有“再创造”就谈不上真正的艺术欣赏。可  相似文献   

15.
四、“没有天分”要是讲到一个人“天生”的兴趣爱好,似乎我”天生”就是爱好艺术的。而且就艺术中的各种门类来讲,似乎我对音乐和舞蹈又特别喜爱一些。现在回忆起来,似乎自打记事时起,所有最让我耿耿于怀的经验都是由”天生爱好’这种内部倾向与”没有天分”这种外部评价之间的矛盾所引起的。对于在幼儿园时自己的音乐舞蹈水平到底如何,已经完全没有印象7,但对于当时自己所拥有的一个有关‘’浑名’以及获得这项‘’荣誉”的原因,却可以说是终身都不会忘记的。虽然那时我还很小,但我当然地知道,’鸡鸦’是唱歌唱得最难听的一种鸟…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理性宇宙观的解体,作者中心理论受到了挑战。罗兰·巴特宣告:作者死亡,写作开始。“作者之死”成为一种影响强大的思潮。但“作者之死”理论建立在一个虚假的前提上:一切作者都是上帝式的全知全能型的,并且在论证方式上也存在问题。该理论自身也具有一位作者,且这位作者还充分地“表达”了他自己。思考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西方当代文论。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阅读》2009,(5):58-61
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写话题作文的一大困境就是面对着题目不知道自己该写点什么,平时如此,考场上更是如此。经过了许多年的语文学习,每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积累,有些同学能够恰到好处地把平时的积累发挥出来,为自己赢得一个高分;可是还有些同学——或是心中纵有千言万语却不知如何下笔,或是笔下洋洋洒洒却离题万里,这些同学最后只能是看着一个可怜巴巴的分数,感慨自己“比窦娥还冤”。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然而,同样是一堆原料,不同的厨师做出来的味道是不一样的,当我们有了一定量的积累,有了“原料”,怎样选取它们.合理搭配.怎样去烹饪它们,做出一道有滋有味的好菜呢?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些考场作文构思的“投机”“取巧”的方法。“投机”,就是在了解话题作文评分标准的基础上,选择阅卷老师比较喜欢的和自己最熟悉、最拿手的题材,“择己之长,投其所好”:“取巧”,就是灵活运用构思的各种方法和写作技巧,使自己的文章出类拔萃。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18.
杨婷 《辅导员》2015,(3):57-59
一、我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对于一个正在接受专业教育培养的人,这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但是我不想盲目地、机械地给它下定义,而是试图用亲身经历说出自己对它的理解。因为在首师大教育学院的学习让我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个一个感性的理解:教师专业发展就是becoming a teacher,即成  相似文献   

19.
王建成 《学习之友》2010,(11):55-55
生活中人们强调“慎独”比较多,其实“慎众”亦不可缺。不注意“慎众”,同样会犯错误。对于一个人或一件事情,常常别人怎样评价,自己也跟着怎样评价;别人怎样去做,自己也跟着去做。这种心理现象就叫“从众心理”。  相似文献   

20.
人做事,总有自己为什么这样做的想法。人活在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中。有些教师太忙了,忙得几乎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当自己的想法越来越少时,教师就变成了一个“行者”。很多“行者”直到要退休的时候,他们才发现:自己被动地活了一辈子。在“日常生活”中,日常的人总得过日常的生活。日常生活意味着这个人一定要有自己的脑子,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赞成和不赞成,有自己的满意和不满意,有自己的保卫或者反抗,有自己的参与或者不参与。总而言之,一个“日常人”如果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他必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他的行动受他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