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改革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层学术组织是大学这一组织履行其学术职能的核心,是大学各项学术管理制度的最终落脚点,是大学的基本组成单位.目前,形式多样是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首要特征.学系、研究所代替教研室成为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主体,国家实验室、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团队等新型基层学术组织形式不断涌现,教研室进一步瓦解,一些尚存的教研室也大都风光不再,行政职能大大萎缩.加强与政府、产业部门的合作,致力于基层学术组织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建立更为开放、灵活的基层学术组织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成为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改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张秀萍  张弛 《煤炭高等教育》2011,29(1):13-15,69
基层学术组织作为研究型大学教学和科研的基本组成单位,其个体的发展对于研究型大学整体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建设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创新对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管理。文章从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演变和现状出发,分析了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在目前管理体制下所存在的问题,并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所包含的计划、组织、控制三个方面对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管理创新提出几点建议,以促进研究型大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层学术组织是研究型大学追求卓越、走向一流的承载基础,由于研究型大学原有结构体制的原因,基层学术组织在科研工作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基于对研究型大学特征内涵的认识和有关理论分析,基层学术组织必须经过权力下放、重心下移等层级结构改革,必须予以更多学术自主权,必须以相对开放的管理运行机制来实现人才的网络化组织流动和管理,才能充分发挥科研潜能,使大学研究更具协同性和竞争力,以此推动研究型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现实逻辑基础可以概括为学科目录逻辑、问题逻辑和单位逻辑,但最为本原的逻辑基础是政治逻辑。这一逻辑虽然使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获得了政治上的合法性,但却没有同时获得学术上的完全合理性。基于知识论的学术逻辑应该成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首要逻辑基础,应该按照学术本位和回应社会这"两项基本原则",在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中践行基于知识论的学术逻辑。  相似文献   

5.
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现实逻辑基础可以概括为学科目录逻辑、问题逻辑和单位逻辑,但最为本原的逻辑基础是政治逻辑。这一逻辑虽然使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获得了政治上的合法性,但却没有同时获得学术上的完全合理性。基于知识论的学术逻辑应该成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首要逻辑基础,应该按照学术本位和回应社会这“两项基本原则”,在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中践行基于知识论的学术逻辑。  相似文献   

6.
基层学术组织是大学开展知识创新活动的最前沿,其工作绩效对大学持续的知识创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研究型大学把创新知识、发展知识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在知识高度分化而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下,研究型大学必须根据发展知识的固有逻辑改革现有基层学术组织。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专业科层制学术组织改革仍未能满足知识发展综合化的要求,因此,不同的大学应根据知识的特性和自身的特点,采取跨学科的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文社科创新基地、网络组织结构等形式对其基层学术组织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7.
在讨论研究型大学以及基层学术组织内涵的基础上,给出了研究型基层学术组织的定义。分析了研究型基层学术组织的本质特征,即研究型基层学术组织应具备合理的人才梯队、优化的学缘结构、恰当的学科布局、自由的学术氛围以及完备的制度保障等特质。  相似文献   

8.
跨学科学术组织是研究型大学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对比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学术组织形式、运行机制以及典型特征,借鉴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和管理学术组织经验,为我国大学学术组织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总结国外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特点的基础之上,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个案进行调研,发现目前学校基层学术组织建设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院、系"层次责权不够明晰,管理重心仍然过高,管理幅度较大,直接影响管理效率;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互制衡不足;在基层学术组织中的教育教学有边缘化倾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关系尚需理顺;基层学术组织的构建范式多样化。为此,本文提出进一步完善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提高大学的管理质量和运行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逻辑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科目录逻辑、问题导向逻辑和单位逻辑是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现实逻辑基础,其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学术本位的原则,需要遵循学术本位的原则和回应社会的原则,从基于知识论的学术逻辑出发,反思与重构多样性、自组织的学术组织及其治理机制,并改革相应的管理体制,如以学科逻辑作为基本的逻辑基础,以问题逻辑作为重要的逻辑基础,逐步转为市场逻辑,持续提高研究型大学传承和发展高深学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基层学术组织是履行大学职能,实现大学发展目标的重要实体,地方大学由于自身基础条件先天不足,学术实力孱弱,功能严重弱化,极大制约自身发展。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构建多元化的基层学术组织体系,优化学术组织权力运行机制,构建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加强学术组织的运行保障建设,是有效提升基层学术组织治理能力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2.
发源于中世纪大学的讲座制,是19世纪大学中一种重要的基层学术组织形式,柏林大学讲座制的确立赋予讲座制现代意义的标志,确立了教授在大学中的核心地位和近现代大学教育与科研相结合的新职能,促进了德国大学科研和教学水平的大幅提高,对世界上众多研究型大学的改革和发展产生重要启示和影响。我国高校可借鉴柏林大学讲座制中的合理成分,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职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党支部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相互融合、互相促进,是构建新时代高校基层党支部的一种新的工作模式,能够更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历史使命出发,阐述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高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探讨了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程的重大责任,以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为例,围绕力学一流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总结概述了创建以后的工作方法和成效。  相似文献   

14.
定位与机制:教授研究室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授研究室是一个以学术活动为中心和人才培养为目的的基层学术组织机构。教授参管是教授研究室制度的运行机制,师生互动与学术权力下移是其组织机制。教授研究室制度在运行中可以发挥促进学生人格发展、提高学生科学研究能力与实践精神、高效传播信息等的作用。教授研究室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外部物质条件和内在文化环境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大学内部组织机构是实现大学职能的重要载体,大学作为一所学术性机构,其基层学术组织是大学组织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当前,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基层学术组织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忽视,权力和责任有限,存在发展方向模糊和发展实力不强等问题。在当前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持续不断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形势下,应重视基层学术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基层学术组织的管理,探索基层学术组织的发展内容与方式,从而增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受传统学术组织的挤压而导致的生存与发展困境,几乎是世界范围内大学跨学科组织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基于伯顿?克拉克的三角协调模式搭建组织合法性分析框架,对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进行案例考察,结果表明,该跨学科组织广受赞誉、屹立不倒的成长逻辑蕴含在其对国家与国际合法性、市场与第三部门合法性以及学术合法性的共同追寻之中。它对国家与国际合法性的寻求主要凭借其基于国家公共利益的研究定位和广泛的跨国学术合作而实现,对市场与第三部门合法性的获取主要在于其满足了有关企业和私人基金会的研究诉求,对学术合法性的寻求则主要依靠其整合了多学科的专家学者权威以及推进了相关社会研究方法的专业化。研究结果对于应对大学跨学科组织的成长困境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校党建是基层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以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为观察点,提出要把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学术文化建设,从思想上、制度上和工作上三方面在学术团队中强化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18.
虚拟科研组织是应用虚拟组织的概念和设计思想,把不同的研究者或者研究集体通过信息技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对稳固的动态研发联盟。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研究型大学面临大科学背景下知识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面向跨学科的、复杂的、实践的研究课题的新型学术价值观正在形成,日趋完善的e-Science技术体系为学科分化与融合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技术平台。构建基于本校或者跨越多个学术机构的虚拟科研组织成为研究型大学应对冲击与挑战的必然选择。虚拟科研组织在其建立之初,要充分论证对其组建的可行性、持续发展的可能性、组织形式和组建模型,运行过程中需慎重设计研究项目的选择、资源协调、组织文化、激励约束机制和保密机制等日常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