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汪文宣作为《寒夜》中最具悲剧性的人物,其悲剧性很大程度上源于自身放弃型和自谦型的性格。在自身对安全与发展的合理需求不得实现的情况下,汪文宣放弃型和自谦型的性格使其用忍受的方式逃避生活,正当的需求发展为病态要求,并最终导致了自身的毁灭。通过对汪文宣这一形象的创造,巴金也实现了对自身的反思与超越。  相似文献   

2.
不同的人格特质,可能会导致行为的不同,产生行为上的差异,员工所拥有的不同的人格特质不但有助于企业生产力,更是使企业永续经营的重要基石。过去几年来,由于台湾房市在多头的发展下,许多企业往往过度以追求利润为首要目标,但却忽略了员工人格特质的重要性。将五大人格特质结合不动产经纪人去探讨是否不同的人格特质将对工作绩效产生影响,进而使薪资所得产生差异。首先用问卷方式得知五大人格特质以及薪资所得,再以访谈方式进行工作绩效的分析,访谈结束后将由问卷得知的选项进行五大人格特质的分析统计,将其结果与访谈内容做结合,即可得知受访者所属的人格特质是否与受访者本身认为的人格特质相同。本研究共有八位(代码:A至H)受访者,其中有三位属于开放性,两位属于严谨性,三位属于外向性。研究结果显示,发现属于外向性的B与开放性的E受访者兼具高工作绩效与高薪资所得。根据研究结果,希望能给不动产之业界做为参考。  相似文献   

3.
小说《寒夜》在汪文宣和曾树生的夫妻关系上,曾是“最小利益得到者”。因此,其夫妻的二元对立模式被倒置,汪文宣的男性权威被颠覆。被颠覆的痛苦使汪“自觉”地走上了自我折磨,自我戕害,自我毁灭的人生旅途。同时,在这场没有策划者的颠覆活动中,没有人尝到成功的甜蜜,却都分尝了失败的苦涩。作为颠覆者的曾树生象汪一样痛苦不堪。  相似文献   

4.
汪母存在的价值必须通过他者-汪文宣得到外射。汪文宣独立人格的缺失使汪母担负起守护汪文宣的家园的责任。与此同时,汪文宣独立人格的缺失又促使曾树生反抗这种守护试图出逃。于是,多种破坏性因素诱发,最终导致家庭悲剧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汪家悲剧的动因植根于其家庭的深层结构之中。汪妻和汪母的存在颠覆了汪文宣的男性权威并剥夺了其话语权力,进而造成汪自身精神与肉体、思维与存在等的多重分裂。汪文宣经不住这反复地撕裂,生命缘此而走向终结。汪的毁灭最终完成了这幕家庭悲剧的塑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寡妇道德与寡妇道德下母爱的异化这两个角度,分析了汪文宣与曾树生的爱情悲剧,认为寡妇道德下汪母的异化母爱导致了家庭专制和自私人格,由此形成了汪文宣的“儿童化”人格,从而失去了曾树生对他的爱:也正是因为汪母的家庭专制和自私人格,引起婆媳之间无穷无尽的憎恨与争斗,造成了汪、曾的爱情悲剧,直接导致了家庭破裂。同时汪文宣的怯懦、忍让和对家庭权威的认同,以及汪文宣主体性的匮乏与成长中的阉割,也是导致汪、曾爱情悲剧的又一原因。  相似文献   

7.
巴金的《寒夜》是一部“好人的悲剧”。其悲剧的根本动因深植于汪家家庭的深层结构之中。汪文宣的痛苦,直至生命的毁灭不是某人的过失所致,也不能单纯归罪于社会或伦理观念之间的矛盾冲突。汪母及曾树生存在的本身就是汪文宣痛苦的根源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汪文宣的死亡以及其家庭结构的最终消解是其家庭结构的存在自然生成的。在这个消耗性的结构中,善善相加不是善,好好相加不是好。把握了这个结构才算真正把握住了“好人悲剧”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寒夜》通过汪文宣一家在20世纪40年代病态社会下的感情纠葛和悲惨遭遇,展示了汪文宣在畸形社会下的畸形心理。小说既显示了他纯洁善良的一面,又写了因遭受社会压抑被异化了的一面,他是个双重性格的人物,并且揭示了其双重性格形成的外在、内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正> 巴金在《寒夜》中成功地塑造了汪文宣、曾树生、汪母这三个人物形象,但就典型概括的深刻性和个性创造的鲜明性来说,最成功的还是汪文宣。有人曾把他和果戈理笔下的巴什马奇金(《外套》),  相似文献   

10.
许玉燕  吴飒 《英语辅导》2011,(2):104-106,109
本文采用根据五大人格特质改编的量表及语言学习策略问卷调查了408名小学生的人格特质与学习策略。在分析小学生人格与策略使用概况的基础上,对其人格特质、学习策略和英语学业成就作了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小学生最典型的人格特质是严谨自律性;小学生的总体学习策略使用频率不高;人格特质、学习策略与英语学业成就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最后文章指出了本研究结果给小学英语教学带来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文选学笔记     
本文论及《郡斋读书志》李善注《文选》提要、《文选》李善注引《感甄记》、《资暇集》的作者、王粲所登之楼在何处四个问题。一得之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明代评点大家孙鑛的《文选》评点著作——《孙月峰先生评文选》表现了他的复古思想。孙鑛在《文选》评点中提倡精腴简奥的理想文风,以之为衡量选篇的标准,并提出实现理想文风的两条途径:掌握为文之法和对作品进行反复锤炼。《孙月峰先生评文选》也因表达了评点者的文学思想和批评主张,凸显了评点的文学批评价值,成为《文选》评点史上质量最高的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13.
作为儿童文学的代表作家,曹文轩对儿童文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作品也因独特的创作观念和创作方式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他的小说主要通过儿童的视角这一诗学的形式来表现儿童成长过程中一次次历练之后的苦痛与温暖以及周边的冷暖人生,通过诗意化世界的构建来凸显人性美、人情美。乡土情结也是贯穿其小说中一个重要方面,不论是故乡的风土人情,还是故乡如诗如画的景物群像,都透着曹文轩对故乡一种解不开的特殊情结。  相似文献   

14.
钱钟书先生的巨著《管锥编》中包含着研究《文选》的丰硕成果。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纳结:一是推扬萧统的编选能力和“文选学”的重要性;二是在理论实践两方面突出了《文选》评点的价值:三是运用循环阐释方法补正李善的注文。  相似文献   

15.
从桃源到醉乡——试论王绩对陶诗文化内涵的继承与衍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在文学史上,王绩之所以率先继承了陶渊明的田园诗创作传统,主要在于其人格精神、思想认识与陶渊明有相契之处。然而王绩的人生境界与陶渊明略有差异,故其田园诗风貌亦有别于陶,流露出浓重的名士之气,而略于表现村居生活之淳美,可谓得其真而未得其淳  相似文献   

16.
邓雷 《凯里学院学报》2013,31(2):103-105
贾宝玉作为《红楼梦》中唯一的男主角,他的性格有着不同于常人之处,因此也显示出巨大的魅力。通过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学说来分析贾宝玉身上所具有的本我、自我、超我三种人格,可还原贾宝玉完整的人格结构,揭示贾宝玉对待众多女孩子时所呈现的人格特征:与生俱来、本能的、原始的喜欢亲近女孩的本我人格;为了满足自我快乐而不得不寻求其他方式亲近女性获得快乐的自我人格;恪守着本我,上升为无私无利无欲,从心底发出的对女孩子的一种爱怜与疼护的超我人格。  相似文献   

17.
:“书法由来见性真”,是陈独秀对中国书法美学最本质的把握 ,其对赵孟顺、汪精卫、沈尹默书法的评价皆以此为准则。他自己的书法 ,也正是他高尚人格的象征 ,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所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王士祯深受魏晋主体思想的影响,张扬个性,喜好山水,其“神韵”说无论在创作和审美风格上,其根本都在于对主体性的展示和追求,力求在韵味无穷的审美世界中抒发性情、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19.
盛唐盛世造就了王维,造就了"荣光外映而秀色内含"的王维体,造就了以高华雅丽为主流趣味的王维时代。以王维为领袖的、以都城诗为中心的盛唐诗坛,其诗歌"词秀调雅,意新理惬"的主流趣味,即盛世贵族的时尚趣味,成为盛世诗歌美学的主流趣味,代表着盛唐诗坛最风行的主流势力。从王维诗歌的上层社会受众面的现象可推知,其诗歌在题材、意旨、气格和品级上迎合了上层社会的审美接受期待,而"一代文宗"的王维因为时代的造就,也成为盛唐诗坛的首席代表。  相似文献   

20.
汪曾祺品人散文是散文史上值得关注的存在。其文学世界里的主人公群体主要是由热爱与天真两类文化性格组成,从中充分传达出作者一种印象和直觉的品人观。这是汪氏援道入儒、外道内儒的立人理想的体现,和传统儒道互补的内涵不同,从中隐含了其对诉诸西方资源改造国民的反思与拒绝,并包涵了其寻根思想之精义,具有一定文学思想史的考察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