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也许是自夸吧,唐玄宗曾说过一句十分得意的话:“吾貌虽瘦,天下必肥。”此语不假。这唐玄宗也果然有两把刷子,登基之始,废寝忘餐,励精图治,确实把天下治理得“胖乎乎”的。至于后来迷恋贵妃娘娘,重用杨国舅,导致安史之乱,天下也便一下子变得“瘦骨嶙嶙”了。于是,即便是在声色犬马、心旷神怡之中发了福,他的这句名言,也只得改为“吾貌虽肥,天下必瘦”了。  相似文献   

2.
尼志强 《培训与研究》2007,24(2):128-129
欧阳询是这一时期“大唐气象”下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欧阳询位列初唐四大书家之首,书风以险动见长,用笔瘦劲挺拔,肥不余肉,瘦不露骨,对当时与后世书法以及宋元时期两浙刻书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俊 《河北教育》2002,(5):30-30
古代小说中常用“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来形容美人身材之均匀称势。这里虽没有正面描写美人如何美,却让读者从另一个侧面领会到美人美的程度。同样,要论及课堂提问艺术有关标准,如果要正面展示课堂提问艺术如何精湛美妙,可能费了很多文字也难以深中肯綮,但如果借用“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来概括则可能让人一下子意会到其中的妙处。也许有人会问:课堂提问也有肥瘦之分吗?何谓提问的“肥”,何谓提问的“瘦”呢?的确,作为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提问是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的。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问法,有些…  相似文献   

4.
“吾貌虽瘦,天下必肥”是唐玄宗说过的一句老话。后来周总理以“我瘦天下肥”的警句,说明了共产党干部勤俭廉政必然带来百姓富裕,社会昌盛的道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公职人员为政清廉,为官不贪,得到的回报便是社会的稳定,经济全面繁荣,百  相似文献   

5.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如梦令》中的“绿肥红瘦”四字,历来被人们所称道。特别是“瘦”字之运用,意蕴丰厚,有说不尽的精妙之处。但据笔者考查,“绿肥红瘦”仍有源头可以寻索,“瘦”字并不是李清照的独创。对一般植物来说,用“绿”指代“叶”,用“红”指代“花”,用“肥“形容茂盛,用“瘦”形容枯萎,这既是生长规律之“常景”,又是罹于风雨之“变景”。一个“瘦”字视为“常景”往往感“韶光易逝”,  相似文献   

6.
徐毅熹 《小火炬》2012,(9):26-26
不老不少的年龄,不高不矮的身高,不胖不瘦的身材,不长不宽的脸蛋,不大不小的眼睛……这是我家的"不爸"。瞧!连外貌都有这么多的"不"。说话时"不"字就更多了。早上"不爸"一定会说:"上课要认真听,不要说话,不要搞小动作,不要不懂装懂,下课不要跟同学追跑……"我心想爸爸说这么多的"不"字累不累,我耳朵快听出老茧了。  相似文献   

7.
"拜托,以后不要在外面那么大声叫我的小名好不好?肥仔、肥仔……给同学听到真的很糗(qiu)哦!"肥仔一进家门,还没来得及放下书包,就抱怨起妈妈来。"什么‘糗'啊‘糗'的?妈妈可没学过,说说看,是什么意思啊?"妈妈不生气也不着急,笑眯眯地一边忙家务,一边问。"这个……"肥仔挠着头抓瞎了。"糗"这个字越来越经常被用到,因为每个人都会碰上哭笑不得、不知该  相似文献   

8.
李渔从小聪明好学,喜欢“钻牛角尖”。有一次,私塾先生教学生读《孟子》,在解释“虽褐宽博”一词时说:“宋朝朱熹讲,褐,即贫贱人所穿之衣;宽博,即肥长。”别的孩子听了,都咿咿呀呀地跟着念起来,唯有李渔紧锁眉头,一声不吭。他觉得朱熹的注解不符合实际:贫贱人的衣服应短瘦一些,省些布料才是,为何又肥又大呢?  相似文献   

9.
小幽默     
我们学校的旁边有两家卖粽子的,卖主一肥一瘦,分别是肥婆奶奶和瘦婆奶奶。 我很爱吃粽子。放学后能到粽子摊去买个粽子,一路吃着回家。对我来说,这是件无比开心的事。  相似文献   

10.
学生“问倒”当如何单县师范万继允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少年求学时,有一次,教师用朱熹的话解释《孟子》里“虽褐宽博”为:褐,贫贱人的衣服;宽博,又肥又大。李渔听后大惑不解,当即讨教:“既是贫人衣,当做得短瘦些,为何要浪费布料做得又肥又大呢?”那位老师答不...  相似文献   

11.
呼建兵 《现代语文》2009,(11):54-54
中学语文课本中引用唐代张志和的名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词中"蓑衣"原是用草麻等植物茎叶编成,人们雨天穿来防雨之用。它入诗很早,《诗经》中就有"尔牧来思,  相似文献   

12.
一、大面积欣赏 师:我看了同学们的作文,作文中的句子,给我带来了语言的享受。 她非常瘦,无论近看远看,她都是那么瘦。——谭思睿 师:看了这个句子,我发呆了两分钟。瘦有什么远看近看的呢,后来一想,有的人远看很苗条,其实不瘦,很丰满。谭思睿这么写,真把瘦写“绝”了。  相似文献   

13.
<正>"曰"字与"日"字笔画一样,形状相似,但一肥一瘦,意义可大不一样。甲骨文和小篆的"曰"字,下面是个"口"字。"口"字上有一横,这一横是用来指事的。指什么事?对此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这一横指人在说话时从口中吐出气来。另一种说法直截了当,就是指人在说话时从口中说出的话。  相似文献   

14.
减肥     
减肥时髦了有十年了吧?过去的人见面的恭维问候多是"你长胖了",可今天见面说人家胖了等于变相挖苦人,现在得说你瞧着瘦了才算中听入耳。尤其是女人,一生虽有三肥,但也还是爱听瘦不爱听肥。于是,减肥不仅是话题还是一门产业。我年轻时极瘦,瘦得看着有些营养不良。那时我认为自己怎么吃也胖不起来,一直到40岁出头还是63公斤,多年不变。后来不知怎么的,肥肉悄悄盯上了我,我就一两一两地开始肥,几年工夫肥到83公斤,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把周瘦鹃早期"心理小说"放在清末民初"小说界革命"以来的思想背景与小说类型内在理路这两方面加以解读,指出其内容与形式上改良启蒙的保守文化政治与文学现代性之间的积极互动。并以徐枕亚的"哀情"小说为参照,凸显都市文学在传统与西化的分野及不同社团之间内部分化。在方法论层面本文试图打破"鸳鸯蝴蝶派"或"礼拜六派"乃至"通俗"等概念的成见,将它们置于历史文化及文学的整体中,拓展更为深广的研究版图。  相似文献   

16.
尼志强 《培训与研究》2007,24(2):128-129
欧阳询是这一时期"大唐气象"下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欧阳询位列初唐四大书家之首,书风以险劲见长,用笔瘦劲挺拔,肥不余肉,瘦不露骨,对当时与后世书法以及宋元时期两浙刻书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贺贻孙与竟陵派有着深厚渊源,他沿竟陵派的思路将诗"厚"之说进一步充实完善,形成了以"厚"为中心的诗歌理论体系——诗"厚"论。其内容主要包括:神厚、气厚、味厚是诗"厚"的具体组成,三者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富、肥、蛮、淡、薄则是与诗"厚"相关联的五个审美范畴,它们与"厚"或类而不同,或对立却内通;内养作为创作主体的修为,是达到诗"厚"的基础;蕴藉作为表达方式,是诗作通向"厚"的路径;无厚之厚,是诗"厚"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8.
除去文学、翻译和编辑方面的贡献,在盆景艺术方面,周瘦鹃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主要是因为周瘦鹃的盆景造型中含有深厚的文学底蕴,深受吴文化滋养和熏陶。周瘦鹃的盆景艺术,推动了"苏派"盆景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对周瘦鹃盆景艺术的传承,开创了"苏派"盆景艺术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9.
张毅 《西北职教》2005,(5):14-14
在普通高中人满为患的今天,职业学校却生源紧张。兰州晚报《绿瘦红肥职业教育得罪了谁?》一则报道,引起了市民对职业教育现状的关注,纷纷发来短信,热议纷纷,这里撷其部分,看看能否对给发冷的职教看看“病”。  相似文献   

20.
影子     
李勇 《红领巾》2011,(7):81-81
影子有七十二般变化 摇身一变 圆的方的长的短的 肥的瘦的高的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