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研究运用问卷法,研究少数民族学生以汉语为第二语言学习时,学习兴趣对汉语成绩的作用机制。对青海省黄南州873名少数民族小学生的调查显示:(1)汉语学习兴趣是汉语学习成绩的重要预测因素;(2)元认知策略在汉语学习兴趣与汉语成绩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对汉语成绩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成绩能够更多地被学习兴趣所解释,而且除元认知策略外,情感策略也会在女生群体中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要提高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效果,必须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和课堂教学的中心,从少数民族学生如何最有效地习得汉语入手,充分运用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效果,发挥情感教学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促进教师充分利用情感组织教学,调动师生之间的各种情感交流与互动,实现第二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3.
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汉语是藏族学生学习掌握的第二语言,高中语文教师在汉语教学中培养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从而在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基础上提高汉语言应用能力。本文从多媒体画面形象精彩;实物教学直观生动;情境创设真切自然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会产生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会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负迁移会阻碍第二语言的习得。当今英语学习愈来愈热,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迁移受到极大关注。本文从英语词汇的概念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和搭配意义方面阐述汉语对英语词汇学习的负迁移,并试图寻找有效策略来消除汉语负迁移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界普遍使用的媒介语主要是英语,本文则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论文认为在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零起点阶段泰语辅助汉语教学优于英语辅助汉语教学,本文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方面泰语和汉语之间存在特殊的语法句型的相似性,另一方面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情感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少数民族为对象的第二语言汉语教学,必须从汉字文化、汉语独特的艺术文体和语言交际方式等角度深入剖析汉语文化的特点,加强汉语文化教育,促使学习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能够准确地利用汉语表达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中学的汉语教学是指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授课为主、单科加授汉语的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性质上属于第二语言教学。既然如此,那么,无论是大纲的制订、教材的编写、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学业的评估,都应该更多地体现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但是,长期以来,民族中学的汉语教学普遍模仿或照搬了汉语母语教学的路子,并没有从第二语言教学这一根本点出发,真正体现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规律,造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规律脱节,在教学中注重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的讲授,忽略了汉语实践能力的培养,挫伤了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8.
关于划分汉语词类的标准问题,在汉语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汉语词类在对预科民族学生的双语教学中更为重要。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是属于学习第二语言。他们学习和掌握第二语言汉语的过程中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第一语言某些语言格式的影响。比如,在我们的汉语教学中,民族学生在会话、交往和造句练习时经常出现以下这样类似的句子:  相似文献   

9.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记叙文写作往往被中级水平的学生认为实用性不高,学习意愿低。应用任务式对记叙文写作进行任务的设计,通过任务前、任务中、任务后"做中学"的活动可以加强学生语言表达的流利性、准确性和复杂性,激发学生用汉语进行交际和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汉语综合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严兆府 《教书育人》2013,(12):74-75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是对少数民族进行国内通用语言的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范畴。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要突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特点,吸收和借鉴汉族学生语文教学的方法,加强汉语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增强汉语教学的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将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大学英语教学达到语言习得和文化获取的平衡,在通识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和二语习得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适合于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平台的4个实践方案和实施方式:营造氛围、拓展文化、提高技能、才艺竞技。  相似文献   

12.
结合高职英语教学实践,本研究从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口语训练和写作训练相结合、合理安排课程教学、增强课堂趣味性和多鼓励学生五个方面论述了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监控理论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Dornyei外语动机三维构建理论是继Gardner的经典社会教育模式后的最有影响的第二语言习得的外语学习理论模式,葡萄牙学者Z.Dornyei以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为阵地,与Gardner进行了直接对话,并提出了自己的外语学习动机三层次说。本文基于这一理论,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依据Dornyei的10项外语学习动机的宏观策略,提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模式,希望能对对外汉语教师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在蒙古族大学生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中进行第二文化教学是十分必要的。隐含于第二语言系统中的民族文化因素往往体现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第二语言学习者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就不能正确、深刻理解所学的语言,也不能恰当使用这种语言进行表达。因此,汉语教学应该利用词汇系统这一简洁有效的途径进行汉语文化知识教学,以期更好地提高蒙古族大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5.
网络语言语音变异分为现代汉语词汇的语音变异和外语词汇的语音变异:前者包括音节变化产生的语音变异(声母变异、韵母变异、声调变异与相邻音节的连读变异)、声母词、数字词三种;后者包括字母词、数字字母词和新造谐音兼具形象色彩的音译外来词。网络语言的语音变异为现代汉语提供了不同的语言风格,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达手段。但同时也影响了现代汉语的语言规范性,造成不必要的语言歧义,冲击了中小学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6.
对于儿童第二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学术界尚未有定论,一般认为2岁至青春期前后特别是学前阶段是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最佳时机。随着脑科学的发展以及对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进一步认识,越来越多的实验研究表明在儿童早期阶段学习两种语言存在着明显的优势,更有利于儿童的语言、认知、智力、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在实施双语教育的地区,第二语言学习与双语教育要抓住最佳时机,家庭环境要尽早支持幼儿自然习得双语,正规学校系统要在学前阶段尽早开展双语教育。  相似文献   

17.
概念隐喻理论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它认为隐喻无所不在,是语言现象,也是人类思维的基本特征,包括方位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概念隐喻有其存在的认知理据,掌握和利用概念隐喻理论有助于培养学生隐喻性思维。讨论概念隐喻理论对英汉语言教学(词汇教学、句式教学和篇章教学)的重要作用,旨在提高学生语言理解和运用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8.
论第二语言习得中非智力因素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语言习得不仅受社会因素、语言的输入及其与语言习得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外部因素影响,而且受学习者个人差异等内部因素影响。本文从非智力因素概念出发详细分析了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从而论证了激发学习者非智力因素,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强化学习动机是成功习得第二语言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外语焦虑感是阻碍外语习得的重要情感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外语焦虑感的实证研究,发现网络环境总体上能有效地缓解外语焦虑感。一方面,计算机网络的个性化服务、网络资源的多维立体输入等因素缓解了网络环境下的外语焦虑感;另一方面,缺乏合理的自主学习目标、缺少网络自主学习策略以及学生自控能力的个体差异等因素加剧了网络环境下的外语焦虑感。最后,针对网络环境下外语焦虑感的新特点,从教学的角度提出了缓解外语焦虑感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网络环境下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语言习得是一种自主的习得过程,外语学习必须经历习得的过程才能达到运用的目的,外语的习得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者在自主视听学习的过程中,尝试各种学习策略,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英语听力考试的成绩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