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当代学生的价值取向、诚信行为、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情感带来了新的问题。加强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伦理意识,提高学生自律意识,强化学生网络法制教育,完善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加强学生网络道德的心理调适,健全网络行为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与价值的多元化决定了网络德育必须具有开放精神,学校与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应当在将既定的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明示学生的同时,也将与之相似、相异乃至相反的各种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真实地告诉学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校德育进入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必须首先树立起网络德育的观念,并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德育观念。  相似文献   

3.
网络时代的到来 ,将引起德育思想、观念、手段、方法等的深刻变革。本文分析了在网络时代到来之际高校德育可能面临的几个问题 ,并结合我国网络发展的现状论述了适应网络社会高校德育价值取向的重新确立 ,着重讨论了个性化、开放化、科学化三大德育价值取向的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4.
网络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深深地影响着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水平,本文通过对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分析,对网络时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做以理性的分析,提供有效的途径,以趋利避害,利用网络,提高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5.
制度: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有力杠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与学校德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学校德育制度规范着师生的价值取向,蕴含着一定的伦理精神。结构合理、道德的德育制度是培养学生德性的必要条件。当前学校德育制度建设和实施中存在着一些误区。要改变这种现状以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加强学校德育制度建设是一项有力的举措。  相似文献   

6.
余姗姗  李俊 《考试周刊》2010,(20):203-204
高等院校是我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大学生是与网络接触最紧密的群体,网络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态度、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和心理健康。网络时代的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一系列全新问题和挑战。高校德育教育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积极应对挑战,探索科学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走创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网络技术的出现为社会构筑了一个与现实物理空间迥异的虚拟空间,网络文化是随网络技术出现后必然产生的一种文化结构,而大学生上网族日趋壮大,网络对其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等都产生着十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也给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较为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一、社会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 德育是塑造教育对象灵魂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导价值观,使其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价值观面前作出正确选择。当社会的价值导向比较单一时,学校德育通过制定道德规范,向学生灌输价值准则。然而,面对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学校再依照以往的方法进行德育就难以奏效了。  相似文献   

9.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一个人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他的各种行为,对人的思想、态度、行为倾向起着先导作用。学生上网多数是为了追求新潮、并无明确的目的,因此,班主任要利用网上的一些具体实例对学生进行教育,说明一些污染信息的负面效应及消极影响,正确引导学生端正上网目的,学会取舍,真正把上网当成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加强心理辅导。有些学生上网纯粹是为了闲聊、寻找朋友,这就进入了一个虚拟世界。长期沉溺其中,往往会影响与同学间的正常交往,有的甚至会患上“上网瘾失衡症”等心理疾病。班主任要适时向学生介绍网络可…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我国高校德育的主导性面临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网络信息化、个体特色化等一系列新背景.为此,高校德育要正确处理经济全球化与国家政治主导、多元文化激荡与民族文化主导、网络信息化与正面引导、个体特色化与共同价值取向等诸方面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1.
网络已经逐渐深入到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和情感领域,也正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模式与价值取向,同样也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只有加强网络德育工作的探索,主动适应网络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的要求,才能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德育一直将德育的价值取向与德育过程混为一谈。总以为只要教师把道德观念和价值概念讲给学生,学生就能获得相应的品德。实际上,受教育者从接受道德观念到形成道德行为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必须伴随着道德思维水平的提高和道德  相似文献   

13.
目前,高校在推进网络德育工作时,在教育价值取向和工作理念、教育内容和目标、教育模式与方式、教育载体和环体、教育的保障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有鉴于此,我国高校在推进网络德育工作时务必从哲学视域进行重新审视和检讨,努力从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的价值取向、内容与目标体系、模式与方式、载体与环体、保障措施等层面不断创新,这样方能推进高校网络德育工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网络时代的到来,将引起德育思想、观念、手段、方法等的深刻变革,本文分析了在网络时代到来之际高校德育可能面临的几个问题,并结合我国网络发展的现代论述了适应网络社会高校德育价值取向的重新确立,着重讨论了个性化、开放化、科学化三大德育价值取向的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各大专院校应针对青年大学生上网的现状,分析青年学生上网的特点与规律,加强青年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占领网络教育阵地,规范网上行为,倡导文明上网,着力构建青少年学生文明上网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网络已经深入到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情感领域。网络在改变着当代学生学习、生活的方式,并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因此,学校必须充分认识互联网对学生思想教育产生的影响,充分利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时代大学德育改革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体系的交流与碰撞增加了,世界各国也因此面临着多元价值的选择与冲突,人们对全球化所持的应然理念和价值追求决定了全球化的发展走向。大学德育必须在多元价值领域做出自己的选择,以全球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担负起重塑人的观念的使命:既要使学生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又要培养学生民族的自觉意识和独立的价值判断标准。因此,大学德育要在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以应对全球化对大学德育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各大专院校应针对青年大学生上网的现状,分析青年学生上网的特点与规律,加强青年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占领网络教育阵地,规范网上行为,倡导文明上网,着力构建青少年学生文明上网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李伟言 《教育科学》2005,21(1):34-37
本文以道德类型学的视角对德育价值取向进行前提性的反思。指出在道德层次论的前提预设下,德育在价值目标上逻辑地走向“乌托邦”,引发灌输和学生的道德反叛;德育功能错位,整体教育功能失调;通过批判和借鉴道德类型学的有关理论、考察道德的实存状态和伦理学的理论构成、立足于道德不同的内涵、功能、作用领域、价值取向,将道德分为圣德和常德两种类型。认为德育价值取向定位应以常德为本位,避免某种终极性的道德价值传授,不能要求学生成为道德楷模;德育要改变“建构学生意义世界”的价值期许,担当起应有的职责;鼓励学生的道德热情和基于自愿的道德作为。  相似文献   

20.
网络已经逐渐深入到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和情感领域,并正在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模式、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网络时代的到来,向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只有加强网络德育教育,探索多样、开放和研究性的教育模式,主动适应网络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兴利除弊,因势利导,开拓网络德育的新途径,才能创造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