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
《中国高校招生》2006,(7):10-1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的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为主,理、工、、管、经、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最早建有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大学。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的地质系(科)合并组成的北京地质学院。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北京、武汉两地独立办学,分别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相似文献   

2.
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学科建设坚持走"特色+精品"的办学道路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是原北京地质学院,“文革”中被迫迁校,1978年经邓小平同志批示在北京恢复办学,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改为现校名,分北京、武汉两地办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现有各级各类在校生8000余人,是一所以地质、资源、环境和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地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创办研究生院的大学之一,是田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学校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系(科)合并组建而成的北京地质学院。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1975年迁至武汉市,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北京、武汉两地办学,大学总部设在武汉。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创办研究生院的大学之一,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学校创建于1952年,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北京、武汉两地办学,大学总部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武汉东湖风景区,校园环境优美,是湖北省园林式学校。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坐落于风景秀丽的东湖风景区,毗邻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中国光谷"。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的大学;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拥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理、工、文、管、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创办研究生院的大学之一,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学校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系(科)合并组建而成的北京地质学院,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1975年迁至武汉市,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北京,武汉两地办学,大学总部设在武汉。  相似文献   

7.
地矿部高等地质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地矿部高校基本现状 地质矿产部目前有直属普通高校五所。过去都叫地质学院,后陆续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长春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学院、西安工程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分武汉和北京两个校区,四个办学实体,即地大(武汉)、地大(北京)、武汉干院、北京干院,总部设在武汉。五所高校中,中国地质大学与长春科技大学为全国重点高校,中国地质大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质大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是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学科为主、兼有文科与管理学科的理工类全国重点大学,在湖北武汉和首都北京两地办学。大学总部设太我仅.研宰牛院总部设本北京。现任校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鹏大教授。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是北京地质学院,创...  相似文献   

9.
1987年11月4日,国家教委批准将武汉地质学院及其在北京的研究生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北京地质管理干部学院及武汉地质科技管理干部学院联合组成中国地质大学。经过探索与实践,我们对两地办学的规律和特点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联合办学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在不断改进、逐步完善。五年来,我校的教学、科研、科技开发、基本建  相似文献   

10.
一、办学情况简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管理干部学院的前身是武汉地质学院的一个培训部。为了适应地质成人高等教育的需要,1984年8月改为武汉地质科技管理干部学院。1987年中国地质大学正式成立,为发挥整体办学优势,武汉地质科技管理干部学院成为中国地质大学的一个组成实体,改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管理干部学院。建院五年来各方面有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1.
学院概况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以本科层次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按照新机制、新模式运行的一所富有朝气的独立学院。【专业特色鲜明】学院的主办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教育部直属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学院依托主办高校的学科专业优势,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形成以工程技术、资源勘查、珠宝艺术为特色的工、管、文、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应用地球物理系是地矿部、湖北省高工委、地质大学系级综合体制改革及扩大系级办学自主权的试点单位。1991年以来,系行政、党总支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在探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途径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教育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资助的大学;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拥有地质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教、哲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2003年6月,教育部任命郝翔同志为学校党委书记,张锦高同志为学校校长。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质大学是地矿部直属的以理工科为主体、兼有文科和管理学科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其前身是北京地质学院,创建于1952年。1975年迁汉,易名武汉地质学院。1918奇一在北京原址成立研究生部,1986年在京、汉分设研究生院。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由4个办学实体组成的中国地质大学。校长现由地矿部部长朱训兼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管理干部学院又称武汉地质管理干部学院,是一个独立的办学实体。地干院成立于1984年8月,是地矿部唯一的一所培养中高级科技管理人才的成人高校。学校座落在汉口繁华的商业区,信息灵通,交通方便,而且环境优美,闹中有静,特别适于学习。  相似文献   

16.
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学专业本科生的第一次野外实践教学,其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以后专业学习的态度和积极性。文章从快乐教育和快乐教学重要性出发,介绍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戴河教学团队一贯坚持的"快乐地质"理念及实施举措,同时结合自己的野外实践教学经历,对实践"快乐地质"的"快乐教学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质教育》2007,16(2):F0004-F0004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保定贺阳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独立学院,办学层次为全日制普通本科.学院按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面向全国招生。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地处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一保定市,保定素有北京南大门之称,首都护城河之誉,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交通十分便利。学院具有独立的校园,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具有齐全的现代化教学基础设施、文化体育设施和完善的学生综合服务设施,并已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品德高尚、业务精湛、具有较高素质的师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兼有文科及管理学科的综合性高等学府。它的前身是北京地质学院,创建于1952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十分重视函授教  相似文献   

19.
地学人物     
赵鹏大院士: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54年赴苏留学并于1958年获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副博士学位,1960年任北京地质学院副教授,1980年任武汉地质学院教授。在数学地质与矿产资源定量预测及评价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于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还是一位地质教育家,1983~2005年(22年间),先后担任武汉地质学院院长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及中国地质大学总校校长。他亲自培养并已毕业的博士生达102人、硕士生数十人,为发展高等地质教育和培养地学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质教育》2012,21(4):1-3,174
为庆祝中国地质大学建校60周年,由国土资源部人事司、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主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联合承办的"地学人才培养论坛"于2012年10月19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召开。此次"地学人才培养论坛"也是地质教育研究分会的年会。主办单位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云南省有色地质局等400余人参加论坛,探讨地学人才培养,共话地学教育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