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甦  时月芹 《比较教育研究》2021,43(11):3-11,38
作为国土面积世界第一的大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传统教育强国,俄罗斯在全球教育治理舞台上的作用起伏多变、影响力不断扩展.俄罗斯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逻辑起点在于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恢复教育大国形象.依托全球性国际组织增强话语权、强化区域教育治理能力、开展国际教育援助、加强国际教育合作等构成俄罗斯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多样化路径.由意识形态导向转为经济利益驱动、对苏联模式的路径依赖与新时期的创新发展并存、以强大的文化自信赢得话语权等是俄罗斯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突出特点.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进程中,俄罗斯亦面临缺乏顶层设计与协调管理、内忧外患并存、国家教育品牌吸引力有待提升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全球教育治理涉及多元利益主体,其中国际非政府组织以其成员众多、机制灵活、影响广泛等特点而在参与和推动全球教育治理上发挥重要作用。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大学协会致力于成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全球性代表并为全球高等教育机构提供全方位服务。该组织积极引领高等教育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国际化、领导力和数字化转型等事业的发展,通过数字式治理、规范式治理和认知式治理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呈现出人文主义与工具理性并存、大众需求与个性服务兼顾、静态控制与动态调整结合的特点。国际大学协会相关实践可为我国在构建“一带一路”或区域教育共同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方面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对民族国家开展的传统公民教育提出了挑战。全球公民教育发展需要将教育和知识视为全球共同利益,超越短期利益,推进学习者成为2030年的"世界公民"。当前"世界公民"教育研究本着全球利益与国家利益的辩证逻辑,聚焦在"人权保护与共同发展""国家认同到世界认同""全球治理到世界政府""西方式普适思想与多元文明共生"四个方面。为此,我国公民教育要加强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教育中的国家认同;培养社会主义"世界公民",提升国际话语权;寻求人类共同利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作为全球教育治理的行为体之一,跨国公司对推动全球教育发展发挥着重要影响。跨国公司通过发挥其独特的资金与技术优势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活动,这既符合其自身发展需求,也有助于建立企业的全球价值贡献形象。在参与治理活动的过程中,跨国公司扮演着“捐助商”“共建方”“设计师”“营造家”及“创新者”角色,为全球教育治理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建设教育项目、开展教育活动、搭建交流平台、推动教育创新。跨国公司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进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其自身缺乏一定的中立性和权威性、追求社会责任时伴随着利益矛盾等。文章通过对跨国公司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动因、路径、现状分析,为中国企业助力全球教育问题的解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国际化既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然要求,也是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体系和彰显全球教育治理能力的重要尺度。从全球治理的视域出发,构建“价值共识-制度公约-组织协商”的多维度分析框架,以此梳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实践从接纳共享到输出共享、从场外接轨到场内共建、从松散联合到协作共商的演变特征,并揭示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面临三大矛盾:价值共识共享中的路径依赖掣肘、制度公约共建中的本土角色暗淡、组织协商共商中的合力发挥不足。基于此,我们应加强文化自觉,构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体系;提升制度能力,深度参与高等教育国际规则的实施与制定;注重多元面向,打造分层分类的国际化网络协商新格局,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和全球教育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国际组织在全球教育治理中扮着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实现"教育2030"的目标,需澄清主要国际组织参与教育治理的路径、内容与理据。随着国际对话、交流与合作的加强,国际组织表现出多边主义的合作范式,人文主义与工具理性是其运作的内在张力。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过程中,国际组织需提高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以系统设计与推进为全球共治的前提,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公民教育研究和实践蓬勃发展,然而全球公民教育实践的效果很有限.对于全球公民教育的探讨不能回避“全球公民教育如何可能”这一前提性问题.“全球公民”身份推衍困境、“在地实施”的“异化”后果让全球公民教育实施的可能性成为问题.环境问题既是一个“全球共同利益”问题,也是各国政府关心的问题,为解答“全球公民教育何以可能”提供了较好的切入点.国际环境政治解释了全球环境治理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不合作与不平等状况.以全球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作为教育内容,全球公民教育具有批判性.批判的生态教育学成为全球公民教育的重要实践形态.在既有的国家边界限制下,批判的生态教育学通过全球与在地的混合行动,让全球公民教育获得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观点,这一理念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中和”、“协和”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是一种新的国际伦理观;而全球治理理论作为西方国家针对全球性问题提出的以“全球共同价值观”为中心的治理理念,也在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从两者的共性、个性以及前者与后者的相互关系等方面探讨和谐世界理念与全球治理理论的关系问题,从而得出在面对和解决全球问题的过程中谁更具有实用性、谁能更好地满足世界需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全球公民的概念与全球公民教育的进程,探讨了韩国全球公民教育的实施现状,以"北京韩国国际学校"小学部全球公民教育的实践为主要个案进行分析,探讨该学校的全球公民教育是如何与北京社会公民意识、韩国国家公民意识以及全球公民意识三个层面的教育相融合的。  相似文献   

10.
作为建构个体身份认同、应对市场扁平分工和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发力点,培养发展全球能力为高等教育全球化人才的培养改革提供了另一视角。全球能力在中国的引入和传播过程表明,与聚焦全球竞争的“技能说”不同,以致力全球共生为目标的“理解说”是与全球能力理念最为相近的“中国式”阐释。面向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以“全球竞争”与“全球共生”之互嵌替代任意一方的指引,联合“知、行、意、情”在特定系统中建立起全球能力培养发展的动态情景框架,为释放全球能力对国家乃至世界向好发展的价值创造了可能,也为重新思量全球化人才培养改革探寻到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