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移动通信中,分集接收是抵抗多径衰落的有效方法.文中对一种多径分集技术—RAKE接收机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分析了其对多径衰落的补偿有效性.通过用MATLAB软件进行误码率仿真,可以看出,RAKE分集接收能收集多径信号能量,变矢量和为代数和,有效地减少多径衰落的影响,降低误比特率.检测中的分集重数L不超过路径总数时,分集重数L越大越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WCDMA系统4发送天线时可能存在的几种空时编码发送分集技术, 给出了各自的rake接收模型并研究了在衰落信道中的接收性能, 同时也与多天线的接收分集技术做了比较. 理论分析表明:在分集级数少的移动信道中, 各种多天线发送分集技术提供了很大的接收增益, 尤其是G4编码方案; 在多用户环境下, 与同级数的接收分集技术相比, 发送分集由于引入了多径及多用户干扰而需要在接收端采用干扰抑制技术.  相似文献   

3.
宽带无线通信系统通常采用RAKE接收机接收多径信号,文章提出将分集技术结合到一起的RAKE接收机,通过计算机仿真考查了使用分集技术的RAKE接收机性能.仿真结果显示采用分集技术的RAKE接收机的误码性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分集接收的基本原理,结合GSM网络中的RBS2000基站,就维护工作中常见的分集接收故障,深入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杨俊 《教育技术导刊》2008,7(12):115-117
现在移动通信业务的需求呈快速增长的趋势。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要承担更多的数据业务需求,就必须有大容量的信道予以支持。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能很好地解决多径以及多路访问干扰的问题。介绍了空时码的分类及MIMO系统,并详细分析了空时分组码性能。空时分组码技术能充分利用MIMO信道的发射分集技术,实现高质量﹑快速的通信。  相似文献   

6.
GSM和CDMA蜂窝移动系统抗多径效应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径效应是陆地移动通信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本文通过介绍自适应均衡及分集和扩频等技术,具体阐述GMS和CDMA这两种制式的移动蜂窝系统抗多径效应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进步,移动接收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本文从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移动接收相应的研究方向和所遇到的问题、移动通信系统有关的OFDM技术、广播电视移动接收的制式等四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广播电视的移动接收技术.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并分析了在第三代和第四代移动通信中纳入标准并且使用的MI—MO系统和空时编码技术.针对空时编码中的空时分组码,文中率先研究了在两个发射天线和一个和两个接收天线的情况下的空时分组码的传输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MIMO SC-FDE系统的检测可靠性、降低系统复杂度,提出一种新的迭代干扰消除检测算法,并推导出分集接收界作为评价算法性能优劣的依据.该检测算法采用基本的线性均衡算法提供初始值,在迭代中尽量消除层间干扰,利用空间分集增益逐步提高检测可靠性.结果表明,该算法在4QAM调制方式下,Eb/N0为9 dB时逼近分集接收界;在16QAM调制方式下,Eb/N0为16 dB时逼近分集接收界.该算法一轮迭代的计算复杂度与发射天线的数目成线性关系,天线规模为3×3以上时算法复杂度低于V-BLAST.因此,所提算法适用于天线规模数大于等于3、调制进制数大于等于4的系统中,在倾向于采用large MIMO系统的5G及后5G时代具有高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结合我校研究生所开设的现代通信系统课程,设计了隧道内无线通信系统实验的一个拓展内容——隧道内小时延多径信号分集接收方法探索及其仿真实验。由于纳秒级多径信号密集,致使隧道内无线通信质量急剧下降,通信距离严重受限。为了达到隧道内可靠通信距离增加的目的,本实验针对隧道内复杂环境,如背景噪声大、纳秒级多径密集的特点,提出了CFOC-MN纳秒级时延估计算法,并用其改进传统瑞克分集接收机,使其能够变密集的、且时延扩展为纳秒级的隧道内多径为有利信号。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CFOC-MN纳秒级时延估计算法改进瑞克分集接收机,有效提高了接收信号的信噪比,能够达到延长可靠通信距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地面数字电视开播的需要,设计一种数字电视的接收终端,结合了地面数字电视信道处理、数字电视信源解码,GSM/CDMA通讯、便携式设计、PCMCIA接口等技术,将手机通讯功能与地面数字电视宽带接收功能相结合,利用笔记本电脑可移动观看的具有无线双向交互功能的地面数字电视多功能卡。  相似文献   

12.
基于3G时代支持移动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移动学习(Mobile—Learning)是继电子学习(E—Learning)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是借助移动通讯技术和移动通信终端进行的随时随地的学习。本文在以3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为基础的大环境下,探讨了基于3G技术的移动学习应用模式,并结合3G技术特点,提出了构建基于3G技术移动学习网络服务平台的初步设想。旨在为从事移动学习教学和研究的教育工作者们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社会对通讯移动性的要求,就必须加快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的结合,因此,移动IP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对移动IP协议进行分析,总结出移动IP技术在现实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对相关协议中的技术进行改进,并设计了移动IP的基本框架,使得移动用户在各种网络中顺利的和对端通讯。  相似文献   

14.
随着各类移动通信设备的不断普及和升级,加上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满足人们不断增加的学习需求,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应运而生——基于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移动学习。在外语界则有学者认为移动学习是中国外语学习的未来,将会对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教育全民化、学习终身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移动学习具有不受时空限制,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进度开展学习的鲜明特点,因此,其在英语自主学习中将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浅析移动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计算机通信网络是通信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充分应用的成果.它以固定有线的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充分应用通信技术进行改造来实现计算机的移动通信,最终建立移动计算机通信网络.  相似文献   

16.
WCDMA技术的设计目标是不仅能够提供比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更大的容量和更好的通信质量.而且要能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缝漫游并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移动多媒体等业务。与第二代移动通信相比,WCDMA系统采用直扩序列码分多址技术(DS—CDMA),信息被扩展成3.84Mchip/s后在5MHz带宽内传送,同时采角了多种关键技术保证业务质量(QoS)。概括来说,WCDMA关键技术主要包括RAKE接收技术、无线资源管理技术、多用户检测技术和智能天线技术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各式各样移动通信设备的普及应用,移动学习成为近年来教育技术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整体上,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趣味性对大学生移动学习行为意愿有直接显著的影响。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开展移动学习活动和开发移动学习资源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移动通信设备的易用性、有用性与趣味性等潜在的影响因素,以提高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接受度和使用意愿。  相似文献   

18.
移动通信技术支持下的基于问题的学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给我们的学习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文章介绍了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的定义及实施环节,比较分析了传统课堂中的PBL、网络环境下的PBL和移动通信技术支持下的PBL,阐述了移动通信技术支持下的PBL的巨大优势:学习不受时空的限制性、学习情境的真实性、交互的及时性、学习资源的丰富性等,并设计了移动通信技术支持下的PBL学习模式,以期为业内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TD—SCDMA是由中国提出并由中国企业主导开发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标准,针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终端精确定位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介绍了一种基于TD—SCDMA的移动通信精确定位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